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北方城市冬季普遍使用融雪剂来融化道路上的积雪、有效改善雪后道路交通状况,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依据相关资料,并结合丹东市具体情况,对使用融雪剂除雪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融雪剂是一把双刃剑,在快速除雪保障交通畅通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融雪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今后使用融雪剂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融雪剂是清除道路积雪的有效方法,而融雪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当今世界头痛的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融雪剂的特征、融雪原理、融雪剂成分、应用现状以及融雪剂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对融雪剂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道路积雪污染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9~2012年对北京市区道路旁积雪的取样,分析了积雪中污染物的浓度和特性,并对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融雪剂污染问题及其控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道路积雪中+NH 4-N、TN、TP、COD、SS、Cd等污染物主要来自交通活动,氯化物主要来自氯盐融雪剂;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比,道路积雪中主要污染物为NH+4-N、TN、COD、BOD和氯化物,Cu、Zn、Pb、Cd等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不高,可达到Ⅴ类水体标准;相同地点近似降水量条件下,积雪中TP、COD、SS的平均浓度高于降雨径流;北京市交通主干道及人行道上喷撒氯盐融雪剂的量高于国外道路,控制其污染主要通过源头减少使用量、使用替代融雪剂、严格融雪剂标准和使用方法、严肃责任追究、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控制和减少融雪剂的负面影响,分析了融雪剂的种类、使用状况及撒布方式和对植物、水体、土壤、路上行车的汽车及道路构筑物的危害,提出了"机械作业为主、融雪剂融雪(冰)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措施,并逐步采用非含氯盐类的环保型融雪剂代替含氯融雪剂,为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融雪剂的环境污染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析了目前北方城市大量使用的融雪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对植物的危害、对桥梁及路面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等。并提出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如生产环保型融雪剂、改进融雪剂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融雪剂的危害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阐述了融雪剂的分类、特点、工作原理。分析了融雪剂不当使用对植物、动物、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影响,以及对路面和桥梁的腐蚀影响。提出了严把融雪剂生产质量关,科学选择和使用融雪剂,提高融雪效率,减少融雪剂的消耗量;融雪剂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行产品质量监控,而且指导用户正确选择融雪剂品种来加强融雪剂的科学规范管理;提倡使用已研发的环保型融雪剂等有效防治措施。以减缓融雪剂对道路的腐蚀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机场飞行区道面结冰积雪影响航班正常起降和机场客货运营.本文从机场常用除冰雪方法入手,分析了机械方法的低效能及化学方法对环境的污染,介绍了导电混凝土用于道面融冰化雪的能混凝土材料在机场飞行区道面融冰化雪中的工程应用研究.导电混凝土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冬季道面的交通状况,而且解决了使用除冰盐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国内外道桥病害受害情况,指出融雪剂的大量使用是造成道桥病害及路边植被枯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除雪管理、提倡使用环保型融雪剂及机械除雪与融雪剂组合使用的措施,从而减轻融雪剂对道桥和植被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6,(2)
当前,各国除雪的方式基本都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物理方式比较环保,但受机械设备和人工效率低等制约;化学方式就是使用融雪剂,该方式简便实用,相对有效,但易对环境造成影响,严重时会给路边绿化及农田造成毁灭性打击,对路面及桥梁也会造成腐蚀。  相似文献   

