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模拟酸雨对次生林土壤呼吸及异养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书涛  孙鹭  桑琳  胡正华 《环境科学》2017,38(3):1235-1244
为研究模拟酸雨对次生林土壤呼吸及异养呼吸的影响,进行野外定位试验.设置裂区试验,分4个区组,每个区组中主区为不断根和挖沟断根小区,每个主区内设置对照(CK)、pH 4.0(A1)、pH 3.0(A2)、pH 2.0(A3)共4个模拟酸雨处理水平.观测不断根小区的土壤呼吸和断根小区的异养呼吸,同时观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结果表明,在不断根小区,CK、A1、A2、A3处理的土壤呼吸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异趋势;与不断根小区类似,断根小区的异养呼吸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异趋势.断根小区的异养呼吸明显低于不断根小区的土壤呼吸.CK、A1、A2、A3处理的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47±0.31)、(2.52±0.22)、(2.38±0.17)、(2.43±0.22)μmol·(m~2·s)~(-1);断根小区CK、A1、A2、A3处理的年平均异养呼吸速率分别为(1.55±0.10)、(1.65±0.22)、(1.77±0.08)、(1.78±0.27)μmol·(m~2·s)~(-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断根小区不同模拟酸雨处理之间的土壤呼吸速率以及断根小区不同模拟酸雨处理的异养呼吸速率均无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不断根小区的土壤呼吸与断根小区的异养呼吸之间存在极显著(P0.001)的正比例函数关系,模拟酸雨的添加降低了土壤呼吸与异养呼吸之比.土壤温度是决定不断根小区土壤呼吸和断根小区异养呼吸季节变异的最主要的因素,而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的季节变异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酸雨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pH2.0,2.5,4.0模拟酸雨处理大豆(台湾292)种子,研究不同强度酸雨胁迫对大豆种子呼吸速率,CAT活性,线粒体蛋白与ATP含量及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胁迫强度增加(pH≤2.5),上述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高强度酸雨(pH为2.0)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的影响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3.
酸雨与镧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伤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婵娟  潘丹云  徐秋荣  周青 《环境科学》2010,31(7):1652-1656
为探索酸雨与稀土镧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以重要油粮作物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研究在模拟酸雨pH分别为3.0、3.5、4.5与稀土镧La(Ⅲ)浓度分别为60、100和300mg·L-1处理下大豆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单一酸雨与镧处理,酸雨与La(Ⅲ)复合处理组中大豆幼苗的生长受抑制程度增大,两者呈协同效应,且pH越低,La(Ⅲ)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明显.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生长指标近同,相同处理组各光合参数的降幅不一致,其中最大荧光(Fv/Fm)和叶绿素含量(Chl)的降幅范围分别为9.53%~22.75%和9.14%~24.53%,较净光合速率Pn(22.78%~84.7%)、希尔(Hill)反应速率(15.52%~73.38%)和Mg2+-ATPase活性(14.51%~71.54%)小,表明各光合参数对2个胁迫因子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Pn变化主要受Hill反应速率与Mg2+-ATPase活性的影响,而Chl、Fv/Fm次之.表明酸雨与La(Ⅲ)对植物光合过程各环节的作用机制不同,光合作用受阻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估算苏、浙、皖、闽、湘、鄂、赣7省由酸沉降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利用野外开顶式熏气装置对水稻、小麦、大麦、棉花、大豆、油菜、番茄、胡萝卜和菜豆9种作物进行模拟酸雨与SO2的单独处理和复合处理。建立酸雨pH值和SO2浓度对农作物产量的单一影响模型和复合影响模型,从而推算出自然条件下7省农作物受酸沉降危害的减产量,利用市场价格法估算并分析酸沉降造成的7省农业经济损失。分析表明,酸沉降已对7省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7省主要农作物受酸沉降影响播种面积达991.83万hm2,减产562.41万t,经济损失约合36.99亿元。  相似文献   

5.
