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教育是提高环境意识的必由之路,幼儿环境教育则是奠基工程,肩负着启蒙的重任,但是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还存在着不少理论问题:问题之一:有的老师对环境教育内容的理解比较片面,将其等同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中,向幼儿介绍很多环境污染的事实。这样做,对于幼儿园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是否意味着让幼儿去承担那些本来应该是成人的责任呢?向幼儿灌输这些知识,是否显得过于沉重了。幼儿处于世界观、自然观正在萌发的时期,激发幼儿对于世界、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是每个教育者心中的理想。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用…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两年来的实践,我们发现,环境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绿土地,一个面向社会的环境教育问题,一个面向人类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二者相得益彰。于是,我们对这两者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用环境教育辅助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前 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小学生因过重的课业负担而自杀,大学生因嫉妒而行凶的例子时常见诸报端。还有调查表明,在校生因过重的病…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在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是实现全民环境教育的基础工程。十几年来,安徽师范人学在立足培养目标,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高师环境教育的路子。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70年历史的文理科专业齐全的省属重点高计师范院校。目的全校据有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户ZI个,担负着培养全省各级各类中等学校和部分高等学校师资队重任。自80年计初期以来,就先后在地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旅游系、新闻系等系科开设了环境保护方面的专…  相似文献   

4.
赤峰市环保宣教中心先后命名了一批市级环境教育基地,这些基地包括具有典型示范示教作用和推广价值的生态建设示范区;有具有较大环保启迪和教育价值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科教馆和植物园,在深化赤峰地区环境教育工作、广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方面,这些基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启示一:环境教育基地的创建必须紧紧结合地区实际,才能发挥其教育目的。赤峰市位于内蒙古的东部,辽河的源头,历史上曾经山川秀美、水草丰腴。由于人类的活动使这里生态环境受损严重,土地沙化退化、草原超…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把“环境保护”作为第一国策,通过20多年的环境立法、执法,尤其是重视对全民族的环境教育,成效显著。他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环境保护”教育都是必修课程。“以人为本”,深入人心的教育,使人们形成了深刻的生态环境意识,因此,人能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置身澳洲,到处山青水秀,无论是悉尼、堪培拉还是墨尔本,到处是鲜花、草地和森林,即使冬季的澳洲,也到处是绿意盎然,百花似锦。这里是植物和动物的天堂。远处,碧蓝的天空与湛蓝色的大海一色,近处,街道两侧是奇花异木,草坪似厚厚的绿色地毯,…  相似文献   

6.
通过环境解说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解说是解说和环境教育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6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教育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解说开始认识到可以通过对自然事物及其与人类关系的解说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这样便促使了环境解说的形成和发展。现在环境解说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生态中心等场所。自2001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王民教授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做了北京市南海子麋鹿苑、北京思博学校环境教育中心.北京动物园等环境解说案例研究。本刊希望通过对环境解说理论与实践的介绍,达到推进我国社会环境教育开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环境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公民环境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教育环境,一种是学校环境教育,另一种是社会环境教育。广义上讲,学校环境教育指在学校进行的正规教育,包括对象为中小学生、非环境专业的大中专学生的环境教育和环境专业教育。社会环境教育也包括为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在职环境科学教育以及面向大众的环境宣传教育。如果只从提高公民环境意识角度看,我们的讨论对象将限制在学校的非环境专业教育和社会的环境知识普及教育。学校环境教育与社会环境教育一般由不同的部门管理…  相似文献   