11.
融雪剂对园林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张俊民 《环境科技》2009,22(5):22-24
使用融雪剂是高纬度城市冬季除雪的主要措施之一,但融雪剂中含有的盐类物质可以对园林植物造成伤害。在此研究了融雪剂对刺(Robinia pseudoacacia)、万寿菊(Tagetes erecta)、矮紫薇(Lagerstroemia indiea’Petite pinkie')、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种子发芽率和相对受害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随融雪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对受害率则随融雪剂浓度升高而增大。其中草地早熟禾种子时融雪剂最敏感,可以用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为指示,间接检验融雪剂对植物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世界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城市化带来了城市地质环境变化,城市的地质环境研究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和重视。文章从地质环境、水文环境、大气环境和地球化学环境阐述了长沙市区的城市环境,提出进一步开展城市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对环境状态未来的变化进行预测,防止类似化学定时炸弹的地球化学灾害的发生,加强环境保护,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3.
长期大量使用传统氯盐型融雪剂(NaCl)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探究甲酸钾(KCOOH)等有机替代型融雪剂的环境效应十分必要.本研究采用土柱淋溶方法探讨0.01 mol·L-1、0.05 mol·L-1和0.1 mol·L-1不同浓度NaCl和KCOOH处理对沈阳市街道绿化土壤重金属Pb、Cu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KCOOH处理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土壤中Pb和Cu的释放量,且同浓度NaCl和KCOOH处理土壤对Cu的释放量均高于对Pb的释放量.两种处理下土壤对Pb、Cu释放量与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表明胶体运移是重金属Pb、Cu迁移的主要方式.KCOOH对土壤胶体扩散的作用较NaCl更小,以及KCOOH处理下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p H升高是KCOOH对土壤Pb和Cu释放量低于NaCl的主要原因.因此,与传统无机型融雪剂NaCl相比,有机型融雪剂KCOOH可一定程度降低城市街道绿化土壤中Pb、Cu的淋溶释放.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城市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城市是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耦合成的大系统,也是地下水高度集中开发的地区。地下水是干旱区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文章从内蒙古自治区城市水资源供需现状出发,阐述了城市水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重点探讨了城市地下水超采对周边地区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子晗  聂禄敏  陆恒 《地球环境学报》2024,15(2):224-234, 305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川西高原积雪出现剧烈变化,对地区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基于MODIS积雪遥感数据以及环境因子数据,通过构建稳定度指标及最大熵模型探讨川西高原不同稳定性积雪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并对不同稳定性积雪的适宜分布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川西高原大多数地区的积雪属于高度不稳定性积雪,其他稳定性积雪在川西高原分布面积较小;(2)川西高原积雪在海拔越高的地方稳定性越好;(3)不同稳定性积雪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海拔和降水是影响稳定性积雪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氯盐类融雪剂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采用苗圃模拟法进行了氯盐类融雪剂对路域植物和土壤的影响试验研究。通过连续记录植物形态学特征以及对植物和土壤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从而反映机体对逆境的响应与变化过程,深入了解融雪剂对植物和土壤的毒害发生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氯盐类融雪剂喷洒次数的增加,植物中Cl~-含量逐渐增加,植株发展表现为形态健康、亚致死效应、致死效应;对于所选的3种供试植物,草皮受氯盐类融雪剂的影响最大,紫薇其次,刺柏最小;随着氯盐类融雪剂喷洒次数的增加,土壤中Cl~-含量、水溶性盐含量逐渐增加,pH值逐渐降低;植物和土壤中阳离子含量未呈现显著的规律性;植物形态的变化与植物和土壤中Cl-含量变化表现出一致性,结合植物生长条件和地面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确定了植物和土壤中Cl-含量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7.
黄河源区积雪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9~2016年积雪深度数据和同期气象站点的降水、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源区年均雪深和积雪天数的时空间演变规律,采用弹性系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降水、气温对积雪的影响及其空间规律.结果表明,黄河源区积雪期集中在11月到次年4月,源头以及西北高山区积雪初日较早,终日较迟,同时也是年均雪深高值区,积雪天数较长.研究期(1979~2016)内黄河源区面均降水量呈现不显著的减少趋势,下降率为-2.43mm/10a,气温显著上升.面均年均雪深和积雪天数都呈现下降趋势,但趋势在0.05水平上不显著.积雪天数对积雪期降水、气温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513和-1.347,年均雪深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696和-0.219,高山寒冷的研究区上游的年均积雪对降水、气温变化更为敏感.降水减少是黄河源区积雪天数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贡献率约为77.2%.积雪期降水和气温对年均雪深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3.7%和56.3%.降水对黄河源区西部和北部年均雪深变化的贡献率较高,在南部和东部气温是影响年均雪深的优势因素.  相似文献   

18.
雪冰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冰是温带和极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环境组份,它们不仅影响了能量平衡和水循环,而且也能直接影响当地、区域以及全球环境范围内的化学行为。降雪能很有效地从大气中清除颗粒和气相的POPs。本文简要介绍了雪冰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科学意义,着重综述了POPs在极地和高海拔地区雪冰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和雪冰中POPs的历史环境记录,并讨论了雪冰中POPs浓度的不确定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从大气到冰川的过程并不容易理解,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沉积后的浓度存在不确定性。有机物沉积在积雪中后,随着积雪的老化和变形,它们能够随着融水迁移或者又挥发到大气中。全文最后对未来雪冰中POPs的研究需要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四点今后需加强研究的内容。由于青藏高原位于人类居住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可能在POPs全球输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后需加强青藏高原地区雪冰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有机污染物在雪冰中主要是通过光化学反应进行转化,雪冰中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必须引起重视;随着雪冰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将会推动雪冰中痕量POPs的环境变化记录研究的发展;通过建立模型模拟预算和评价POPs在积雪中的物理化学行为,也可以利用模型模拟POPs在老雪中的命运,确定其在融水中成比例蒸发和渗浸的速率。  相似文献   

19.
该文研究了不同融雪剂在不同浓度下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融雪剂处理浓度的增加,其对黑麦草生长的抑制效应呈显著上升趋势,且不同融雪剂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呈现较为显著的差异。在融雪剂胁迫下,对黑麦草生长状况的影响从小到大依次为:SA-2型SA-1型R-2型R-3型B-2型R-1型B-1型工业盐,其中SA-2型和SA-1型融雪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且显著优于其他融雪剂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城市化的关键阶段,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形态的无序化发育所引发的城市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局地大风所带来的风环境安全隐患及城市核心区静风所带来的城市大气缓释能力下降表现尤为突出,同时由此也引发了舒适度下降,建筑能耗增加等城市问题。该文从城市风环境品质发育现状入手,概述了城市形态对城市风环境品质影响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了城市风环境的主要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形态定量化研究与城市风环境品质影响机理的研究过程。最后提出目前城市形态对城市风环境品质影响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及解决思路,这对实现城市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