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前阶段是儿童亲自然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孩子在这个阶段对自然界的水、植物和小动物有着本能的亲近和喜欢,具有与自然万物交流、对话的天赋能力和兴趣。但由于社会、家长、幼儿园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学前儿童偏重知识的学习,远离大自然。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幼儿时期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就是说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  相似文献   

2.
<正>真正的环境教育不是课堂上的说教,它源于自然,未来的希望也源于关心自然的孩子,因为只有孩子有着关于自然的记忆并与自然共生长,才能建设美好的未来。暑期即将过去一半,身边的不少家长都按照孩子的意愿,为他们申报了"沙漠自然体验""草原生态游学""雪域探险""海洋探秘""夜捕昆虫""夜宿蜂场"等夏令营活动。为什么这些与自然相关的活动比单纯的旅游  相似文献   

3.
正75分钟里,四季在更迭,动物"演员"们的命运也在无法对抗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它是内地院线上映的首部"自然电影"。它是导演陆川拍摄的第一部纯动物的电影。它还是迪士尼自然品牌下首部以国家地域拍摄的自然题材电影。它首次使用高清摄录器材捕捉到极其珍稀的保护动物行踪。它就是《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部由迪士尼和中国合拍的动物大电影,也被赞为年度迪士尼"动物三部曲"的完美收官之作。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人现在有个习惯,一到周末,就愿意举家出动到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馆呆上半天一天。在这里,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与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零距离体验什么叫生态文明。独树一帜首家展示生态文明目前,南京科技馆共有32个。其中,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最具代表性。它是全国首家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并命名的公益展馆,自2010年"六·五"世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笔记"顾名思义是对自然的描述和记录,通过近距离地观察、描绘、记录各种动植物,抒发情感,用心播撒保护生态的绿色种子。关于"自然教育"最初源于卢梭所倡导的自然主义教育,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要遵循孩子的自然天性,正如他的《爱弥儿》一书中提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  相似文献   

6.
正林间最后的小孩作者: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翻译:自然之友,王西敏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时间:1987年12月我一个朋友在中关村一家公司负责人力资源,他把近几年来公司人事状况做了总结,发现近九成自动或被动辞退的员工都是90后,而这些人里近九成都是大中城市里的孩子。他自己分析:这些孩子吃不得苦耐不得劳,焦躁易怒,本事平平却往往对自己期许颇高,容不得批评,一说就窜。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6月2日,"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被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包围着。这些孩子,无不关心环保、关注社会。而这些孩子所在的学校,就是山东省寿光市世纪学校。  相似文献   

8.
蒋劲松 《绿叶》2014,(2):45-48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重要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对动物的态度是人对自然态度的一个缩影。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强化,我们不仅需要整合各界动物保护力量,更需要深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动物,以及我们为什么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9.
正我第一次观鸟在2013年12月,我走进了广东南岭保护区——一个我从未感知过的自然世界。我生活在小城市里面,没有农村孩子的生活经历,自然对于我都是书上的文字,我几乎不认识花花草草。动物我也只在北京动物园见过。除此之外对自然的认识非常贫乏。第一次走进广东南岭保护区,第一次举起望远镜,我惊喜地发现:原来鸟是这样美丽,羽毛竟然有这么美丽的颜色,它转动起来的样子那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荀梓幼儿园位于杭州市良渚街区北部荀山南坡,园区占地面积14322平方米,其中建户外绿化面积6200余平方米,约占44%,且充分利用建筑空间种植几百种植物,可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幼儿园践行自然教育,以"悦美自然,玩味生活,悠然成长"为办园理念,做如自然般美妙的教育,使得老师和孩子都拥有一份"自然的纯美,率真的灵性"。  相似文献   

11.
<正>集宠爱于一身,要什么有什么,大家都说现在都市的孩子很幸福。果真是这样吗?近年来,自然学校在很多城市走进公众视野,这些由民间组织或环保志愿者组织的、以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孩子为目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吸引了大都市的家长和孩子们。"大自然缺失症"这个说法,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在2005年提出来的,最早出现在他  相似文献   

