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概是从小喜欢逛书店的缘故,在台湾探亲数月,我去得最多的场所不是超级市场,不是旅游景点,而是各类书店。台湾的书店和大陆一样吗?台湾的书业发展走向如何?在逛书店中,我渐渐品出了宝岛所特有的书店文化。书店老板为我打八折我所暂住的桃源县埔心,是个不大的小镇,街市上却有五六家书店。晚饭后,我信步街头,常常去书店随意翻翻。台湾的书店一般到深夜11点多才打烊。  相似文献   

2.
回音壁     
《环境教育》2009,(7):88-88
《环境教育》杂志的2009年5月刊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调整。内容更加贴近普通大众,读者的阅读兴趣顿时提高。特别是改版后的“绿色人文”和“环境百科”两个栏目,我会每期关注,这种阅读情趣上的改变,是《环境教育》从前无法给我的。作为读者,我对这次改版非常接受,也希望经过这次改版,《环境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读者,更加关注基层环保。  相似文献   

3.
袁越 《环境教育》2015,(Z1):55-57
<正>英国伦敦著名的"书店一条街"查令十字街上有家专业书店,名叫布莱克威尔(Blackwell),店里光是环保类书籍就摆了满满一个大书架。2013年我去伦敦出差的时候专程去这家书店买书,把环保书架上的书全部翻了一遍,发现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环保激进派,不但书名一个赛一个地耸人听闻,而且内容也是极尽吓唬之能事,仿佛地球马上就要完蛋了。另一类就是阴谋论派,从气候变化到核电站,从转基因食  相似文献   

4.
读者评刊     
正@王立德:《环境教育需要坚守》一文写得好。习惯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正确对待自然环境,需要长期不懈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想通过几次宣传活动、或者几堂环保课,就能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不现实的。要有打持久战和常抓不懈的心理准备。@杨昌坤:《应对自然缺失症》一文点中了当下教育的软肋。学校"以分数论英雄"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分数,大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9,(12):1-1
英国学者安东尼茜登斯在《气候变化的政治》一书中写道,部分国家尽管制定了某些气候政策或者建立了相关机构,但它们或者不系统,或者没有权威,或者因为政治领导力量的更替而不能长久,或者成为政治领导人捞取政治资本的途径。放眼圉际舞台,  相似文献   

6.
与《环境教育》结缘是一次偶然的阅读。记得那是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我们每天在地震避难临时办公点集中办公,我天天找报纸和杂志翻阅,一次猛然间《环境教育》映入眼帘,  相似文献   

7.
影响阅读的变量主要有作者变量、语篇变量和读者变量。其中,作者变量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文化知识是读者变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自觉性,即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通过分析有文化内涵的词语、跨越阅读中的文化障碍、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潘骞 《绿色视野》2012,(2):26-30
找北 冬至前,中国环境报社在漠河举办了一次新闻研讨会。大兴安岭行署副专员在欢迎辞中风趣地说欢迎大家来漠河找北。与会的同行们也都戏称此次会议是“找北”会议,因为漠河是我国地理版图的最北方,故漠河又有神州北极之称。尽管是隆冬季节,  相似文献   

9.
宽容与友善     
当营业部经理时,我和一个雇员不和。我不喜欢她的目中无人,并决定找她谈谈。为了避免当众争吵,我打算在家里给她打电话。“我是否要解雇她?”翻着雇员卡,我若有所思。突然,9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闯入我的脑海。那时,我干着全日制工作,以资助丈夫迈克完成学业。终于,他毕业的日子要到了。我们的父母将从州外赶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而我也为那天做了许多计划。比如,毕业典礼后,去吃冰激淋,然后去镇里潇洒一回。我兴高采烈地跑进我工作的那家书店。“我要感恩节后的那个星期六休假,”我向老板宣布,“迈克毕业了!”“对不起,玛丽,”老板说,“假日后的周末是我们最忙碌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蒋兴林  钱坤  楚超 《四川环境》2006,25(5):95-98,126
按照LEED-NC标准,绿色建筑中的节水设计应该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在住宅内,采用节水型器具和无水型器具,如堆肥式厕所和无水小便器,改变生活用水习惯提高用水效率,考虑雨水或者中水进行冲厕和小便器,或者采用创新的废水利用技术等;在住宅外,使用耐旱的景观设计,采用高效灌溉方式,改变灌溉习惯提高用水效率等。  相似文献   

