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分析了城市景观水体的特点及其水质污染状况,表明景观水体处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综述近年来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及其机理。提出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控制的关键应将污水处理的常规生物处理技术与生态处理技术有效结合,以合乎城市生态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环境中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环境中景观水体的特点及其水质污染状况,表明景观水体处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综述了近年来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控制的关键应将污水处理的常规生物处理技术与生态处理技术有效结合,以合乎城市生态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景观水体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水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污水处理技术不能简单地应用于景观水体,对景观水体的治理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文章就国内外对景观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生态修复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景观水体新兴生态修复处理方法,以期对景观水体的治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景观水体的修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景观水体存在的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水景水体的修复原则和方法。结合景观水治理工程的实例,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了景观水体的各种污染控制和管理措施,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性。详述了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结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技术。提出景观水体污染控制的关键是将污水处理的常规处理技术与生态处理技术有效结合。通过生物-生态技术的集成,全方位增加有益水质净化的水生生物,是富营养化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有效的强化手段。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景观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引起更多关注,景观水体治理工作迫在眉睫。本文着重分析了城市景观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提出针对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的控制措施:补水水源控制、雨水污染控制、强化水体自然净化、建立生物净化生态系统等方法,以满足对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要求。同时指出针对不同的受污染的景观水体,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才能获得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水回用对社区景观水体叶绿素a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中水的营养盐含量较高,以中水为补水水源的社区景观水体存在较大的水华暴发风险.基于中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换水控制实验,建立了中水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模型,模拟了连续换水时和终止换水后叶绿素a的变化过程,分析了中水水质和换水周期对水体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中水水质可以降低水体的叶绿素a峰值;在连续换水期,随着换水周期的缩短, 水体的叶绿素a峰值降低,并且从开始换水至达到峰值的时间增长;在连续换水期后终止换水,叶绿素a会重新达到峰值,并且原来的换水周期越短,水体的叶绿素a峰值反而越高,达到峰值所需时间越长.模型应用可为中水回用于社区景观水体的水量水质设计与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臭氧和光合细菌联合处理景观水体,结果表明,在控制水体pH值为7.5,按照1 L样品通臭氧25 min(每h产生1.5 g)后,在向其中加入4亿个光合细菌大约静置5 d,景观污水将得到较好的净化效果。根据目前的臭氧制取技术,每制取1 kg臭氧约耗电在20 kW·h,按照每分解1 kg COD需要3 kg的臭氧计算,则每处理1 kg COD需要28元左右。较高的运行费用也是这一技术未能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该实验利用臭氧和光合细菌联合处理景观水的方法每处理1 kg COD只需要16.5元左右,大大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效率。因此通过臭氧和光合细菌联合处理技术,净化景观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和改善景观水体水质,既节约了成本,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景观水体的现状,水体富营养化、发黑、发臭等污染现象频繁发生,同时基于环境保护及景观效果的因素,鼓励和支持利用生态技术进行景观水体修复治理。通过概述几种水体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各种技术在水体修复治理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小型河流、湖泊等景观水体污染的修复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层气浮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静止水体中的气浮原理 ,提出了动态进水、动态出水、静态分离的浅层气浮理论。通过试验比较 ,浅层气浮池在有效水深、水力停留时间、处理效率上均优越于其他气浮池 ,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气浮设备。此设备可以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的水处理工程中。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为了保证社会的正常用水和安全用水,就需要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处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于水资源的品质的要求的逐步提升,就对水体处理的技术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只有不断创新现有的水体处理技术,才能够保证水资源的质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此同时,通过人工湿地技术在微污染水体处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微污染水体的质量。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对人工湿地技术在微污染水体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工程实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小雨 《环境科技》2005,18(2):21-22
为使某住宅小区居民生活污水达到中水回用的要求,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一过滤工艺进行处理,并介绍了相关工艺参数: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现环境用水水质》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标准。该工艺可以作为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的一种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2.
An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three toxicity tests (algae growth inhibition, daphnia immobilization and larval fish toxicity) was used to screen the biological safety of reclaimed water which was reused as sole replenishment for scenic water system in a park (SOF Park) in northern China. A total of 24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sites of water system in the SOF Park in four different seas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reclaimed water directly discharged from a reclamation treatment plant near the SOF Park as influent of park had relatively low biological safety (all samples were ranked as C or D); (2) the biological safety of reclaimed water was improved greatly with the ecological reclamation treatment processes composing of artificial wetland system and followed oxidation pond system; (3) the biological safety of reclaimed water in the main lake of SOF Park kept at a health status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all samples were ranked as A); (4) there was some certain correlation (R2 = 0.5737) between the sum of toxicity scores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for the studied water sampl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assessment method was reliable to screen the safety of reclaimed water reused as scenic water, and the reclaimed water with further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processes such as artificial wetland and oxidation pond system can be safely reused as scenic water in park.  相似文献   

