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体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前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简讯     
正国家发改委发布33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行动目标的实现,2014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涉及煤炭、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筑、轻工、纺织、机械、农业、林业等12个行业,共33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以来全球正在经历以全球变暖为突出标志的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全球温室气体规制形成及其后续谈判的过程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导致了全球温室气体国际规制的逐步趋严。随着温室气体国际规制的趋严,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不再是一项免费的公共资源。这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共识的大趋势,也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新变量,将对全球各国自身的温室气体规制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15年是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一年,各方为取得谈判成功正在加大协调和准备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我国排放总量的比重较大,准确核算电力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发展低碳发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于2015年发布的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国家标准及其产生的背景,阐述了国标在碳交易中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蔡博峰 《环境保护》2011,(23):72-73
到2010年,城市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到2050年将达70%.城市消耗着全世界约75%的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地区.大城市气候领导集团(C40)的研究报告认为,城市占据了世界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80%,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的重要原因.尽管这一结论仍存争议,但城市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和城市消费引发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可以说,城市是全球低碳发展的核心和主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城市有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暖是当前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在应对气候变暖的问题上,英国可谓是世界上态度最积极、行动最领先的国家之一。继2008年发布《2008气候变化法案》成为全球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后,今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又公布了《(英国低碳转型发展规划)白皮书》,使得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制定全国低碳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家。英国“两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模式为我国“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风险。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显著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城市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高排放区,推进基于城市尺度的温室气体减排研究,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低碳城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从提高产业活动能效、开发可再生能源、生活垃圾资源化3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一、概况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世界各国提出了近期和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在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的政策措施中,以市场机制推动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趋势。以碳排放交易制度为代表的市场手段是区域化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些专家和官员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用意无疑是好的。"低碳经济"概念最早见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英国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直接目的是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此,英国政府提出了明确的行动目标: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2050年减少60%。应该说,英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对本国乃至部分发达国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区域,社区的低碳化建设对推动国家和地方低碳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创建工作,然而,由于缺少统一的核算方法,试点社区在温室气体核算范围和数据统计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核算结果不够准确、可比性差等,进而对社区低碳试点目标的制定和评价造成影响。为了支撑国家和地方低碳社区创建,本文基于《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在总结梳理既有方法原理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社区温室气体核算的方法学,同时以不同类型社区为案例,核算了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从排放范围、排放源结构、主要排放指标三方面分析出社区碳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环球     
《环境保护》2014,(18):9
世界气象组织:201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13年度《温室气体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称,2013年地球大气中3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亚氮浓度均创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96ppm,甲烷浓度为1824ppb,氧化亚氮浓度为325ppb,分别相当于工业化前(1750年)水平的1.42倍、2.53倍和1.21倍。《公报》首次涵盖了温室气体造成的海洋酸化影响,并指出目前海洋酸化速度为过去3亿年中前所未有。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表示,2013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值为近30年来的最  相似文献   

13.
刘莹 《世界环境》2012,(5):52-54
根据《京都议定书》,欧盟十五国(即在2004年5月1日以前加入欧盟的15个国家)共同致力于在2008至2012年期间将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基准年(主要是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8%。2011年3月,欧盟又发布了《2050年迈向具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路线图》,提出欧盟温室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欧盟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且强调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双重目标.虽然最近20年来,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降低,但是其原因复杂,并非完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结果.在2011年底召开的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又一次让世人失望.那么,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头羊的欧盟,其积极倡导的低碳经济发展成效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农业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低碳农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行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农业的目标是减缓温室气体,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高效农业。在推动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措施方面,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采用其他相应的技术措施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总量排放的同时,增加耕地、草地和林地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从而实现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完成《京都议定书》减排任务日本大买中国排放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是根据旨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暧的《京都议定书》上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开展的业务。《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规定,发达国家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所削减的部分可以作为自身的排放权使用。《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日本和中国都是缔约国。  相似文献   

17.
依法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之必由之路 当代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关注,是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联系的.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通俗地说,低碳经济指的是以排放尽可能少的温室气体,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巴黎协定》的签署,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2019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加快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碳市场作为运用价格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倒逼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成为我国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0月15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召开《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达成了历史性的限控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修正案——基加利修正案。HFCs是强效温室气体,其全球变暖潜能值是二氧化碳的数千倍,因此该协议是继《巴黎气候协定》后又一里程碑式的重要环境文件,是2016年全球最重大的气候行动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地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过度.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排温室气体高度重视是理所当然,而长期以来对"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前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减排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论述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