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中央高层一致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具体到综合国力上就是让“绿色GDP”逐步占据国民经济主导地位,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取得一种和谐,进入一种新境界。环保…  相似文献   

2.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6,16(1):5-11
(2006年2月21日)这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委会和省人口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对大学生的环保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大学...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这是对一种新型社会发展状态的诉求。达到这种社会发展状态,需要有新的社会关系,需要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相适应。中华文化崇尚“和为贵”的价值观,勤劳节偷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继承中国传  相似文献   

5.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3):41-4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及资源节约工作。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工业企业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指出,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今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这是首次将能耗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绿叶》2006,(4)
1.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___上提出的。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______。A.发展循环经济B.坚持可持续发展C.倡导和谐社会D.科技兴国3.最早出现“环境友好”一词的国际性文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为了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束缚,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让发展成果惠及后代子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安徽省铜陵市作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已被提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铜陵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依矿而建,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几十年来,靠着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壮大了一批如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陵化工集团等企业,它们为铜陵现在人均3000多美元的GDP做出了重要贡献。但…  相似文献   

8.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一个环境问题的专家,您曾经在多种场合提出“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环境是合理的”,这似乎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对此,您怎么看?康晓光(以下简称“康”):首先要声明,我不是环境问题的专家。尽管我的硕士研究生读的是生态学,我也在中科院的生态环境中心任职,但我研究的重点是社会问题,比如说贫困问题、非政府组织问题、政治发展问题。在环境问题上,我仅仅是一个关心环境的普通人。党中央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这一举动无疑是及时的,也是…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资源大国,同时又是人口大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资源过度消耗、牺牲环境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张到人与自然和谐,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分析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选择背景的基础上,阐明节约型与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与内涵,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环境伦理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对于指导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3):11-11
指导原则: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12月3 日在北京举办的“绿色中国”第九届 论坛上,出席论坛的政府官员与与会 专家学者一致呼吁社会各界在转换观 念、实现环境信息公开化、加强环境 决策民主化、推动实行环境公益诉 讼、加强同环保民间组织联系等五个 方面加大努力,以提高环保公众参与 力度,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社会建设。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在论坛 上指出,环保的公众参与不仅是构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  相似文献   

13.
若耶 《绿叶》2005,(10)
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环境友好型社会”载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次将“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式载入经济社会发展文件。执政理念的重大突破纵观建国以来党的执政史,从“以阶级斗争为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世界各国纷纷重视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提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导原则: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摘自《中国环保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实现两个约束性指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2005年指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正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起点就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看,《和谐》的最大价值在于将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使和谐社会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操作起点。众所周知,我国资源紧张、人口众多,如果任由两极分化发展,社会冲突势必愈演愈烈,而人与人冲突的结果必然是加剧人与自然的冲突,造成中华民族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和社会灾难。怎样才能让社会各阶层重建共同体感受呢?只有通过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抓住环境和资源问题,动员社会各阶层深入反思,完全有可能重塑社会共同体意识,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最广泛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问题在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有待于形成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20.
刘萍  曹森 《环境教育》2006,(3):36-36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环保工作,对促进云南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近日召开的云南省2006年全省环保局长会议上,副省长高峰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站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