选择茶(Camellia sin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采用受控模拟酸雨喷淋的试验方法,设置3个酸雨梯度p H 2.5、p H 4.0和p H5.6,每个梯度下分别设计地上处理、全淋处理和土壤处理,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p H 2.5酸雨胁迫下,全淋处理显著减少了茶幼苗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合成、降低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0)、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以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提高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地上处理作用下茶幼苗受到抑制作用其次,土壤处理对茶幼苗的抑制作用最小;在p H 4.0酸雨胁迫下,除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其余各处理值均高于对照组(CK),并且土壤酸雨地上酸雨全淋酸雨处理CK,而p H 5.6酸雨胁迫下,各参数变化为土壤酸雨地上酸雨CK全淋酸雨处理.可见,在p H 2.5酸雨胁迫下,全淋酸雨处理对幼苗的抑制作用最强;p H 4.0和p H 5.6酸雨胁迫下,土壤酸雨处理对于幼苗的促进作用最强;处理方式和酸雨强度的交互作用下Fv/Fm、Amax、AQY、LSP、LCP和Rd都具有显著差异,而SPAD、Fv/F0、Yield、qP差异不显著.得出结论为:酸雨对植物的作用机理随酸雨浓度而定,重度酸雨胁迫下,直接和间接作用都有;而中、轻度酸雨胁迫下,主要是通过土壤酸化后对植物起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模拟酸雨对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9年3月~2010年1月在南京市郊龙王山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进行模拟酸雨试验,以便携式土壤CO2通量观测仪对不同酸雨强度处理下的林地土壤呼吸速率进行原位测定,研究酸雨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阶段,4个酸雨强度处理CK(pH值6.4,去离子水)、T1(pH值4.5)、T2(pH值3.5)、T3(pH值2.5)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3.20±0.21)、(3.34±0.30)、(3.51±0.06)、(2.99± 0.23)μmol/(m2·s),酸雨各处理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规律显著.由于森林植被生长期季节变化明显,将其分为非生长季1(2~4月)、生长季(5~10月)、非生长季2(11月~次年1月)3个阶段.配对t检验分析各阶段土壤呼吸速率的结果表明,在非生长季1,模拟酸雨未抑制土壤呼吸作用,T1和T2酸雨处理反而促进了土壤呼吸作用;在生长季,高强度模拟酸雨T3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作用;在非生长季2,也出现了模拟酸雨促进土壤呼吸作用的现象;对于整个观测阶段而言,低强度模拟酸雨处理未显著改变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的土壤呼吸,仅高强度模拟酸雨T3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作用.不同酸雨强度处理下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指数回归关系均达显著水平(P<0.01),CK、T1、T2、T3处理的Q10值分别为3.04,2.73,2.83,2.51,模拟酸雨处理降低了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人工酸雨喷雾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雨对小麦危害试验研究,国外有一些报道,国内高绪平等用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发芽曾做过试验。目前关于酸雨对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仍处于室内和田间的模拟试验阶段。 我们于1983年12月底开始对具有一月苗龄的小麦植株进行了模拟酸雨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8.
经模拟酸雨处理植物的试验表明,酸雨对植物叶片的直接损害是由于酸雨水滴滞留在叶面引起的。若在雨后2h内喷水(pH7.0±0.2)以驱除滞留在叶面的水滴,叶片则无受害症状,叶绿素含量、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所受的影响也将减轻甚至完全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模拟酸雨对棉花的生长影响进行了试验,雨水的酸度分别为 pH2.0、pH3.0、pH4.0和 pH5.6。试验结果表明.pH4.0的酸雨对棉花生长无影响;pH3.0的酸雨对棉花地上部分有轻微伤害,但不影响它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增产趋势;pH2.0的酸雨对棉花伤害严重,使生育期推迟,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温室条件下将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Saranac”)暴露在pH值为5.6和3.0的模拟酸雨中,每周1—2次。加或不加臭氧(范围为98—294ug/m~37小时/每日)每周一次。据报导对斑豆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杀虫剂—二嗪农(0.0—二乙基—0—(2—异丙基—6—甲基—4—嘧啶基)硫逐磷酸酯)首次在这些试验中使用,但是没有观察到它对臭氧危害的保护作用。每周一次模拟雨和臭氧连续两个月以上,单就苜蓿的收获量上看,未发现产量减少的现象。每周经两次模拟酸雨处理,且连续进行两个收获期以上,其收获量并未因酸度增加而明显减少。在全部试验中暴露在酸雨和臭氧下的植物干重百分比或是增加或是无影响。与对照植物相比较,经pH 值为3.0的酸雨处理的植物,其饲料质量指标:N 百分比减少了18—37%,这一数据揭示了模拟酸雨和臭氧对苜蓿的产量和质量没有联合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1992-2011年南京市酸雨资料和油菜的产量资料,分析了酸雨对南京市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油菜全生育期降水pH值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1-4月的降水pH值对油菜后期产量形成影响最显著。基于月降水pH值,建立了油菜产量的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反演,发现该模型对产量模拟和灾损评估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酸雨的分布涉及许多生产农作物的主要地区。目前在美国约有价值200亿美元以上的作物,曝露于pH值小于4.6的降雨区域中。但是,公开发表的资料表明,现在尚未明确鉴别出哪些作物对于酸雨特别敏感;而且在对酸雨的反应方面,也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1985年美国国家对酸雨危害的评估报告提出:大豆的产量可能增加3%左右,如果降雨的pH值普通都提高到5.2。与此同  相似文献   

13.
