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拍摄《河长》电影时,我们看了大量的、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我感觉到我们的不少企业都在为了钱而进行犯罪,公众在污染中正在"自杀"或"他杀",拍摄《河长》电影,我也受到了一次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蕴含的信息丰富且生动,孩子是充满灵性的,他们天生就能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交流"。熊猫丫丫与女儿美美正经历着"母女别离"之痛,金丝猴淘淘不畏苍鹰凶猛勇救妹妹赢回父爱,雪豹达娃为了子女生活不惜生命奉献雪地,丹顶鹤以其苦中苦练就一身"舞艺"······大自然题材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以"动物世界"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让喜欢和不喜欢动物的孩子心生感知、受到教育,增进与动物亦或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可谓是一堂学大  相似文献   

3.
张鹏 《绿色视野》2010,(8):43-45
<正>裴志梅,熟悉她的朋友喜欢称呼她为"老美"。"老美"并不老,今年芳龄29,但她喜欢这个称呼。"老美"在2009年做出了人生中的又一重大决定,自掏腰包拍摄中国第一部环保电影《抢救地球》。如今"老美"的这部电影已经面世,并将参加全国关于气候环保纪录片比赛,这是由中国广电总局和云南省政府合办的国家级比赛。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6,(3):58-58
首部中国环境绿皮书——《2005: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日前在京发布。该书由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组织编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是社会多方(包括大量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从公众视角编写的首部中国环境保护年度报告。由于环境绿皮书具有民间的视角,更直接地反应一线人士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可可西里》讲述了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人们保护藏羚羊的情节;而在《河长》电影中,"如果群众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我们赚那么多的钱干什么?"的台词,触及了更多人的内心深处。在国内的环保题材电影中,导演冯小宁1990年拍摄的《大气层消失》、2007年《青藏线》,导演陆川2004年拍摄的《可可西里》,导演张鑫拍摄的《河长》,留给观众的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电影《可可西里》对人与自然、生命的思考,《河长》对"要GDP"还是"要环境"的诠释,震撼心灵。  相似文献   

6.
资讯     
<正>动态首部水危机环保电影《河长》在京首映本刊讯6月5日下午,我国首部反映水危机的环保电影《河长》在北京电影学院首映。该片由环境保护部、江苏群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阿友 《环境教育》2014,(8):57-59
正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传佛教,意为"心中的日月"。早闻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香格里拉县境内的国家原始森林公园普达措,是香格里拉中的香格里拉,不仅是中央电视台外景拍摄基地和多部畅销电影取景地,更被荣誉为中国的黄石公园。  相似文献   

8.
《虎兄虎弟》与《食品公司》两部影片,被公认为是影响力最大的环保电影之一。它们都异曲同工地警示着人们,不保护自然,不遵循自然生长规律,最终伤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如今,关注环保题材,拍摄绿色电影已经成为国外电影市场的潮流之一。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涌现了许多环保题材影片。如日本导演宫崎骏的动画片《风之谷》、《幽灵公主》、《天空之城》等,  相似文献   

9.
<正>由环境保护部、江苏群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水危机主题环保电影《河长》在北京举行首映式。剧情是这样的,桃鑫化工厂不仅是桃江市的利税大户,而且热衷公益事业,市里的幼儿园、敬老院、学校、医院都经常得到该企业的捐助。然而,桃鑫化工厂也是远近闻名的排污大户,虽然投入数百万元购置了进口的污水处理设备,但  相似文献   

10.
拯救铁蹄马     
一种东西无用了,离它灭绝似乎也就不远了,尤其是家养动物.当人们不需要它时,没有人会无目的地养着它. 我们的社会似乎在嘲笑无用之物,认为自然是无用的,于是就改造之;认为某些物种是无用的,于是抛弃之.可是,无论自然生态系统还是社会生态系统,难道不能留住一些荒野?难道不能让"无用者"快乐地生存?  相似文献   

11.
岩羊,是生活在宁夏贺兰山的特有野生物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10到2011年间,笔者曾随上海一支影视摄制团队,三赴宁夏贺兰山拍摄科普纪录片《岩羊》。贺兰山保护区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和影片拍摄背后那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精彩、艰辛和危险,令人永生难忘!  相似文献   

