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海南岛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岸带生态破坏严重,过度开发、无序开发、破坏防护林及侵占湿地等生态问题严重。现有海南岛海岸带生态可持续发展制度日渐完备,但仍需完善:应加强海岸的综合管理,建立与海岸带管理相协调的机制,协调海岸带不同功能区之间的融合;细化生态保护受益者责任;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保障机制;建立海岸带专项资金和广泛的资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结合对我国的规划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分析,指出了目前环境规划忽视对国土空间进行谋划的问题,并对其转型方向提出了建议。主要结论:环境规划应当在继续履行好争取财政资金等社会资源功能的同时,增强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这一重要自然资源的配置功能,转变为横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开发管制两大领域的综合性规划;要加强环境保护空间管制的基础性研究,建立一套约束性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增强其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福建省海湾自然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发规划;分析了"十一五"期间福建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针对海洋经济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福建省加强海湾资源保护、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质能源作为惟一可再生、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它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其替代化石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对生物质能的资源分类和利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生物质能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存在的瓶颈以及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市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枝花市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和资源开发型城市,矿产、水能和农业自然资源是其最具开发优势的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促进了现代钢铁工业基地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针对攀枝花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资源开发结构单一、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作者提出了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军  徐期勇  刘海 《四川环境》2001,20(4):37-39
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作为资源产业发展中的负产品,已成为资源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通过对资源开发利用地区环境容量和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行为的分析,指出资源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外部不经济性。为了实现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需主动进行环境治理并取适当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7.
分析低碳经济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启示,依据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的关系,提出森林公园资源型旅游产品分类,并指出森林公园实施资源型旅游产品开发的必然性。结合江苏森林公园的发展情况探讨其旅游产品开发需秉持低碳旅游发展理念,重点发展资源依赖型旅游产品、适时开发资源利用型旅游产品、有限开发资源改造型旅游产品与控制开发资源创新型旅游产品以推动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论现代环境监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在防治环境污染,解决现存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环境监测现状,指出环境监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强调现代环境监测需完善环境建设管理机制和加强监测质量全过程管理,展望了现代环境监测建设的发展方向,并对环境监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贤金  周艳 《中国环境管理》2018,10(6):36-42,54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基础,对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土地资源承载力向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发展,再到近年来以土地开发强度为特征,以及基于供给能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兴起的历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单一资源走向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及综合要素的承载力评价,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但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存在更多地关注承载的极限容量,对发展容量的关注不足;缺乏具有普适性、可推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及方法体系等问题,其研究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需在承载力从极限容量向发展容量转变,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强化以空间开发利用为特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实践应用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大问题,对新疆来说亦不例外,同样存在着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作为未来世界开发中心之一的新疆,面临着大规模开发的前景,为此必须正确地分析估价当前我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预测其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为未来新疆的大发展,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新疆存在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类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河北省农村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规划不合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制约、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出现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耗竭,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各级政府须科学合理规划、切实推进农村城镇化,转变农村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传统发展模式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类思考去寻求新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资源环境一体化就是适应此背景的新兴发展理念。以海南西部沙地环境资源化与山区资源环境化的发展实践,实证分析了资源环境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按资源与环境是可相互转化的这一资源环境一体化理论基础,海南西部干旱与多沙的环境可将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而针对山区资源过度利用的现状,则通过实施设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实行保护性开发,实现山区资源环境化。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思想、资源与环境的同源性与资源时效性、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环境政策的完善与严格、政府与企业推进是促进资源环境一体化的主要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试论环保产业在西部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西部地区新一轮的开发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战略群体作用发挥和环保产业内在要求的实现,都需要将环保产业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加以认真对待。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福报农场沙河旅游区以河谷山岳型自然风光为主体格架,构成了多姿多态的景观类型。景点集中而丰富,且以其幽、秀、奇、秘、特形成与海南区域整体旅游资源结构的迥异特色,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在开发中以“福报芒果”为拳头产品,树立本区的旅游产品形象;以经济开发为导向,采取游览、购物、经贸、度假相协调的综合开发模式,从而获得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晋西北地区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晋西北地区的环境、资源分析,以及目前可持续发展现状的评价,本文指出了晋西北地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不适当的发展模式已使人类、环境与发展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必须及时地改变发展模式。列举了中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指出只有持续发展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提出应注意的问题有: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保护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防治,修复受污染的环境等。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an be managed properly only by adopting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he whole environment must be considered as a single system, and prior to any action, all typ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caused by it should be studied in detail. This paper underlin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alyzes existing management patterns, and proposes new alternatives whenever applicable. The different constraints, which have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hile developing a plan, are also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efforts neglecting the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 do not upgrade the quality of water, air, and land to any appreciable degree.  相似文献   

18.
节能环保产业是跨行业、涵盖面宽的综合性产业,其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南省是新兴工业大省和资源消费大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河南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河南省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环境利益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的维持生命延续与自我发展的效用,以及能动地利用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各种利益。在环境问题与环境危机的影响下,环境利益的实现必定受到阻碍。《物权法》规定了自然资源物权和环境保护相邻权,却忽视环境利益保护的理念,在物权客体范围与相邻关系等方面亦存在明显局限。应将"环境利益"纳入民事立法,尤其是《物权法》中,通过确立环境物权,丰富环境容量使用权、环境保护相邻权的相关内容,实现对《物权法》的完善,促进环境利益的民事法律保护与救济。  相似文献   

20.
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加平  张伟 《中国环境管理》2016,8(2):85-88,115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越来越突出,环境管理转型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所谓环境管理转型,是指环境管理思维、策略和方式的转变,是以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环境管理战略进行的多角度探讨。通过综述发现,国外学者主要注重环境管理理论研究,如环境管理的模型研究和不同环境管理战略的研究,且国外学者在研究不同环境管理战略时,研究对象多为微观层面的企业组织;而我国学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即从国家的角度来探讨环境管理战略如何完成转型,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是环境管理战略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践推行的重要基础,在环境管理战略研究领域,本文认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是环境管理的转型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统筹、微观方面的变革,也需要从中观层面来推进,所以中观层面的环境管理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环境管理的转型不仅需要法律手段的支撑、经济手段的配置,也需要公民环保意识的觉醒,所以关于公民环保意识层面的研究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