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农药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状况。在速测技术中 ,色 -质联用分析法已发展得比较成熟 ,所得结果比较可靠 ,但该法的测定时间仍较长 ;免疫分析法具有简单、快速、价廉、特异性高、需样品量少等优点 ;生物传感器法更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析法与综合法建立了工业园区末端水处理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将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工业园区末端水处理技术进行评估。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末端水处理技术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业园区末端水处理技术最终得分为77.0,处理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现行的单因子评价法存在水体过保护问题,在系统分析765个国控河流断面水质状况的基础之上,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首先识别河流主要污染指标、再以单因子评价法对主要指标进行水质评价的联合应用方法。将单因子评价法、PCA-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对河流主要污染指标的识别较一致;将PCA和单因子评价法联合应用于水质评价,能更真实、客观地反映河流水质状况,有利于作出科学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修复技术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分别采用逼近理想解和灰色综合评价2种模型得到备选修复技术排序。基于该决策方法,开发了修复技术筛选决策支持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筛选。研究结果显示,结合层次分析方法的逼近理想解法和灰色评价均可实现对该场地的备选修复技术较好的排序,排序的结果一致且与场地实际应用情况相符:化学氧化土壤冲洗固化/稳定化。逼近理想解法实现简单,但对评分指标的要求比较严格,且需要借助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来加以验证,适合于备选修复技术评价结果先汇总后排序。灰色评价法引入了灰色理论用于处理数据的不确定性,适合于评价小组评价者各自评分然后在灰色评价模型中综合。将层次分析法与逼近理想解模型、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应用于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既可以减少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又可以削弱逼近理想解模型和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对权重的忽视。本研究为选择可行、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提供方法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挑选出除菌能力较强的园林植物,应用撞击平皿法进行样品采集与培养,通过多元素方差分析法对23种园林植物除菌的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树、树锦鸡儿、杜松和红皮云杉等的除菌率小于40%;新疆圆柏和榆叶梅等的除菌率大于40%.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药用虎杖加工剩余物资源的合理化利用途径,以药用虎杖的秸秆、根和药渣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法(TGA)研究了三者的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规律,利用Py-GC-MS技术研究了秸秆、根和药渣在快速裂解条件下的产物分布及热裂解机理。结果表明:虎杖秸秆、根和药渣的热解过程主要分为干燥、主失重和炭化3个阶段;采用Coats-Redfern法对三者的热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虎杖秸秆、根和药渣的热解动力学机理函数,热解动力学机理分别为三维扩散Jander机理、2级化学反应机理和二维扩散Valensi机理,其热解活化能分别为113.87、64.49和28.16 kJ·mol~(-1)。快速热裂解产物表明,中药加工剩余物在热裂解制备乙酸、糠醛及酚类化合物等精细化学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捕集低浓度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工艺及其综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CO2捕集成为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技术,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大规模商业化运行。在现有技术中,化学吸收法最具前景,而化学吸收法中研究最集中的吸收剂为单乙醇胺、哌嗪碳酸钾溶液、离子液和氨水。为了了解各个化学吸收工艺的特点和应用情况,有必要对上述工艺进行综合比较。通过各种吸收剂的特性、工艺特点、研究进展和能耗等方面的比较,显示单乙醇胺工艺成熟度较高,联合氨法工艺前景非常好,而离子液和哌嗪碳酸钾工艺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快速测定水体中COD的新方法,该法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应用到紫外可见光区域,对水体进行COD测试,并将结果和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淮河水中痕量Cr(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槲皮素-H2O2-Cr(Ⅵ)-KOH化学发体系,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新的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法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0.