李一凡  王玉杰  王彬  王云琦 《环境科学》2019,40(3):1457-1467
为研究酸雨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于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重庆缙云山三峡库区针阔混交林内选取3块样地,设置了断根与不断根两组处理,每组处理设置pH为4. 5(对照)、4. 0、3. 25和2. 5共4个梯度的模拟酸雨处理.试验观测模拟酸雨下土壤总呼吸与异养呼吸变化特征及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同时采集土样,研究土壤pH、碳氮比及细根生物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呼吸与异养呼吸均表现出了季节变异趋势.不断根样方的CK、T4. 0、T3. 25和T2. 5处理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 89、1. 88、1. 75和1. 74μmol·(m~2·s)~(-1),断根样方的RCCK、RCT4. 0、RCT3. 25和RCT2. 5处理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 37、1. 32、1. 19和1. 08μmol·(m~2·s)~(-1).季度平均土壤总呼吸与异养呼吸在2016年7月前差异不显著(P 0. 05),2016年10月后差异均显著(P 0. 01)并呈现对照 pH4. 0 pH3. 25 pH2. 5. 2016年的累积土壤呼吸量T4. 0、T3. 25和T2. 5处理相比对照分别降低3. 89%、9. 64%和11. 24%,RCT4. 0、RCT3. 25和RCT2. 5处理相比对照分别降低6. 79%、13. 23%和25. 56%.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处理降低了异养呼吸占比,降低程度随着酸雨pH增加而加强,说明了酸雨对于异养呼吸的抑制超过了自养呼吸.模拟酸雨处理虽然增加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但是对土壤温度与湿度无显著影响(P 0. 05); 2016年10月之后相比对照模拟酸雨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碳氮比、降低了细根生物量.土壤呼吸与细根生物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碳氮比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温度与水分对模拟酸雨下土壤呼吸的差异贡献不大,细根生物量与碳氮比是酸雨处理下呼吸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棉草伏(Fluometuron),即N-(3-三氟甲基苯基)-N-二甲基脲是一种含氟高效除草剂,广泛用于旱地土的除草。我们用一个小对照(未施药),二个处理(每亩分别施80%棉草伏可湿性粉剂150克和300克)每个对照处理进行三个重复,对棉草伏的残留动态进行了小区试验。并分别按施药当天、5、15、25、35、45、55、75、95、115天取土壤样,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残留量,结果表明其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3天,低浓度处理小区土壤棉草伏降解方程为C_((ppm))=0.836e~(-0.056t)(天),相关系数为0.997。高浓度处理小区土壤棉草伏降解方程为C_((ppm))=1.607e~(-0.05t)(天),相关系数为0.980。  相似文献   

15.