12.
<正>一组摄于浙江舟山市嵊泗嵊山岛后陀湾村的照片,近日在网上热传。这组照片描绘出一个"被大自然吞没的中国渔村"的美丽景色。照片中房屋墙壁门窗都被爬山虎覆盖,绿意盎然,犹如梦境。有人把这个无人村形容为中国"最美村落"。照片美则美矣。拍摄者为拍摄这些照片也花费了不少气力。只不过,要说这里是中国"最美村落",仍有待于商榷。照片是真实景观的片段,选取景色的角度、拍摄技巧的好坏,乃至拍摄器材的优劣,都可能影响画  相似文献   

13.
蒋劲松 《绿叶》2014,(2):45-48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重要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对动物的态度是人对自然态度的一个缩影。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强化,我们不仅需要整合各界动物保护力量,更需要深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动物,以及我们为什么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4.
个别人在高原拍摄野生动物时,常采用“惊扰追赶拍摄法”,要么大肆惊扰,要么驾车穷追猛赶,伺机拍摄,为了富有动感的照片,不惜以动物的生命为代价。在原本缺氧的高原,惊扰鸟类或长时间用车追拍野生动物,经常造成雏鸟死亡和动物因过度疲劳毙命。我认为:摄影师首先应该是环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04,(5)
日本"六一"是国际儿童节,但在日本还是"节水日"。这一天,以市长为首的政府官员们都会来到大街上,宣传节水的重要性,使老幼皆知,家喻户晓。日本宣传节水非常用心,在许多用品上都会印刷宣传的标志,例如,学生使用的铅笔、尺子上印有"节约用水",家庭主妇的围裙上也带有节水标记,小学四年级的课本里,有关于水的知识和节水内容,中学课本里有大量介绍"水和人的生活"的资料,国家还专门为儿童拍摄了节水的电影。  相似文献   

16.
李宝军是相声大师李金斗在西北地区惟一的关门弟子,能说会道,口才极佳。不过,他的职业身份是陕西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新闻宣传部部长。4月22日,李宝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目前正在筹集资金拍摄一部环保题材的电视轻喜剧。据他讲,这部环保喜剧需要资金300万,目前他已经筹集了一部分,还有部分缺口。“王木犊”变身环保宣传员李宝军最近正在忙活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筹备拍摄20集电视轻喜剧《王木犊的现代生活》,这是我国首部环保题材的电视轻喜剧,也是李宝军进入环保领域以来最大的一次举动。这部戏的剧本由陕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国…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由自然之友组织编写的我国首部民间环境绿皮书——《2005: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于2月28日正式对外发布。据介绍,环境绿皮书记录了2005年中国环保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稿件全部由工作在环保第一线的知名环保专家、环保人士、律师、记者撰写,另外还得到五十余位有一定专业  相似文献   

18.
胡迟  王筱烟 《绿色视野》2014,(11):65-67
一直很喜欢影帝尊龙拍的那部农民题材的电影《自娱自乐》,不单纯因为尊龙炉火纯青的演技,也不是那些让人喷饭的情节,而是觉得这部电影不同于中国以往的喜剧,它从骨子里体现了完全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幽默感,这种幽默提炼出来,就是电影的名字:自娱自乐。  相似文献   

19.
如梦雪乡     
<正>一部改编自曲波小说《林海雪原》、被导演徐克翻拍的红色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引爆了2014年的岁末电影市场。精良的制作与拍摄取景的壮观,让观众大开眼界。这部铁血传奇令无数人热血沸腾,林海雪原的美妙雪景也令人过目难忘。于是,在这个冬天,电影中的那片林海雪原成为国内最浪漫的地方之一。想寻找"朔风吹,林涛吼"和"穿林海。跨雪原"意境的人,争相赶赴一场与雪乡的约会。雪乡究竟在哪里?雪乡的雪又有着怎样的魅力呢?作为一名编辑,早就想穿行茫茫林海雪原,到东北雪乡小住几日,在感受那里梦境般的缥缈与朦胧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淡水硅藻》一书是林碧琴教授、李法云教授共同编著的首部系统研究辽宁省淡水硅藻的学术著作,也是作者在参加《中国淡水藻志》的编写工作后,近30多年对辽宁省野外实地调查,以及在对淡水硅藻进行采集、鉴定、分类、文献收集与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十一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示范"研究中的水生态调查工作编撰而成的。本书从辽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