13.
城市再生水景观回用的主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的暴发。水体一旦爆发水华,将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生植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常用的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技术有污染源控制、物理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在面积为100 m2的中试试验基地采用多种技术联用控制水华爆发,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COD,TN,NH3-N,STP和叶绿素的去除率分别为17%、19%、64%、21%和91%。某水力曝气溶氧过滤设备对这5项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6%、1%、6%、0%和61%。结合两种技术的其他特点,人工湿地适合于景观水的日常维护。某循环过滤设备适合于水华爆发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14.
再生水是就地可取、稳定可靠的城市第二水源.再生水饮用回用(补充水源)技术经济性可行,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构建可持续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复杂系统特征的非传统供水工程,再生水饮用回用的关键是保障水质安全稳定和系统可靠高效运行,因此需要构建包括水质安全管理、健康风险评价和多重屏障工程措施在内的安全保障体系.水质安全管理方面需建设包括制订科学的饮用回用水质标准和再生水处理工艺要求,建立针对再生水处理工艺和饮用回用全系统的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管理(HACCP)体系,并加强水质安全监管和认证.健康风险评价方面需开展全方位、统筹性和持续性的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风险评价方法.工程措施方面需建设包括源头控制、再生水厂净化、环境缓冲和饮用水厂净化在内的多重屏障系统,以确保水质安全.在多重屏障系统中,再生水厂是保障饮用回用水质安全的核心环节,“反渗透-高级氧化”和“臭氧-生物活性炭”是再生水处理的可行工艺.今后需深入、持续开展新兴高风险污染物控制技术、再生水环境储存和饮用回用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is an increasing global project, while the reclamation treatment on wastewater does not completely remove all pollutants in water. The residual pollutants in reclaimed water would cause potential risk on human health and ecosystem safety during the long-term use. It is impossible to analyze and control all pollutants one by one in practice, therefor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priority pollutants will be efficient strategy to ensure the safe use of reclaimed ...  相似文献   

16.
城市再生水景观回用的主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的暴发。为了抑制藻类的大规模生长,需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便将有可能爆发水华的藻类及时杀死或除去。目前,人们已经对景观水体中常见藻类的生长规律做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水体中藻数量(藻密度)的多少与水体的pH值和DO值的变化有密切而相对稳定的关系。通过在线实时监控pH值和DO值,找到△pH、△DO与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并结合pH、DO、温度、正磷酸盐和总氮等指标,实现实时识别和预测水华爆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巧环  陈卫平  王效科  任玉芬  张烨 《环境科学》2012,33(12):4127-4132
再生水是城市绿化的良好水源,但其潜在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基于对地下水及其灌溉水水质的长期监测,探讨了绿化草坪地下水主要理化性质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灌溉用水水质的关系.连续5 a的监测结果表明,再生水氨氮超出用于城市绿化的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总氮偏高,二者变化范围分别为0.05~65.4 mg·L-1和2.56~78.0 mg·L-1,平均值分别为12.0 mg·L-1和28.3 mg·L-1.使用自来水灌溉,地下水水质指标正常,波动不大;用再生水灌溉草坪(冬末初春4个月未浇)对地下6 m浅井水质影响明显,对20 m深井水质影响不明显,主要变化表现在硝态氮浓度值升高.浅井地下水硝态氮浓度与灌溉的再生水溶解态氮呈滞后的显著正相关性,表明用再生水灌溉草坪可能会引起地下浅层水硝态氮污染.因此,需要根据城市绿化用水量大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再生水回用标准,避免再生水回用造成新的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8.
进水污染物浓度低及比例失调是目前许多城镇污水处理厂面临的问题,然而鲜有关于渗漏来源及定量分析的相关文献报道。为定量分析河水、地下水、雨水、管道中污染物降解等因素对污水浓度降低的影响,通过水量平衡三角法,并结合典型位点的24 h采样测试分析及S-P降解模型,对目标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组成进行分析。历史水量数据结合降雨情况分析表明,该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实际原生污水量仅为60.0%左右,其余40.0%左右为地下水及河水渗入量或雨水混入量。在连续晴天无降雨的情况下,小区自建管网和市政排水管网是主要的渗漏源,其对于进水有机物浓度降低的贡献分别为20.2%和26.4%。此外,在25 mm降雨量情况下,小区自建管网是主要的渗漏源,对于进水浓度降低的贡献达到39.5%。因此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中,小区自建管网的完善程度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于景观水体水质安全保障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安琪  何苗  施汉昌 《环境工程》2006,24(1):22-23,32
研究了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时可能存在的水质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了保障再生水安全回用的处理工艺。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时,存在着卫生学安全、毒理学安全、富营养化以及底质二次污染等危害。为了满足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需要重点控制的水质指标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有机物、重金属、氮磷植物性营养物质、悬浮固体。以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作为再生水原水时,推荐采用的工艺有:二级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二级处理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以及二级处理膜处理消毒工艺。  相似文献   

20.
孟庆玲  姜岩 《环境工程》2017,35(6):44-48
再生水地下储存过程中增大了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质引入地下水的风险。针对再生水地下储存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变化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碱土金属元素,K、Na主要受入渗驱替作用控制,Ca、Mg在模拟含水层中可发生混合沉淀;对于痕量金属元素,回灌后受混合作用影响,Zn、Fe、Cd、Cr、Hg浓度趋近于再生水中的浓度,As、Ba、Pb浓度高于地下水及再生水,但溶出后As、Ba、Pb的质量浓度处于GB/T 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范围内,对水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