摘要:以新疆奎屯市为研究对象,于2004—2008年连续5年对大气降水进行了采样分析,以大量的酸雨实测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了奎屯市酸雨污染状况,从区域性影响、局地污染影响和大气颗粒物缓冲能力等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了解奎屯市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与时空化特征,SO4^2-与Ca^2+是含量最丰富的组分。同时指出奎屯市的硫酸型降水污染应该从总量上控制SO2,并从源头上削减SO2的排放量,浅要地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酸雨的影响状况,同时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可行性建议。为奎屯市环境综合决策和酸雨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酸雨和臭氧(O3)对作物是否存在复合影响,运用田间原位开顶气室研究了pH4.0模拟酸雨(SAR)和O3对冬小麦气体交换、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该实验包括3种处理:CF处理采用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作为对照;CF100处理采用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加人恒定浓度为100 nL·L-1的O3;CF100 SAR处理为在CF100的基础上对冬小麦喷施pH 4.0模拟酸雨,喷施量为150 mL·m-2,每10d一次.结果表明:①CF100和CF100 SAR组冬小麦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破坏,光合色素含量和气体交换参数降低,抑制了作物生长,导致生物量和产量下降.与CF相比,CF100和CF100 SAR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分别降低了68.2%和63.6%;②与CF100组相比,CF100 SAR组对冬小麦细胞膜系统和叶绿素a含量产生显著的复合影响(p<0.05),而对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气体交换、小麦生长、生物量和产量的复合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酸雨对环境及农作物的影响,在国内外已为人们所关注。本文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小麦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为盆栽试验。供试土壤为滨海相菜园土。土壤pH8.23,有机质含量0.86%,全氮含量0.048%,全磷(P_2O_5)0.187%,全钾(K_2O)1.8%。供试作物选用辐选2号冬小麦。(一)试验处理为探讨不同浓度模拟酸雨对小麦生长全期可能产生的影响,以pH 5.6、4.0、3.5、3.0、2.05种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进行处理。试验采用5次重复。(二)模拟酸雨的制备根据上海地区酸雨的化学组份,制备模拟酸雨(表1)。以混合酸(硝酸∶硫酸=1∶6,当量浓度)调节pH为5.6、4.0、3.5、3.0、2.0,即  相似文献   

18.
研究酸雨影响,用森林土壤为样品,以100cm模拟酸雨(pH3.2与4.1)采用连续的5cm/小时或每隔一小时5cm的强度处理,每周三次,共作七周试验.模拟酸雨的主要效果表现在表层土壤,包括pH与葡萄糖矿化率的降低和交换性Al与总酸度的提高.在较酸的土壤上,酸度的影响是向下伸展的.~(14)C-葡萄糖矿化作用以1.5—54微克/克土浓度进行试验,试验土壤(pH4.4—7.1)中葡萄糖矿化作用是在pH3.2的酸雨连续处理时受到抑制,抑制的程度决定于土壤和葡萄糖的起始浓度.在一种土壤上用pH3.2的模拟酸雨间隙处理七周,减低了三个葡萄糖浓度的矿化率.这些数据说明酸雨对微生物活性具有明著的抑制作用.酸雨不是一个新的环境问题,它现在正影响着北欧和美国东北部的广大地区.酸雨不仅影响到水生生物群的变化,而且还有害于陆生生态体系,其表现为加速土壤中Ca与Mg的淋失.Shriner(1976)指出pH3.2的模拟酸雨能损害植物,但雨水达到这样的pH是不普遍的.酸雨在陆生生态体系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上已有一些研究.Tamm等(1976)报导过H_2SO_4溶液能降低酸性土微生物呼出的CO_2数量.同时Grant(1979a.1979b)指出酸性土的异化活性已受到干SO_2沉积作用的抑制,当然这实际上是伴随着土壤pH降低的作用.本项研究打算采用不同起始pH值的酸雨,测定它们对土壤微生物异化活力的影响程度,包括指示有机碳矿化作用的葡萄糖氧化率,以及由酸雨引起的几种土壤特性的变化.本项研究是纽约地区阿迪龙达克流域酸雨综合性研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浅析重庆市酸雨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酸雨的定义及其判别方法,介绍了目前酸雨判别标准上存在的争议。通过汇总统计20062010年5年重庆市酸雨监测数据,以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两个指标,分析得出这5年重庆市酸雨污染的空间分布;以2010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作为时间样本,以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两个指标,分析得出重庆市酸雨污染的季节分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86年—1991年玉溪市降水监测资料为依据,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状况,对该市酸雨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酸雨现状及变化趋势 1986年1月—1991年12月,共收集雨水样365个,其中pH≤5.6的酸雨样31个,酸雨出现频率为8.49%。pH最低值为4.25,出现在1991年4月2日监测站点。各年酸雨pH均值在5.02—5.59之间。1986年—1991年监测结果见表1。1989年—1991年酸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