12.
<正>亲自然的活动能让孩子在玩耍中释放天性,学会探究和思考,接触自然、探究自然。幼儿园和家长应该为孩子的亲自然活动创造条件,将孩子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所谓亲自然,就是多与自然进行接触和互动。大自然里有很多的知识可以供儿童去挖掘与探索,而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奇且愿意接触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陈鹤琴教授是幼儿教育的创始人,他认为传统教育是固定的、呆板的。因此,在他的校园中经常会发现老师领着学生们一起去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妙~([1])。幼儿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基本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尹传红 《绿叶》2014,(6):103-110
正与知觉和对美的感受密不可分的描述性科学,似乎一向不被"主流"科学界所重视,甚至还受到一定程度的蔑视。有人认为,只有灰暗无聊的东西才是"科学的"。然而,这在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茨看来,完全是个错误的认识。遗憾的是,它却很流行。在那些真正获得巨大成就的生物学家中,只有少数几个人不是为其研究对象的美所吸引而为之倾注一生心血的。可洛伦茨却敢断言,那些动物行为学家,绝对没有一人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16,(4):94
正2016年3月19日,春晖园·随园自由CLU B成立庆典暨生态前线动保社区联盟启动仪式在春晖园温泉度假区璀璨启幕,数百嘉宾名流共襄盛举。此次活动是由春晖园地产、春晖园·随园自由CLUB携手中青公益、爱它基金、生态前线动物保护机构共同打造的一场公益盛宴,共分为"春晖园·随园自由CLUB成立庆典"和"生态前线动保社区联盟启动"两个主要部分。旨在通过此次公益活动凝聚"爱"的力量,共同践行社  相似文献   

15.
<正>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创建于1953年,至今有60余年办学历史。学校坐落于文化与学术氛围浓厚的四川师范大学校园内,学风纯正,环境优雅,是典型的校中校,园中园,现今已成为民办体制下的四川名校。在"大学中的小学·小学中的大学"的办学愿景引导下,学校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关注"小学大才"的培养,着力培养狮山学子的综合素养及社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20,(4)
正如今,当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曾被称为"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省榆中北山时,会发现这里荒凉渐退,绿色渐浓,沟壑梁峁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从20世纪60年代起,特别是近40年来,甘肃省榆中北山贡井林场的干部群众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打响治山理水的造林"持久战",这片黄土地上的绿色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范围迅速扩大。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榆中北山贡井森林面积已达9320公顷。昔日荒山秃岭,如今正在一点点、一片片、一座座变为苍翠青山。  相似文献   

17.
"白蜡虫冬天就钻树干里面去了!""四季里为什么是春天排第一呀?""冬天哪些动物冬眠了?"……在中国儿童中心园区内的一座小木屋前,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围坐在草坪上,争先恐后分享自己的新发现。每个周六,他们都会来到这里,参加小木屋儿童户外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国儿童中心隶属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是国家级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占地面积8.3公顷,除主体建筑外,还拥有优美的园林。园内的绿地面积近3公顷,是孩子们休闲、游戏、与自然互动的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 《环境教育》2011,(12):57-58
刚开始,我对这种"自然教育"的体验活动的作用有些怀疑。难道说孩子在自然中焕发了自己的天性,很快乐、自在地在自然中玩耍,可以比他们多些动植物知识的认知更加有意义吗?作为一个景观规划设计师,"自然"于我似乎并不陌生,然而忽然有一天被问到"什么是自然?"的时候,才知道我对此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在我的认知中,和大多数人尤其是城市人一样,有时候"自然"是另一个静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十年来,南京市小行幼儿园逐步形成了"环保小卫士""节水小明星""垃圾分类""绿色低碳出行""节粮小天使"等环境日主题活动,孩子们在园内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环保意识。走进南京市小行幼儿园(简称行幼)内,"一米农场"的麦子、油菜、向日葵等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在行幼小小的园内,渗透着浓浓的自然气息。赵孟清正是"一米农场"的"创始人",植物们喜欢呵护着它们的"农夫",孩子们也喜欢温暖着他们的园长。播散绿色种子,根植自然理念几盆橘子树组成的小橘园成了蝴蝶的家,孩子们零距离观察蝴蝶蜕变过程;燕子春来  相似文献   

20.
<正>大力建设绿色文明学校,传播环保的理念,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孩子亲近大自然,唤起孩子对自然最淳朴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素质的养成。近年来,东莞市中堂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自然教育为抓手,大力建设绿色文明学校,传播环保理念,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孩子亲近大自然,唤起孩子对自然最淳朴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