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消长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89年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首次全面的综合考察,为了解1988年以来保护区鸟类资源的变化及其原因,2002-2004年又4次调查了该地区鸟类的种类及数量。15年来安西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变化明显。鸟类种类新增加31种(其中甘肃新记录3种),但同时减少了36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由原来的18种下降到16种。与1988-1989年相比,2002-2004年春季和夏季鸟类数量下降,秋季数量增加;各个季节的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明显变化。影响安西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鸟类迁徙和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2.
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指以荒漠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我国目前已建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5个,数量占各类自然保护区的I%,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动态评估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2000年和2005年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价值分别为25024万元和25112万元,2005年较2000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体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274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6处,总面积97万平方公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294处,总面积5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统计结果显示,截止1999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14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815.24万hm2(注:其中陆地面积8450.94万hm2,海域面积364.3万hm2.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30年发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1980-2010年山东省共建成自然保护区73个,总面积99.9万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34%。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分别为7个,36个,20个和10个,面积分别为21.95万hm2,54.96万hm2,16.38万hm2和6.65万hm2。自然保护区类型涉及森林生态,内陆湿地,海洋海岸,地质遗迹,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古生物遗迹等7类,但以森林生态类,内陆湿地类和海洋海岸类自然保护区为主。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1956年,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保护区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仅有森林、野生动物类保护区,还有水资源、地质地貌等方面的自然保护区。到目前为止,已经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省级保护区32个,总面积2258.68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地州级自然保护区35个。这些保护区的建设,不仅在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物种保护方面起到了积  相似文献   

8.
浅谈荒漠戈壁地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戈壁地区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贮备了大量可开发利用的耕地资源,但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将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相互协调,必须注意采用符合其自然规律的措施,正确解决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9.
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澳大利亚约克角半岛环境公园,其面积达1740万公顷,是世界上至令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最小的自然保护区——1980年是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橄榄年”,一株千年橄榄树荣获冠军称号.那是古代南斯拉夫国王大胜拜占庭帝国后在巴尔城栽植的纪念树.现在这株古树已圈定范围,严加保护,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
全国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念勇  郭志芬 《环境保护》1994,(11):46-47,43
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事业迅速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由1978年的34处发展到1993年的766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90处,并有10处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保护面积达66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6.8%,达到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对抢救和保护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空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文化、科学以及美学和娱乐价值。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截至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8个,总面积108.01万h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5.79%。文章在分析已建自然保护区基础上,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类型、物种多样性、区域体系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空缺,提出了调整现有自然保护区(主要方式为合并、升级、扩区)和新建自然保护区(小区、点)的建议,包括合并堵河源和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的扩区,新建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火烧坪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一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议,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数字     
《环境》2016,(6)
正37.4万针对惠州大亚湾"5·1非法跨界倾土"事件情况,大亚湾区城管、交通部门已对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罚款37.4万元。42个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7部门,对在自然保护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42个自然保护区集体给予通报表扬。其中,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集体通报表扬。  相似文献   

13.
优化评审机制: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2005年11月21日至2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北京召开了2005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会议听取了国家环保总局自然与生态保护司司长、评委会办公室主任万本太的工作汇报,对2005年申请国家级和调整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审,进而讨论了优化评审机制的有关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晓青同志在会议上作了总结讲话.现将吴晓青副局长的讲话全文发表,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琳琼  谷明印 《河北环境保护》2007,(3):F0003-F0003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省兴隆县,西北部与北京交界,为燕山山脉主峰,主峰海拔2118米,保护区总面积1.44万公顷。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森林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5年,该保护区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2002年被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5.
来自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消息,黑龙江省不断加强与俄罗斯地区问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交流,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中俄边境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39万公顷。其中,黑龙江流域建立自然保护区41个,包括国家级保护区9个;乌苏里江和绥芬河流域建立自然保护区24个,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  相似文献   

16.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南沿祁连山主脉与青海省接壤,西至肃南县界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邻,东至天祝县界与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相连,北至祁连山森林分布下线与河西走廊相邻,下辖22个保护站,总面积265.3万公顷,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河西走廊,促进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戈壁荒漠上大气扩散规律和边界层结构。根据气象铁塔常规气象观测和湍流观测的结果,分析戈壁荒漠大气边界层温度梯度和湍流变化的一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同其它下垫面相比温度梯度日变化大,与风速的关系较为奇特。采用通常P─T分类标准直接应用该地区作大气稳定度分类,与实际情况有较大误差,须经适当修改后才能使用。湍流统计量的日夜变化强,表明戈壁荒漠下垫面的热力作用对湍流混合的助长和抑制。这些特征为进一步分析戈壁荒漠上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大气扩散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据悉,到2015年,河北将在京津周围新建19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届时加上已有的衡水湖、白洋淀等自然保护区,河北省环京津周围的湿地保护区将达到23个。新建的19个湿地保护区总保护面积近60万公顷。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热带森林面积最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4.2510万公顷,分布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8种植被类型,高等植物近5000种.  相似文献   

20.
人类自上个世纪末以来,逐渐认识了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并认识到只要人类充分认识和掌握生态调节机理,积极创造生物种群自身修复能力的合适条件,那么已经失调或破坏了的生态平衡可以恢复。基于上述认识,一些国家自19世纪末相继制订自然保护法,创建自然保护区,由此谱写了近代史上自然保护的篇章。 1872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正式建立世界上最早的自然公园之一——黄石国家公园。1924年,美国划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墨西哥州希拉森林,还规定自然保护区的面积需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一。目前,美国已建有自然保护区669处,国家公园380个,面积达93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其中最大的阿拉斯加保护区,面积达2240万公顷。美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植被型是针叶林、苔原和沼泽;野生动物以鹰最多,其次是鹗和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