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IS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系统的构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基于GIS技术开发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系统的构架与实现.该系统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噪声数据库设计、噪声数据管理、交通噪声的模拟和交通噪声影响统计.系统采用了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对城市噪声环境进行管理和模拟.从实例结果分析可见,模拟结果能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该系统能为城市规划、城市环境评价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若能有效释放与回收污泥中的磷,对缓解磷资源短缺有重要意义.为获得较好的磷释放效果,本研究以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超声波法处理污泥过程中超声波作用时间和声能密度对磷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作用60 min内,污泥中的磷释放量随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磷释放随声能密度的提高呈现先快后慢的上升趋势,声能密度在0.2~1.2 W/mL范围时,其对磷释放的贡献度随超声波作用时间的提高而降低;污泥所释放的磷以PO3--P为主,占所释放TP的59.5% ~87.2%;污泥中磷的释放量随超声能量增大而提高,上升趋势为先快后慢,在相同超声能量下,低声能密度长超声波作用时间下的磷释放效果优于高声能密度短时间下的释放效果.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超声波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总结了超声波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展望了超声波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光催化氧化降解邻氯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声波-光催化氧化降解邻氯苯酚(2-cp)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溶液初始pH值、TiO2投加量、H2O2投加量和溶液初始浓度对邻氯苯酚降解率的影响.并对几种不同处理方法降解邻氯苯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和紫外光的协同效果明显,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超声波能够明显提高光催化降解邻氯苯酚的降解率.超声波和紫外光连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新飞机试飞前能获得飞机边线噪声级,缩短新飞机噪声合格审定周期,对飞机边线有效感觉噪声级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飞机相关物理参数及声压公式建立了完整的飞机边界噪声级预测算法。以波音、空客、CRJ系列飞机为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控制飞机单一物理参数变化,分析各参数对飞机边线有效感觉边界噪声值的影响等级,提出降低飞机边线有效感觉噪声值的建议。将该算法应用于预测C919飞机边线噪声值,阐明了该算法在飞机噪声适航审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厂位于市内居民集中地,锅炉房与居民住宅仅一墙之隔。锅炉配用的鼓、引风机所产生的噪声不仅影响了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使周围居民无法正常休息与睡眠,居民意见很大,曾多次向市有关部门反映。为此,我厂于80年8月对锅炉房进行了噪声现场测试,并提出了治理方案。我厂锅炉房的一台KZG1-3型快装锅炉(1吨/小时),配用6—46#4,1750转/分鼓风机,和Y 4—70#5,2400转/分引风机各一台。经测试,工作机房噪声值为33dBA,而引起机房内噪声值达92dBA,影响到附近居民住房内噪声也竟达59dBA。特别是晚上,这样强的噪声使居民根本无法入睡。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膜生物法(MBR)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探讨了超声波辐射时间和MBR的水力负荷对COD、NH3-N和TP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声波单独处理时,超声波辐射时间在30~90 s时,COD、NH3-N最大增加率分别34.31%、3.36%,而对TP的去除没有影响;(2)超声波-膜生物(MBR)联合处理时,超声波辐射时间为300 s,MBR的水力负荷为6.4 L/(m2.d)时,COD、NH3-N和TP的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2.20%、80.10%和91.12%;MBR的水力负荷为12.8 L/(m2.d),超声波辐射时间在5~20 min时,COD、NH3-N的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2.34%、79.93%,TP的浓度低于0.2 mg/L;MBR反应时间为7 h,超声波辐射时间为5~20 min,与未进行超声波辐射处理(超声波辐射时间为0 min)相比,COD、NH3-N的去除率增加了11.37%、15.26%;超声波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后续MBR对COD、NH3-N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声源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主要类型、基本特性、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预测及测量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总结比较,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成就和局限;最后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的噪声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借助多功能动态生理检测仪、现场道路交通噪声信号采集系统及室内道路交通噪声信号回放系统等精密仪器设备,研究了道路交通噪声对人体心电的短时影响,并运用统计学、时间序列理论对噪声影响心电指标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解释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人体心电指标规律及确定噪声安全阈值的理论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噪声声压级对心电低频(LF)、高频(HF)之比(LF/HF)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衰减速率影响不同,声压级越高,LF/HF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衰减到0.500时的速率越慢,经历的延迟期越长;当道路交通噪声超过43dB时,有可能对人体心电状态造成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机场周围及起降“进近”、盘旋航线下的飞机噪声预测是环境保护部门对于新建机场提出的评价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国际上对飞机噪声已作大量工作,我国也于最近发布了飞机场环境噪声的限值标准及测量方法。但目前尚无技术规范对机场噪声预测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预处理提高污泥好氧消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超声波预处理对提高污泥生物消化的作用,采用超声波预处理与好氧消化衔接,测试了污泥消化的溶解性有机物(SCOD)、TSS及蛋白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污泥超声波预处理效果较好的能量密度与时间分别为12 kW/L和10 min,此时有机物释放与能量输入之比较优;在此条件下,经预处理后的污泥好氧消化性能明显比未处理的高.消化时间为10.5 d时,经超声波预处理的污泥TSS减量42.7%,而未处理的污泥仅减量20.9%.经超声波预处理后,污泥中的蛋白酶活性明显提高;同时,超声波预处理释放出较多的可溶性物质.因此,增加的可溶性物质与蛋白酶活性使得污泥迅速降解,提高了污泥好氧消化效率,缩短了污泥好氧消化时间.  相似文献   

