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安全》2015,(10)
<正>9月15~16日,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和美国工业卫生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美职业卫生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届研讨会由2个主议题、4个分议题和中欧职业安全健康合作项目职业健康专题研讨会组成。会议围绕职业危害防控与监管新思路,全球职业卫生新进展和经验分享,职业卫生战略——暴露和风险评估,职业卫生应急救援及服务模式,职业卫生教育、认证和培训,实验室管理、数据管理与预防,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与预防和新兴职业危害预防等议题,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2日,沈阳市为规范职业卫生检测机构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的执业行为,沈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实施备案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在沈阳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活动的检测机构实施备案管理。  相似文献   

3.
环球资讯     
澳大利亚发布两项安全新指南2020年12月10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布了《新南威尔士州工作场所住宿安全指南》和《事件中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指南》,为相关领域及条件下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其中,《新南威尔士州工作场所住宿安全指南》为企业制定员工出差住宿条件选择标准提供了参考,以便人员出差过程中的住宿选择及有关事宜开展符合联邦及州的职业安全健康规定;《事件中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指南》可以帮助事件的组织者在管理事件时了解、掌握并履行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有关的法律规定,包括与事件相关的计划、管理和监控等职业安全健康保障信息和建议,以确保作业人员、志愿者和相关现场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北京市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能由卫生部门划转至安全生产监督部门。针对这一职能转变,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10月专门成立了职业安全处,负责全市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组织起草本市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5.
晓讷  韩颖 《劳动保护》2009,(7):10-12
200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91号),增设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负责: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作业场所(煤矿作业场所除外)职业卫生情况;拟订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有关执法规章和标准;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6.
聚焦     
<正>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健康事关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事关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权益,企业对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的保护可以让劳动者更有尊严、更体面工作。2012年,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以及为履行职业卫生监管职责,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而制定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海门市安全监管局以"常规工作抓落实,重点工作抓提升,创新工作抓出彩"为工作思路,按照国家、省、市安全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要求,结合海门市实际,研究制定了《海门市作业场所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大连安监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健康工作全局,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加大重点行业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指导企业改善作业环境,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9.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是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自2005年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责划归安监部门以来,姜堰市安监局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经过上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市职业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对职业危害的预防自律意识不断增强,职业健康体检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分析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现状,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机制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从4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机制的建议,即"建立涵盖职业安全卫生内容的三方协商机制;完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确立'国家监察、企业负责、中介服务、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机制;完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相关的若干保障体系"。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4方面建议,以期为政府主管部门学习和借鉴国际通常做法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的水平,从而实现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有序与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管理理念落后,激励因素不足,培训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制约我国职业安全健康事业的发展。为盘活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笔者认为一是要进行观念创新;二是要进行机制创新;三是要营造有利于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环境。本文就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出三点建议:(1)提升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高度;(2)提高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水平;(3)加强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人力资源管理权力约束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3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9号)的要求,为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保证职业卫生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推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  相似文献   

13.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可有效解决目前我国职业危害监管监控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缓解我国严峻的职业危害形势。本文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的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职业危害监控信息系统和职业危害移动执法终端系统两个关键子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和阐述。明确了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关键子系统的功能需求,讨论并分析了目前职业危害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是企业的重要职责。然而,安监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很多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本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目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法规标准,梳理了生产现场的常见职业卫生隐患,供广大职业卫生管  相似文献   

15.
个体防护装备(PPE)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控最后一道防线,在各种工业和职业健康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部分作业场所中,个体防护装备的规范穿戴率并不理想,严重威胁到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本文探析了影响个体防护装备(PPE)穿戴规范率主要因素,并基于此探讨提升个体防护装备规范穿戴率的方法与策略,以期为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李珏 《劳动保护》2021,(4):34-36
为贯彻落实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要求,适应政府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变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4月27日公布实施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5号,以下简称《规定》)。  相似文献   

17.
特稿     
《劳动保护》2022,(7):47-47
新加坡发布2022年一季度职业安全健康统计数据2022年5月19日,新加坡人力部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新加坡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加坡作业场所生产安全事故造成9人死亡,同比下降25.0%;连续12个月作业场所10万人死亡率为1.0.  相似文献   

18.
<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是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六、九条等规定,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3号)进行的修订。  相似文献   

19.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测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准确掌握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有必要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主动抽样监测信息系统,设计全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是开展主动监测的基础工作之一.信息系统设计包括监测样本管理、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文件管理等多个模块,经计算样本量需要分布在18个省份约65049家工矿企业,监测指标包括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及损失工作日、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危害事故等多个类别,企业监测数据主要通过监测信息系统上报与汇总.建立中国国情的职业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主动性监测与调查工作,运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较为准确地掌握全国职业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20.
姜亢 《安全》2013,34(1):5-8
"工业卫生"的称呼最早源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HA)关于"工业卫生"定义是,工业卫生是致力于识别、预防、评价和控制工作场所可能引起工人或者周围居民疾病、影响健康和舒适度的环境因素的科学。关于"工业卫生"(industrial hygiene),在我国与其相同或相近的称呼有"卫生工程"、"工厂卫生"、"劳动卫生"、"职业卫生"及"职业健康"等。基于我国传统的学科观点,"工业卫生"与"工业安全"相对应,是"劳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卫生工程"最为接近;它主要研究生产过程中如何运用工程学的方法,通过调整和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的健康、提高工作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