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指数评价法对辽河源头区2008年-2012年的水质进行评价,发现辽河源头区所受污染较为严重,其中氨氮、BOD5和COD超标严重,对水体水质的污染影响较大。三种评价标准中,单因子评价法过于严苛,忽略了不同评价因子之间的联系;模糊综合评价法缺少对超过地表水标准的水质类别的定位,不能确定首要污染物;水质指数评价法不仅能反应水质状况,还能确定水体的污染程度及首要污染因子,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0~2004年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污染物因子和影响地表水水质的因素分别与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0~2004年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污染物因子和影响地表水水质的因素分别与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加压煤气化工艺排放废水中多环芳烃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奇加压气化已列为实现我国大中城市煤气化的主要工艺之一。但是鲁奇加压煤气化工艺在原料煤气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对这类废水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表明:废水样品中主要污染物为各种取代的苯酚类、有机酸类、含氮化合物和少量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其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是被广泛研究的环境污染物、不少成分具有致  相似文献   

5.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是环境污染综合评价的首要组成部份。污染源的评价是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评价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才能为污染的控制管理提供依据。目前在我国最常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综合评价废水污染源。其一般计算式为: (吨/天或吨/年) 式中:P_i为废水中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C_i为废水中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毫克/升); Q_i为含i污染物的废水量,(吨/天或吨/年); |Co_i|为i污染物排放标准绝对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8个小海高位池养殖区的采样点沉积物中7个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定量确定养殖池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u、Pb,污染指数分别为1.14和1.08;其重金属影响因子的顺序为CuPbCdHgZnCrAs,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Cd,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顺序为CdHgCuPbAsCrZ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41.12,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焦化厂酚氰废水来源、主要污染因子及污染景象分析,确定酚氰废水池为主要污染源,给出污染因子排放源强;根据某焦化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特征,采用GMS模拟软件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模拟区地下水流场采用Modflow进行模拟,污染物运移采用MT3D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污染物泄漏到潜水含水层后,污染物检出面积和超标面积随着时间增长逐渐扩大,在预测期30年时略微超出厂界,但影响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8年南通市崇川区6项常规大气污染物进行分析,研究污染物的时间分布特征、内在联系,对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结果显示,PM10、PM2. 5、SO2、NO2、CO呈显著正相关,O3仅与CO在0. 05水平上呈显著相关。提取特征值分别为4. 149和1. 041两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包含86. 505%的信息,因子1可解释为初次污染物影响因子,因子2可解释为二次污染物影响因子,初次污染物影响在8月污染最轻,1月污染最重,二次污染物影响在12月污染最轻,4月污染最重,综合得分排名可以看出全年中6—10月空气质量较好,1月和4月的空气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9.
<正> 一引言行星边界层中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别是逆温层的高度和强度,在确定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上起主导作用。众所周知,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取决于大气的扩散能力,而影响大气扩散的主要因子是湍流。湍流的结构是受大气的温度层结所制约,通常又把温度的垂直分布即大气稳定度作为衡量污染物质在大气中扩散好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90,自引:7,他引:83  
为了解丰、枯水期鄱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各污染物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对鄱阳湖污染现状详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鄱阳湖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鄱阳湖底泥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从总体的污染程度分析,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列次序为:Cu>Pb>Zn>Cd,这与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各污染物对鄱阳湖生态风险构成危害的影响程度排列次序为:Cd>Pb>Zn>Cu;污染的地区和时间差异大,各采样点污染程度排序为:鄱阳饶河>鄱阳湖龙口>鄱阳湖南矶山>星子冬枯山>星子渔民村,且枯水期普遍大于丰水期.  相似文献   

11.
以丹东化学纤维公司为例,对黏胶纤维厂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监测,物料衡算及污染因子的评价,筛选出了主要污染物、特征污染物与评价因子,并运用水质预测模型对其纳污河流的水质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江梅  张国宁  任春  邹兰  魏玉霞 《环境科学》2013,34(12):4747-4750
研究分析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中4个关键技术问题:污染因子选择、控制指标确定、限值的确定以及技术管理措施.结果表明,应根据毒性和光化学反应性选择污染因子;确定控制指标应既考虑有组织控制指标,又考虑无组织的控制指标;确定排放限值应明确是基于控制技术还是基于健康风险;同时制定技术管理措施以通过源头和过程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青岛市城市机动车的发展现状和道路交通状况,采集典型交通状况的车流量和车速数据,对评价区域进行了移动线源、面源的源强分析计算,得到了该区域内机动车排放网格数据,通过修正的排放因子计算了青岛市机动车主要尾气污染物的年排放量,目的是为机动车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数据。研究表明从排放源源强分析机动车道路污染状况和污染区域分布,不受扩散模式的影响,可以简单有效的评价机动车排放污染程度;青岛市城市主干道以成为机动车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针对青岛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污染物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体富营养化驱动因子粗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水质污染因子及其污染特性存在不确定性的特点,将粗糙集理论应用于水质污染因子及特性分析,建立污染因子评价粗糙集数学模型.该模型仅依赖于数据本身提供的信息,挖掘污染因子之间不确定的分类关系,计算其对水体污染或水质富营养化的重要性即贡献率大小,科学、快速和客观地揭示水体污染中起主导作用的污染来源,为水体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数学模型分析巢湖12个监测点的水质数据,确定巢湖主要污染因子及其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贡献率,结果显示TP、COD、TN等是导致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今后应控制巢湖入湖水体的总磷及其有机污染物含量,以改善巢湖水质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15.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是评价环境质量常用的方法,但其忽略了实际污染物的毒性性质。将模糊评价法具体应用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准确的判断出了环境中主要污染成分和相对污染程度,并且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过程模拟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过程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以抽水井作为保护目标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确定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因子,建立了基于过程模拟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以特征污染物Cl-的污染范围和程度划分了风险等级.利用构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以我国北方某简易垃圾填埋场作为案例进行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染源与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地下水污染范围和风险等级.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建立为开展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有效监管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熊辉 《环境与开发》1997,12(1):29-31,37
通过对航空工业44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工艺废气的重点调查、分析和评价,找出目前我国航空工业工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污染大户、为我国航空工业的污染防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七十年代以来,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各种水质净化新工艺应运而生。在进行饮用水深度处理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改进水中污染物的检测手段。目前,饮用水源的有机物污染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水和废水处理工艺中用于评价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指标有BOD、OC、COD以及TOC等。在常规浓度范围内,这些指标能有效地评价水中有机物。但是,当污染物浓度低至几个毫克每升时,则对于它们的分析将有明显的误差。在饮用水污染治理技术中,为了保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航空工业44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工艺废气的重点调查、分析和评价,找出目前我国航空工业工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污染大户,为我国航空工业的污染防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北方某工业搬迁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采集地块内300件土壤样品和15组地下水样品进行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数据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地块内地下水中污染物均未超标,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氯仿超标,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重金属Pmax均小于1,未造成土壤污染,有机污染物中氯仿Pmax为11.93,造成土壤重度污染。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地块内所有采样点位P综合max最大值氯仿为8.44,土壤的氯仿属于重度污染,地块内重度污染点位占比3.33%,中度污染点位占比3.33%,轻度污染点位占比1.67%,尙清洁的点位占比3.33%,清洁的点位占比88.33%。采用ArcGIS差值模拟分析,氯仿主要污染区域为生产三车间及其周边区域,污染深度0~5.5m范围。对地块开展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地块内超标点位的污染物氯仿致癌风险范围为1.79E-06~2.40E-05,均大于1.00E-06,致癌风险不可接受,主要暴露途径是通过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