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不需要做作业的周末,好像也会让人变懒。妈妈提议点份外卖,于是我们选了一份披萨的家庭套餐。不到20分钟,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我们欢呼雀跃,外卖到喽!我打开塑料袋,太丰盛了,里面有两张披萨、三杯饮料,还有几个塑料碗装着的沙拉和汤。这时,爸爸从里屋出来,看着我们点的外卖,说:"刚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北京的交通,老北京的回忆里是自行车发出的"叮铃铃"的清脆声,现在满大街充斥耳膜的是汽车"嘀——"的喇叭声,建国六十年过去了,昔日之"自行车王国"华丽转身为"私家车王国",昔日寥寥无几的职业司机淹没在千千万万的车主之中。然而,在这华丽的转身之后,留给我们面对的是什么?堵车、环境污染、能源耗竭……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现已有众多城市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意在让公共自行车交通与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无缝对接",破解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难题,以低碳出行,美化城市。我一直认为,在人类许多发明创造中,自行车的出现实在是一件伟大的发明。自行车这样走进我们的生活如今,自行车问世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了。1790年的一天,爱动脑筋的法国人西弗拉克在街头被一辆匆匆经过的四轮马车溅了一身泥水。懊恼之际他想:道路这么窄,又走人又走车,能不能把马车改窄一点呢?于是,经过一番烧脑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嘀嘀……"一辆红色的汽车雄赳赳气昂昂地驶入车库,主人很熟练地把车停了下来就扬门而去了。剩下车库里黑漆漆的小汽车,不,还有一辆不时尚的自行车。汽车用轻蔑的眼神看着自行车,嘲笑它说:"你看看你,身上都生锈了,早就应该躺在垃圾堆了。主人让你和我在一起真是丢人现眼啊。"自行车不甘示弱地说:"你可别得意……"还没等自行车说完汽车又开始炫耀自己了:"你看我在公路上跑得多快,全身闪闪发光,主人坐在我们的身体上甭提有多舒服了。"自行车听了气鼓鼓  相似文献   

5.
尹文 《环境教育》2010,(4):27-29
<正>近年在广州崇尚自然健康生活的人们都知道一个关注人身心健康与土地健康之间微妙关系的"生活圈",这就是苏德标和他几个朋友在2006年初成立的"沃土工坊",沃土工坊的寓意是"在行动中滋养我们的心灵和土地,寻求健康、和谐的社会发展方式。"沃土工坊试着在一些"传统尚未消亡"的地方,寻找原生态有机食物,推荐给认同和需要有机食品的人,恢复本土传统生产工艺。苏德标在广州环保NGO中是一个传奇式人物,  相似文献   

6.
5月初的合肥已经是艳阳高照,火辣的太阳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我叫王新胜”,一个黝黑面庞的男人露出洁白的牙齿张嘴说道。一辆自行车,一个黄旧的大背包,一个大塑料壶,这几乎是  相似文献   

7.
<正>在这里,城市公共自行车站、生态停车场、低碳小屋、低碳商铺、低碳读书角、垃圾分类站设施齐全,社区"低碳减排""绿色节能""循环利用"等低碳领域运用得淋漓尽致。家住广元下西坝一机厂宿舍的市民李师傅生活很"抠门":家有洗衣机却很少用,洗衣服用搓衣板,还用皂角代替含磷较多的洗衣粉;家里所有的灯具都是节能灯,一个月电费只有20元;淘米洗菜水用来浇花浇菜,出行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街买菜也总是提着一个帆布袋子……在别人眼  相似文献   