12.
超声/Fenton联用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详细研究了超声/Fenton联用技术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处理效果.研究内容包括:超声波频率对垃圾渗滤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超声波功率对垃圾渗滤液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以及Fenton试剂用量和pH值对垃圾渗滤液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还利用一次正交回归实验确定了超声/Fenton联用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化条件,并在优化条件的基础上,对超声波技术、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和超声/Fenton联用技术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Fenton联用技术对垃圾渗滤液的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最高,其色度去除率接近100%,COD去除率达到73.5%.超声/Fenton联用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化条件是:超声频率为28 kHz,超声功率为75W,Fe2 浓度为280 mg/L,H2O2浓度为1.29×104 mg/L,pH值为2.5.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Fenton试剂用量之间存在优化匹配值.  相似文献   

13.
污泥水解是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限速步骤,为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采用低频超声波技术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考察超声波作用时间以及声能密度对污泥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频超声波预处理可分散污泥絮体,使污泥内有机物大量溶出,提高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延长超声波作用时间或增加声能密度均有助于污泥中有机物、氮、磷等物质的释放.当超声波声能密度为0.138 W/mL时,超声波作用20 min后,上清液溶解性COD(SCOD)、TN、TP分别为初始的11.7、4.1、9.9倍.挥发酸(VFA)的增加量取决于超声波频率,低频超声波对VFA无显著影响.超声波预处理对污泥絮体有很强的破碎作用,使胞外聚合物(EPS)溶解释放,当声能密度为0.034、0.069、0.138 W/mL时,超声波作用20 min后,污泥上清液中的蛋白质质量浓度由初始的28.3 mg/L分别增加到79.4、108.7、142.9 mg/L;糖类质量浓度由初始的41.2 mg/L增加到142.7、175.8、240.4 mg/L.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构件厂的公害主要为污水、尘埃及噪声。尘埃、噪声问题已为一些企业所重视,但对污水的处理国内尚未重视,现提出来供同行业同志们参考指正。混凝土构件厂的污水主要包括工程污水及生活污水,对生活污水目前采取了净化处理措施。所谓工程污水,主要指工作之后混凝土残余料水、搅拌机和送料车等机具的清洗水、砂石输送机的清洗水,另外尚有砂石  相似文献   

15.
噪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国的城市噪声调查角度出发,得出中国环境噪声的危害程度,并就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工作的影响,作了详细的综述,最后指出中国城市噪声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商业密集区,社会生活噪声扰民是人民群众环境投诉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近两年对同一商业密集区块的社会生活噪声监测工作实践,从噪声监测点位的布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测量、噪声测量值的修正及数据分析、标准的适用等方面进行监测工作的探讨,为社会生活噪声监测工作获得高质量、准确、合乎实际的监测结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超声波降解水污染物的机理、影响因素 ,并介绍了几种典型污染物的超声波净化现状 ,及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道路两侧交通噪声空间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交通噪声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控制和降低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交通噪声的监测评价及控制工作都需要了解交通噪声级的空间变化规律。城市道路纵横交错,各类声级的叠加使空间声场变化相当复杂,因此需要建立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探讨了高频超声波 (1.7MHz)降解 4 氯酚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 ,研究了高频超声波降解 4 氯酚的效果 ,并讨论了 4 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高频超声波降解 4 氯酚为一级反应 ,超声波空化效应在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混凝沉淀藻水分离技术的分离效果,以滇池新鲜蓝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超声波处理条件下,超声波对伪空胞、蓝藻群体沉降性能及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伪空胞的破坏效果满足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随着超声波功率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步趋于饱和;短时间低功率(5 s,5.0~16.7 W·L~(-1))的超声波能破坏伪空胞,改善蓝藻群体沉降性能,降低水体pH,且对水体DTN、DTP浓度的影响5%;在保证出水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经济成本,超声波功率密度16.7 W·L~(-1)、处理时间5 s为超声波处理滇池藻样的最佳条件,该条件下蓝藻伪空胞破坏率、沉降率分别为84%、80%。利用超声波对滇池蓝藻进行处理,确定了超声波对滇池蓝藻的伪空胞有破坏作用,可以改善蓝藻群体的沉降性能,达到大规模、无污染的藻水分离的目的,为蓝藻水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