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ENN新闻精粹2016年12月23日多个机构对全球变暖"间歇"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科学家从平均地表温度(GMST)趋势表上分析发现,全球变暖趋缓可能出现在1998到2013年期间。这一结论发表在2016年12月23日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杂志《地球未来》上。研究人员特别指出,全球海洋发挥的一项重要而又显著的作用就是作为"散热器",吸收来自大  相似文献   

2.
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研究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概念,指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论述了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气候变暖之间的相互关系。虽然温室效应仅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但是对气候变暖影响却很大,是人类干扰地球气候系统、使之发生剧烈变化的主要过程。在经上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人们对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增强以及与气候变暖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5,(12)
<正>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并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亦无可厚非。201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开幕,全球变暖的话题又一次引来热议——"地球在变暖"这一结论靠谱吗?为何每一届气候变化大会都难逃一翻唇枪舌战?这当中涉及了哪些国与国间的利益转化?关于全球变暖的争论由来自144个国家的地球学家组成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在2014  相似文献   

4.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是不争事实,南极冰川融化,印度高温天气,加州和澳洲的大火等,都给地球生物造就了各种灾难,而在全球肆虐至今不止的新冠疫情,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生态危机.在这种危机面前,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的生命是平等的存在,休戚与共.要应对环境危机,我们要构建起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意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这就要求我们普及环境教育,提升环境意识,形成环境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5.
毫无疑问,我们的地球正在变暖。对于地球变暖,很多气候学家毫无保留地提出了人类既有行为途径的危险性。目前,已经有很清晰的科学证据表明:全球变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地球变暖已经造成很多灾害现象加剧,潜在灾难性变化日益深重。同时,我们应该认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福州盆地首山路ZKCS钻孔岩芯的AMS 14C及光释光(OSL)年代测试、岩性特征、黏土浑浊水电导率值和地球化学元素测定、粒度分析以及硅藻鉴定,对钻孔沉积物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与ZK004钻孔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全球古气候及区域构造记录,确认首山路ZKCS钻孔记录了两次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第一次海侵结束时间约50 ka,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期间.两次海侵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第一次海侵发生在MIS3早期,对应于前人命名的"福州海侵",主要原因是区域构造下沉,加之此时古气候变暖引发海面上升;之后由于盆地内部的不均匀沉降,再次发生抬升,导致ZKCS钻孔记录的海侵较早结束、海侵层埋深较浅;全新世海侵即前人命名的"长乐海进",强度比前一期强,为冰后期全球气候变暖和海面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可能还伴随着盆地的下陷.  相似文献   

7.
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之前,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普遍认为"极其可能"是人类影响造成的.但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刚好位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该研究还认为:今年已经达到这一暖相位的峰值位置,接下来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即将开始百年气候变冷周期,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就利用这  相似文献   

8.
玻璃海 《环境》2007,(6):78-80
打开"google",输入"气候变暖",1240000,是它的搜索结果.如果你还有一点耐心,你就会发现,2007年度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热情几乎高过了往年的总和.它已经不再是环保人士的专利,而变成了一个放进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3,(4):63
近日,由美国航天局资助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报告称,他们的研究员借助地面和卫星观测数据以及17种气候模型,分析了地球北方高纬度地区气温和植被生长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全球变暖,使原本被冰雪覆盖的北方高纬度地区气温持续升高,导致这一地区近年来不断被绿色植物"侵占",超过9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变绿",一些曾是苔原的地区如今已被树林和灌  相似文献   

10.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体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前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