8.
正在土壤修复这个新兴行业里,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年轻的"行动者",却创造了多个"第一"。"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菀也。"自古以来,土地土壤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人类和动物居住不可替代的环境因子,也是食物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在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会花絮     
骑自行车开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赵国通在小组讨论会间隙展示了一辆环保无污染的锂电池自行车。赵国通委员呼吁一些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城市尽快调整“禁车”政策。赵委员带来的这辆电动自行车非常小巧,而且还可以折叠。赵委员说,这辆车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锂电池,对城市的环境没有污染。“广州和珠海禁止电动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16,(5)
正目前自行车出行还未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尽管推行自行车出行还问题重重,但我们仍然相信,绿色出行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做的是寻找一条达成愿景的出路。包括民间力量在内的各方参与,对自行车交通的落地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只有社会对自行车交通的关注落到每一个细微处,这一便捷清洁的交通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回归,才能加快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石嫣 《绿叶》2012,(8):33-40
食品安全成为世界问题与化学农业成为世界农业生产体系的主流、工业化食品生产体系成为百姓餐桌的主宰、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成为人类主要寄居地高度相关。因而,解决食品安全危机不能单纯依靠事后监管,更为重要的是事前行动,而"食物社区重构"则是事前行动的现实践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制度层面的推进和人们的普遍参与,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化所带来的"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17,(1)
中国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公共自行车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如今已在我国许多城市"落地开花",成为一道绿色风景线。公共自行车的推广涉及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和市容管理等问题。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把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优化公共交通结构和完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的重要内容统筹考虑,一体规划。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02,(4)
素食,应该是因人因时而异的,不可一律。着眼于“营养均衡”这一点来说,完全素食或者长期素食都不可取。生命离不开五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专家就这些营养素谈到了几个重要观点:一是,维持生命的各种食物当中,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同时拥有这五大营养素,或者说,都不可能均衡地拥有满足人的生命与健康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仅靠素食,在营养需要上就局限了。二是,均衡的营养,来自于各种食物,但并不是各种食品都要等量的需要,按照特殊的需要也应给予特别的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消费者认为一些廉价的食物营养有限,尤其是一些通过二次加工的食物会营养流失或者含有大量添加剂,其实身边很多食物都被消费者"误解"了。这些食物很廉价平庸,但是营养价值不低。番茄酱。番茄是常出现在大家餐桌上的食材,但说到番茄酱,中国很多家庭都不怎么使用这种食材。很多消费者会觉着番茄酱不新  相似文献   

15.
外婆家的水     
小记者证号:HJZJ0056一个星期没见外婆了,我很想她。一跳下车我就扯着嗓门朝三楼喊:"外婆,外婆……"还没听见外婆的回答,外公的声音却在身后响起:"扬扬,扬扬!"我扭头一看,外公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自行车上装满了大桶小桶。"外公,你这是干什么呀?""运水。""水运来干什么?""喝呀!""不是有自来水吗?为什么还要运水?从哪儿运来的?"我很纳闷,一口气问了很多问题。外公笑了:"从很远的山上运来的。因为山上的泉水没有污染,很干净。自来水有漂白粉的,对人身体不好。"  相似文献   

16.
行业动态     
《环境技术》2007,25(1)
欧盟将推出新的自行车检测标准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网”报道,2007年7月1日,欧盟将正式推出新的自行车检测标准。新的自行车检测标准的重点内容是关于自行车车闸、车架以及衣架等部件。据介绍,新的检测标准覆盖面比较广,城市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山地自行车以及公路自行车等车种,均隶  相似文献   

17.
石嫣 《绿叶》2013,(7):80-88
食物从哪里来?这似乎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但现如今,这个问题却不断困扰我们。更为准确地说,今天,从哪里可以获得安全健康的食物成为了我们的困扰。这无疑是一个有些滑稽的问题——在这个科技突飞猛进,人们已然可以奔向外太空的时代,我们却开始困扰于餐桌安全。然而,它却真实存在,并要求我们做出思考和选择。  相似文献   

18.
韩威 《环境教育》2013,(5):66-67
一个地区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大小无疑是影响该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精明"的捕食者是斯洛博金在20个世纪60年代研究动物种群关系时发现,它是指进化过程中,捕食者对被食者不过捕的现象。"精明"的捕食者较多的是捕食老年的、病弱的或幼小的个体,较少地捕食处于繁殖年龄的个体。这样,在客观上保证捕食者在自然界中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食物资源,这也是捕食者种群能够世代延续的一种行为策略。作为人类而言,应该说最有能力成为"精明"的捕食者,以避免  相似文献   

19.
开车的要么是官员,要么是有钱人,骑自行车的肯定是穷人一族,已深深融入公众脑海,轿车成了等级风向标,"坐骑"越高档越豪华越有身份。无论是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还是从节能、环保考虑,骑车人都应该有自己安全、快捷的专用道,这是和谐城市的必然选择,需要立法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20.
<正>5月上中旬,一篇题为《环保督查一味的关停企业,谁来为我们发声?》(以下称《发声》)的文章在网络上被热炒,虽说博得一部分跟帖的鼓噪,但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自媒体,人们更多的是质疑、厌恶与反感,更多的是对"环保风暴"的点赞、期待、支持。群众认为:"环保风暴"这把"刀"切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