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宝贵的资源土壤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它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尤其显得宝贵。我们现有人口十亿,本世纪末可达十二亿,而土地非但不会增加,相反,还会进一步减少。例如耕地,1957年时我国有耕地16.7亿亩,每人平均2.59亩;此后还新开垦荒地2.5亿亩,但到1977年,全国却剩下耕地14.9亿亩。二十年间,全国减少耕地4.3亿亩,净减少1.8亿亩。现在,我国人均耕地约1.5亩,只及美国的八分之一,苏联的七分之一,印度的三分之二。这实在是太少了。而且不幸的是,至今人们并不很珍惜这  相似文献   

2.
粗放型增长模式严峻挑战中国科学发展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0%;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83立方米)的12%;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尽管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目前我国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特征。片面追求GDP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中国的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50家国内著名企业2001年1月5日发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倡议 ,全文如下。值此新世纪第一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拉开序幕 ,中国节能高层论坛召开之际 ,我们50家企业的代表 ,在北京与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一起 ,共商新世纪中国节能大计 ,深感责任重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迅猛发展 ,资源和环境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的一半 ,其中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 ,我国人…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传统观念必须重新认识。因为这是只看到了中国国情有利的一面,对不利的一面认识不足。 首先,中国不仅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而且相当紧缺;其次,“物博”而分布不均衡。“物博”的地区人员生存困难,“人多”的地区英雄无用武之“物”。如煤储量的94%分布在昆仑山 秦岭 大别山一线以北,以南只有6%;在大兴高岭 太行山 雪峰山以西为总量  相似文献   

5.
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中国耕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不足世界水平的一半。由于快速城市化,城市用地扩展(占用耕地)和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此矛盾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用地远比农村居住用地节约,城市化有助于减少耕地的流失;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城市用地扩张和耕地资源稀缺之间矛盾尖锐,城市用地的蔓延极可能造成耕地资源的紧张。论文针对国外城市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我国城市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历程,探讨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耕地资源总量的变化趋势。然后,利用由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字化图,分析了我国部分地区城镇人均用地和农村人均居住用地的差距。结果认为,中国城镇人均用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远低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而是较为接近;中国城市用地的扩展可能导致耕地资源的紧张。  相似文献   

6.
一、土地资源1.土地面积较广,但耕地数量不多陕西省总面积3.08亿亩,人均103亩,是全国人均土地面积较广的省区之一(居第九位)。但耕地面积不大,据土地概查全省耕地面积为8282万亩(统计数字5400万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69%。耕地中,16.71%的面积属25°以上的陡坡地,随着部分耕地退耕还林还牧、及建设占地和因灾废弃,耕地将较大幅度减少,而耕地后备资源已趋枯竭,到2000年,全省耕地预计只能维持在6500万亩左右,人均1.8亩。2.相当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全省76%的土地属山地和丘陵(全国为66%);66.9%的面积属水土流失区…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保护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粗放型增长模式严峻挑战中国科学发展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0%;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83立方米)的12%;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  相似文献   

8.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12.1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合理的保护利用现在的耕地资源。针对我国人口年增1600万,耕地减少600万亩,人需粮食逐年增长的实际,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相当之对策,保持2000年实行5000亿kg粮食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我国耕地越来越少,目前人均占有耕地仅1.4亩(世界平均水平为2.6亩)。 统计表明,我国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9100万亩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30%左右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至160万平方公里;干  相似文献   

10.
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届时仅有一亩,离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危点,仅在咫尺之间。中国地大物博,原本就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相似文献   

11.
开发煤矿塌陷区发展农业养殖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问题的提出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吞蚀了大批的良田 ,毁坏了众多的村庄和地面建筑 ,造成矿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统计资料表明 ,淮南、淮北、徐州、大屯四个矿区一年就要塌陷土地 172 4 0亩 ( 1公顷为 15亩 )。这就意味着一年将有 140 0 0多人 (按人均耕地 1.2 2亩计算 )因失去土地而失业。这些都充分说明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地表塌陷 ,不仅是一个环境和经济问题 ,而且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 ,在人多地少的矿区 ,发展生态农业 ,综合开发利用塌陷区土地资源势在必行。2 矿区生态农业的含义及特点“生态农业”是由生态学界提出的新概…  相似文献   

12.
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是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每回收利用1吨废旧物资,相当于减少4吨的垃圾处理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贫困县以“拣垃圾”起家,大兴再生产业,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吴川:废品再生第一县粤西的吴川县,自然条件不错,滨海平原,但全县面积仅848平方公里,人口却达70万,人均耕地只有0.6亩,1978年农民人均分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0,(4)
3月22日是第8个“世界水日”,这一周也是第13个“中国水周”,全国各地都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唤起人们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的认识。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水生态环境脆弱,连年  相似文献   

14.
两项国策     
计生与环保均为基本国策。国策者,即以正治国之大计也。其正之所在,乃根据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相当突出的国情而定,遵循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人口、资源的客观关系而立。称之为“基本”,则本根不摇,务必长期坚持,故曰千秋大业。环保计生,孰重孰轻?由于长期以来,或许囿于“屁股指挥脑袋”的陋习,或许存有“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偏见,坐在那个位置就说那个重要,只锐精于近而略于远,这就大错特错了。最近,中共  相似文献   

15.
《环境工作通讯》2014,(10):33-33
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海涛指出,“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且最近几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5年的18.31亿亩减少到2010年的18.26亿亩,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减少到17.98亿亩和17.69亿亩。18亿亩左右的耕地要生产出13多亿人口的食物,这是非常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邹晶 《世界环境》2010,(4):10-11
当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可谓人满为患,环境污染和资源紧张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对于中国来说,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更为严峻。也正因此,控制人口与保护环境成为了中国的基本国策。由于人口众多,中国的经济总量或GDP尽管全球排名第二,但一经人均计算就"名落孙山",排在了世界百名之后。这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可以变为一个很小的数目,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可以变成很大的问题。"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应该说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得贫困人口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7.
论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资源从给的有限性和资源配置的有限度的合理性论证资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对可持续发展中如何合理开发、使用资源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张俨  文帼英 《陕西环境》1995,2(4):31-33
千百年来,渭河及其支流塑造的关中平原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自然资源优厚,是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现有土地总面积2.3万km2,占全省11.2%,耕地1467.2万亩,占全省27.7%,其中水田水浇地1008.2万亩,占全省57.5%,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目前以任惠渠、宝鸡峡、交口抽渭、东雷抽黄、冯家山、羊毛湾、石头河水库等灌区为骨架的水利灌溉网络已基本形成。有效灌溉面积达1074万亩,占耕地73.2%,农业人均1.14亩。随着灌溉工程设施的不断壮大,作为基础产业的水利事业,将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灌溉工程…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15亿亩耕地中,有11亿亩缺磷,其中5.9亿亩严重缺磷。而我国磷肥工业由于受到硫、磷资源分布的不合理,“重氮轻磷”和“重肥轻矿”的影响,发展缓慢。要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农业生产的后劲问题,就要求化肥工业提供大量的高浓度磷肥和复合肥料,在磷矿和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电热法磷肥是很好的办法,但其环保问题值得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存的资源 ,它不仅是最基本和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而且还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资产。然而 ,目前我国土地问题的形势却十分严峻 ,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不断减少 ,人类对土地无休止的掠夺和破坏性的开采 ,使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生态破坏、森林消失、绿地缩小、公害事件频频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如这样继续下去 ,土地资源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文对此问题做些粗浅探讨。1我国土地资源现状1 1我国现有耕地缺少自有人类以来 ,地球就以其自身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