制浆造纸中段水处理工艺优选属于多方案、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本研究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优选理论中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制浆造纸中段水处理工艺优选的欧氏贴近度模糊物元分析法(FMEA),并通过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技术性能、经济费用和管理效果3个方面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BR法技术性能和经济费用最优,氧化沟法管理效果和综合评价最优,为不同条件下优选制浆造纸中段水处理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优选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浆造纸废水最适深度处理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多准则决策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费用、技术性能、管理效果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对混凝沉淀(气浮)+过滤、Fenton氧化和生态法3种深度处理方案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其中技术性能(0.5333)权重最高;结合模糊数学法开展综合评判,评估各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通过方案总排序确定工程优选方案。同时,针对2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制浆造纸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工程案例,在方案隶属度的确定时增加了决策者的期望值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选取了最适的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案: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法(A企业)和生态法(B企业),这样可以更客观地指导决策者选取最合适的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污泥含水率是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及污泥处置利用等环节的重要评估指标。本研究采用快速测定法对不同类型城市污泥含水率进行测定,考察了污泥含水率、质量、颗粒度对测定结果影响,并与国标重量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污泥质量对快速法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原始污泥测定结果标准偏差在0.01%~0.05%之间,常规脱水污泥和生物沥浸脱水污泥测定结果标准偏差均为0.03%;相比国标法,脱水污泥含水率越低,快速法测定结果误差越大,常规脱水污泥和生物沥浸脱水污泥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2.09%和-3.49%;脱水污泥颗粒度越大,快速法测定结果偏差越大,常规脱水污泥和生物沥浸脱水污泥总体样本标准偏差分别为0.43%和1.25%。另外发现,在相同干化条件下,生物沥浸脱水污泥相对于常规脱水污泥有较快的水分蒸发速度。针对城市污泥,为缩短测定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待测污泥优选质量≤4 g和颗粒度≤3 mm,且建议只在生产运行中使用,室内科研实验优选国标法。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在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比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污染防治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出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最佳的方案,对层次分析法在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决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更快速、更有效地利用畜禽养殖信息,构建了畜禽养殖多用途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影响因子及权重,并以闽侯县为例实现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闽侯县现有土地面积中,68.63%不适宜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5.23%属于比较适宜区。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主导风向分析结果,获得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最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上街镇北部、南通镇东北部及荆溪镇中北部区域,占闽侯县总面积的0.47%。研究结果可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规划、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天津市文明生态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和组成成分,以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为前提,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填埋、堆肥和焚烧处理方案分别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和经济、技术、环境、政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堆肥和焚烧的费用-效益分析得分为0.96和0.786,填埋不产生效益;堆肥、焚烧和填埋的层次分析法得分为7.74、4.28和5.45,堆肥方案的得分最高,其次为填埋,天津市文明生态村生活垃圾宜采用堆肥+填埋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对废水处理技术性能的综合评估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提高处理技术的经济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屠宰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优选。利用实验室中试实测COD、TN和TP的去除率,并结合专家咨询法对判断矩阵进行赋值。以3套组合工艺作为方案层,综合效益作为目标层,经济效益、技术性能、管理效益作为准则层建立层次模型和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中各因素标度与权重,优选了屠宰废水最佳处理方案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组合工艺。AHP为屠宰废水处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性能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取涵盖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4个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关于抗生素制药菌渣的处理处置技术评估层次分析-模糊数学综合筛选模型,其中,层次分析法用于确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专家打分法与定量法相结合构成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模型。采用评估模型对堆肥、厌氧消化、水煤浆、制备酵母膏/粉代用品、吸附材料、焚烧及填埋7种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显示,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两项指标权重较大,均为0.338 9,经济效益权重为0.153 5,技术性能权重为0.068 7。堆肥技术为Ⅳ级,厌氧消化、制备酵母膏/粉代用品、水煤浆、吸附材料等技术为Ⅲ级,焚烧技术为Ⅱ级,填埋技术为Ⅰ级。最后,结合各种技术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得分结果,对各种技术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生态足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详细介绍了由 Wackernage1等于 1996年提出的 ,基于具体生物物理量衡量可持续性的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模型及其优点和局限性。同时概述了生态足迹法在国内外的近期研究成果 ,并提出完善生态足迹分析法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辽河流域水体污染源为基础,结合污染源筛选原则及等标污染负荷法,先从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等方面对水污染源进行初筛。再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等标污染负荷结果、污水排放去向、行业类别、污染源管理级别及废水排放方式等方面对初筛结果进行精筛,并比较排名顺序,确定最终污染源精选名单,为辽河流域水污染源实行浓度控制及总量控制、实施污染物总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电子束烟气净化技术的特点 ,对传统电子束法与深度氧化法的反应原理、工艺流程进行了比较及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电子束深度氧化烟气净化技术能耗低、可靠性高 ,是一种具有广阔工业应用前景的环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