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东海近海水质油类测定中的不确定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探讨了东海近海水质油类测定中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其中,考虑到海洋环境监测的一些特殊性,在建立评定不确定度分量的数学模型时,引入了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并根据2002~2003年东海区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内控质量数据(原始平行样测定)资料以A类方式评定量化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的不确定度;同时,以A类或B类的方式对近海水质油类测定中的其他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重复性实验校正因子f是近海水质油类测定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东海近海水质油类测定中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约为0.12.  相似文献   

2.
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As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观的因果图,考虑外业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全过程,分析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As含量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对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统分研究,并对评定结果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校准曲线、重复性是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As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测量的关键是用碘量法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经过分析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认为测量的重复性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其次是样品中溶液的体积,滴定溶液的体积和滴定溶液的浓度等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得到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为6.4mg/L,扩展不确定度为12.8mg/L.  相似文献   

4.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定值的分散性,并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水质总磷主要方法之一,根据其分析过程的操作步骤确定了其影响因素.在此评定了该方法测定水质中总磷的不确定度,依照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把不确定度分解为各不确定度,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各个分量进行了分析评定和计算,最终给出结果报告和评定结果分析,提出校准实验和多次重复性测量是影响样品分析误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量水中氯化物含量,根据化学分析项目建立数学模型,对测定水样中氯化物的不确定度来源-配制NaCI标准溶液、标定AgNO3标准溶液浓度、测水样消耗AgNO3溶液体积、取水样体积、样品重复性测定等参数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对所有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得出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提出了该方法的合成不确定度及监测过程中的注意环节。  相似文献   

6.
参照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技术规范,通过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Zn标准样品过程的分析,阐明了Zn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和评定方法,归纳提出了影响水样中Zn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和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并给出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得出了该Zn标准样品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U=0.012mg/L,或相对不确定度为3.5%.结论:评定程序和方法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参照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技术规范,通过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Zn标准样品过程的分析.阐明了Zn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和评定方法,归纳提出了影响水样中Zn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和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并给出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得出了该Zn标准样品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U=0.012mg/L,或相对不确定度为3.5%。结论:评定程序和方法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化学需氧量作为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是评价水质有机物污染含量的重要指标,同时化学需氧量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所以应加强化学需氧量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本文依据标准方法,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和程序,分析了水中化学需氧量测定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HJ 648-2013《水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结合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基本程序,以测定水中2,4-二硝基甲苯的含量为例,评定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的不确定度,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并计算了其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含量,其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校准曲线拟合和测量重复性2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六价铬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定值的分散性,并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水质六价铬(Cr6+)主要方法之一,根据其分析过程的操作步骤确定了其影响因素.在此评定了该方法测定水质中Cr6+的不确定度,依照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把不确定度分解为取样体积引入的、重复性实验测定引入的、铬标准使用液配制过程中引入的、工作曲线引入的、分析仪器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各个分量进行了分析评定和计算,最终给出结果报告和评定结果分析,提出校准实验和多次重复性测量是影响样品分析误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污染分担率法确定污染因子,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04~2009年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并运用秩相关系数法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CODMn、磷酸盐、无机氮、汞是影响东莞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由上游到下游基本呈现依次下降的特征;从2004~2009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好转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的滇池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定量解析污染源是湖泊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滇池草海和外海多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识别了主要水质指标的污染源类型,利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得到不同污染源对水质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草海主要的污染源有农业面源、城市面源和内源3类,外海的主要污染源是农业面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城市面源和内源4类.与河流水污染源解析结果不同,底泥内源与气象因子对滇池主要水质指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以二滩水质监测数据为例,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大量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二滩水库水质质量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水土流失、水中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以及人畜粪便污染。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主成份分析法能够正确而全面地定量化反映出常规统计方法所无法反映的监测数据或监测指标之间内在的关系,在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中有着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洪泽湖水质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建立了具有时空特征的洪泽湖水质数据库.通过对水质的相关性分析,将参数的重要度进行排序,作为数据选取的依据.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Delphi法,结合空间数据,研究了主要因子的内含及时空变化规律.提出湖泊污染的“原初性”和“次生性”污染分量的概念,并分析了各分量的净化差异.建立了富营养化指数(F3)的模拟方程.  相似文献   

15.
一切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合理的分析评定不确定度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评价检测质量非常重要的程序之一,也是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重视的问题。作为环境监测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掌握相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可信。文章通过测量水中的总氮含量为例,通过总氮测定过程,分析了影响总氮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给出了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并具体阐明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得出测量扩展不确定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双台子河流域综合水质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双台子河2011年枯、丰、平水期的22个水文监测断面数据,并借助主成份分析法,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和超标断面。分别采用综合标识指数、单因子、模糊评判、灰色关联四种评价法,选取DO、COD、NH3-N、TP、TN、BOD 6个评价因子,对河流水污染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以Bartlett球度检验,主成份因子负荷值较高的NH3-N、TP、BOD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91.97%,主要污染因子;超标断面的污染因子判别应考虑周边污染源的类型和河流上游的排放物浓度。模糊评判、灰色关联评价结果中均没有劣V类,两者的水质类别累积频率均在V类到达100%;考虑到单因子法在同一水质类别中不能判定多项因子共同对水体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标识指数法为最佳评价方法。从枯、丰、平水期的劣V类和V类断面比重分析,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从劣V类和V类数量与分布来看,盘锦市辖区控制单元的污染程度,比大洼县和盘山县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17.
祝慧娜  闫庆  尹娟 《环境工程》2015,33(2):130-134
在贝叶斯水质评价模型中引入区间数表示污染物浓度,采用区间排序法对水质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建立了区间型贝叶斯湖泊水质评价模型。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湖泊的5个采样点进行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显示,5个采样点水质逐渐变差,均为劣V类。基于区间型贝叶斯的湖泊水质评价模型更加直观地表示了同类水质采样点的水质差别,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为属于同类别水质的采样点排序提供了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8.
闭文妮  洪鸣  彭梦微  蓝文陆 《海洋环境科学》2022,41(3):416-422, 429
为了了解近15年来广西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状况,本研究应用2005-2020年广西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数据,运用统计、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等方法,对广西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变化趋势及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5-2020年,广西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99.0%的As、98.1%的Cu、99.0%的Pb、99.6%的Cd、100%的Hg、97.9%的Zn、100%的Cr含量低于《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 18668—2002)的一类标准限值要求,且58%的站位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近15年来无统计意义上的年际变化。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广西近岸海域约37.5%的站位表层沉积物存在轻度?中度污染,Hg、As及Cd是主要污染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广西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总体处于低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19.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分析测定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评定测定过程中引入不确定度的来源.通过分析和量化影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得出各分量对不确定度的相对贡献,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表述.结果表明,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七种组分的相对合成不确定度范围为6.09% ∽ 11.11%,苯乙烯和邻二甲苯的不确定度较大,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标准溶液及曲线配制、方法加标回收和样品重复测量.  相似文献   

20.
洋河流域张家口段河流水质演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洋河流域是官厅水库的重要入库水源,而官厅水库一度承担着北京市生活饮用水、生产用水及景观用水的供给任务,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1992~2009年洋河流域张家口段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11类影响水质的污染因子,利用综合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等评价手段,分析流域水质演化态势,筛选出主要污染因子并对水质演化的驱动因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992~1996年,张家口段流域水质污染严重,但呈快速恢复态势;1997~2009年,水体趋于轻度污染,并保持在稳定状态,但污染因子仍有超标情况.主要污染物包括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BOD5,重金属Cr6+和Cd对水质影响也较大.水质演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工业用地对水质影响较大,农业用地对水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