11.
真心无价     
孔子有一天来到郊外,看见有个妇人伤心哭泣,就叫弟子去询问原因。弟子来到妇人面前,问道:我的老师孔夫子问你.为什么哭得如此悲痛呢?妇人回答:“我刚刚割草的时候,把丈夫送给我的那支用蓍草编的簪子弄丢了,怎么找都找不到,所以很难过。”弟子不明:“不过是一根蓍草编的簪子,太普通了,也不值钱,你用得着那么悲伤吗?”妇人说:“那是亡夫送给我的定情之物,不是瞢通的簪子呀,所以我才会那样悲痛。”  相似文献   

12.
老舍真诚,因为他常常剖析自己。他不大爱写序,也不大爱写后记,顶多写上几十个字,说说版本方面的事情或者书名的缘赶,他以为:该写的小说里都有了,不必再作解释;说多了,大有老王卖瓜的嫌疑。很少看见他夸奖自己的作品。相反,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批评自己,承认自己的失败或者低能。老舍研究者们常常被老舍这种谦卑弄得误入歧途。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老舍喜欢自己打倒自己,千万小心,不可  相似文献   

13.
戈壁夫妻榆     
《绿叶》2020,(7)
正一树不在高,有故事则名。想不到戈壁滩上一棵普通的榆树却出了大名。我正苦于在边疆地区找不到有故事的人文古树,新疆的一位朋友突然来电话说,那里有一棵老榆树,与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有关,被当年领导核试验工程的张爱萍将军命名为"夫妻树"。我听后大喜,放下电话,稍加准备便飞往现场,这次找树真可以说是不远万里了。  相似文献   

14.
《绿色视野》2008,(8):11-12
要想秸秆禁烧真正得到实效,关键在于给秸秆找个好出路。截至目前,有关专家及科研部门已经研发出秸秆发电、秸秆食用菌栽培、秸秆炼油等多个项目。那么,今年这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又有多少能够由科研立项到具体实施呢?记者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15.
正老家,谈不上神圣,但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我的老家在地图上找都找不到,却占据了我心中的一大片地方。老家的后山上,有一汪碧绿的深潭,村里人把她当做天赐的礼物,平日洗衣、种菜、喂猪的水全都从中汲取,就像孩子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全村人依赖着这块珍奇的碧玉。这湖很沉默,沉默得连名字都没有,我小时在作文中常常提到她,给她起过各种各样的名字:镜湖、清水湖、玉湖……就这样被我叫了个遍,文章也很平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环境教育》2012,(9):9-9
有继承也有提高编辑同志:你们好!《环境教育》第8期杂志收到后,经过全部浏览,多篇仔细阅读让我有很深的感触——那些先进的同行,做的真好。文章的表述、刊物整体风格有继承又有提高,一个字好,两个字真好,三个字非常好。如果真要鸡蛋里挑骨头,我觉得刊物反映环境教育人物、成果的文章所占比例稍显大了一些,环境哲理美文、反思拷问、深度揭示的文章比例小了些。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采访     
杨光 《环境教育》2011,(3):72-72
今天是秋季运动会的最后一天,我们几个绿色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神圣的使命——采访。我们的主要采访对象是运动员、学生裁判、教师裁判、学生、老师及领导,我们几个分工明确。我的任务是采访裁判员、学生和老师。由于我是第一次采访,心里难免有一些紧张,所以我先找了一个我们班的人进行了采访,以放松一  相似文献   

18.
鱼儿的心愿     
倪思涵 《环境教育》2005,(10):23-23
春天到了,鲤鱼妈妈要生小宝宝了!鲤鱼妈妈挺着个大肚子,和鲤鱼爸爸一起去产卵,可连一条清澈的河都找不到,鲤鱼妈妈可着急了。“唉,怎么连一条清澈的河都找不到,这可怎么办,我们的小宝宝可不能在这样脏的水里面出生呀!想想以前,咱们在这条河里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生活着,都是那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绿叶》2007,(5)
水污染对北京的生态伤害很严重。但是,假如城市的水“清”了,城市居民的“亲水”本能就会释放,河流可能遭到的“迫害”不一定少于水污染。因此,作为城市居民,可能要压抑与生俱来的“亲水”本能,或者改变“亲水”方式。  相似文献   

20.
亚欣 《环境教育》2005,(8):52-53
暑假到了,你是否也想调整一下自己,然后和同学或者朋友投入大自然呢?——投入大自然最简易的方式就是露营,何况露营生活,可以远离喧嚣的都市,还可以改变一下单调而乏味的生活,当假日后,你将又有一股新生活的冲动。当然,你必须是一名平日里就接受过露营训练的中学生才行,否则,你需要家长的陪同才能出发,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