8.
浅谈国外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前苏联、日本、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的环境教育现状,同时也介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展环境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与方向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黄宇 《环境教育》2003,(2):8-16
一般认为,中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1973年,迄今已有30年的历史。30年来,中国的环境教育沿着自己独特的轨迹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从整体上看,中国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同时起步,共同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30年中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回顾:中国环境教育三十年1.环境教育的萌芽和起步阶段1973—1983)与西方工业国家比较,中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是迟缓的,在1972年以前对已…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是一个过程,它注重价值观教育,强调整体性和参与性。案例教学可以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生活化的案倒更是不可缺少。现在书本上能见到的案例都比较经典但太多已经“过时”,容易脱离各地的学习实际,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不够强。学生也许可以很快掌握,但在实际生活中未必能受到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互动式环境教育环境教学的全新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互动式是新兴的环境教学模式 ,本文阐述了互动式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探讨了互动式环境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工业生产速飞猛进。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放射性废物及其它毒性物质之泛滥。尤其是环境灾难的频繁发生,使世人深感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各国政府及国际环境组织最初均强调训练与再训练专家及技术人员,但是,各国逐渐发现环境问题涉及到社会大众、各层人士的行为,非环境专家所能解决,除非人人对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和行为,方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教育的目的在改变人类思想和行为,因此,解决环境危机还得发展环境教育。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会中建议联合国应发展国际环境计划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与环境教育:影响城市公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方 《环境教育》2001,(5):26-28
导语:在普通人的印象中,我国的许多博物馆几十年如一日,一副老面孔,大多沉寂而缺乏生机。平日里只有几个零星的“顾客”,展品也大多是雕塑一般地静候着人们去光顾,少见解说员或专家在那里为大家讲解。人们似乎也不了解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每天真正在做什么,更多的也许是研究工作吧。实际上,博物馆不应只是“展柜”和“百宝箱”,更应成为活的“有机体”,吸引公众,发挥博物馆的知识力量,促进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的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在公众环境教育方面卓有成效的经验,特别是博物馆如何在公众和学校环境教育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iodiversit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as a principal topic on the agenda of the Stockholm 1972 Conference. In response to its recommendation UNESCO and UNEP developed and launche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 (IEEP) in 1977.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as perceived to encompass in-school and out-of-school activities and public awareness. Later developments added training to its objectives an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its dimensions.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 represented a phase in the world commitment to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t underpinned biodiversity in the field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iodiversity education is based on five pivots: scale of boundaries (from local to worldwide), perspectives, goals, themes (vary according to actors), and assimilation (evaluation of programs of action). Directions relate to learners and teachers, and processes address: awareness, school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at tertiary level, roles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根本性战略措施和环境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的总体思路出发,根据教育规律和青少年特点,全面论述了青少年环境教育的目的、形式、原则、方法和评估,系统地提出了开展青少年环境教育的总体休构想。  相似文献   

16.
依据教材,正面看待古代中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及措施   1.中国古代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中隐含着环保意识。   初中历史教材中,反映出这方面的内容有很多。其一:汉朝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和重农抑商政策。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其带来的结果也是使多年战乱引起的荒野千里现象得以重大改善,这不失为汉朝统治者在恢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资源。其二:汉唐等时期统治者对少数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其目的是避免战争,搞好两族关系,客观上,减少了土地流失,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其三:历代统治者兴修水利工程的传统。几乎每个…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促使他们用自觉的行动去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而审美教育的目的是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进而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诸多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环境审美教育对青少年的个性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引导青少  相似文献   

18.
曾记得有所学校在亚洲书画协会举办的书画比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有1/3的作品画的是校园、家乡、山村的优美环境。可见,“环境”和“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在环境教育课上,适当地融绘画于环境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画“欣赏”的环境、“污染”的环境和“创造”的环境等,激发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画“欣赏”的环境大自然是美丽的,有蓝蓝的天空、无边的海洋、千姿百态的虫鱼鸟兽……,它对孩子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孩子们只有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可爱、生…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的原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准则,它对确定环境教育的目标、环境教育的内容,选择、使用环境教育方法等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笔者针对学校环境教育实际,并结合环境教育的相关理论提出如下原则,以求教于广大同仁。道德性原则环境道德观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有人甚至认为:“环境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德教育”。前苏联院士伊·比德诺夫·索科洛夫指出,大自然的污染,首先是“人类意识的污染”,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新的生态文化,从观念意识上扭转对自然的认识。当前,我国在实施环境道德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往往只注意到实验与课本知识的结合,而很少注意环保知识的教育。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与环境联系密切,它们又都以实验为基础,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就显得直观,生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效果也更好。1.加强实验设计,强化环保教育在不影响原有实验目的、观察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仪器装置或实验形式,从而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增强环保事例的真实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的极好机会。在化学实验中可着重从药品用量、仪器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