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主题框架法与DPSIR模型,构建了4层次中国省级区域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广东达到优秀水平;山西、甘肃、贵州、宁夏、青海、新疆的区域环境绩效水平较差。中国省级区域环境绩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西部地区的总体水平较差;中部地区总体在良好以下;东部地区基本处于良好及其以上水平。其中,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子为区域环境噪声、城市居民粪便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生态保护的主要制约因子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植被覆盖指数和森林覆盖率;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制约因子为水资源缺乏指数和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环境治理的主要制约因子为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和环境保护机构人员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SE-DEA)模型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中国"十二五"期间环境规制效率的时空差异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十二五"时期,中国的环境规制综合效率平均值在0.86~1.16范围内波动,产生波动的原因主要是投入的环境保护资源被利用的程度不同。(2)"十二五"时期,中国环境规制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空间差异,东部地区综合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的影响,中部地区综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西部地区没有明显的规律性。(3)"十二五"时期,在环境规制综合效率层面,政府干预程度是调节中国环境外部性的正向驱动机制,环境治理投资程度和开放程度则为负向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Tobit两阶段模型法,对西部地区的环境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DEA核算期(2003—2010年)内,西部地区的环境投资效率与中国平均水平相近,且均远高于东部地区;2003—2010年,西部地区全部处于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省份只有广西和贵州,而其他省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纯技术无效或规模无效现象,这些省区不仅存在环保投资资金管理和经营水平上的非有效性,而且其环境治理投入规模也存在非合理性;对环境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Tobit回归分析后发现,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对环境投资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程度、政府规制和公民环保意识与环境投资效率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畜牧业环境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效率是衡量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将畜牧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运用非径向非期望产出模型(SBM模型),测算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2000—2013年畜牧业环境效率,并运用处理受限因变量的截尾回归模型(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1)中国大陆的畜牧业环境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上海、北京、福建、浙江、江苏的畜牧业环境效率领先于其他省份,东部地区畜牧业环境效率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禀赋结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畜牧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牛和猪的饲养量对畜牧业环境效率有显著消极影响,羊、家禽的饲养量对畜牧业环境效率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2000—2017年省际能源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3E)系统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三元系统耦合协调模型与灰色GM(1,1)预测模型分析中国3E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布局及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能源效率整体呈先降后升趋势,2000—2014年由0.564降至0.422,2014—2017年由0.422升至0.440,呈东部、中部、西部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2)研究期内中国3E系统耦合协调度由0.483升至0.672,三大区域差异明显,呈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周边省份发展的时空规律;(3)预测结果表明2018—2022年各省3E系统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
秋季艾比湖流域水质综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综合水质评价是水环境治理中的基础性工作。于2014年10月在艾比湖流域的55个采样点采集地表水样,将pH、COD、溶解氧(DO)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并探讨了艾比湖流域的总体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艾比湖流域4种水体污染程度为河流裸露湖床水库农田灌溉水;(2)艾比湖流域中部区域的水质污染最严重,西部和东部区域的水质仍处于清洁状态。本研究为干旱区流域地表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第4次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3个维度对中国4个环境保护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表明:(1)从产业规模看,长三角区域的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经营产业规模占有绝对优势,珠三角区域占比最低;(2)从经济效益看,重点发展区域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经营产业的经济效益整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渤海和珠三角区域的环境保护服务产业经济效益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区域经济效益在重点发展区域中偏低;(3)从发展潜力看,重点发展区域的研发投入优势并不显著,环境保护服务产业的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Theil指数进行适当改进和完善,将其转嫁应用于不同区域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差异的分析。研究中国31个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06—2013年水污染物排放强度特征,并基于Theil指数分析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中国水污染物COD和氨氮排放强度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均呈现逐渐缩小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占主导地位。由于农业源影响,COD排放强度差异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呈现阶段性,2006—2010年为西部东部中部,2011—2013年为东部中部西部;氨氮排放强度差异对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进一步探索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变化趋势与其差异指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水污染物排放强度与其相应的差异指数呈现正相关性。最后探讨了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区域差异成因,表明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机制是主要因素。此研究对于中国不同地区响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简称能效)是指地区尺度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地区能效评估指数体系是由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指数构成的系统。地区能效评估是对地区能效进行诊断,识别出能耗中的低效环节和高效节能领域,提出最经济的提高能效的建议。基于能源平衡表将能效按部门分解,利用标准化处理法得到分部门能效指数,通过加权得到综合能效指数,构建了一整套地区能效评估指数体系,为能效诊断、节能潜力评估奠定了基础。并结合2006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能效数据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地区能效评估指数体系能够满足对地区能效定位与诊断等节能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和分析中国省域"无废城市"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考察"无废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在空间上呈东、中、西部递减趋势;在时间上东部区域呈下滑趋势,中、西部地区总体呈倒"U"型趋势。(2)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省域"无废城市"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影响较微弱;资源依赖性显著抑制了省域"无废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能显著改善省域"无废城市"的发展水平;随着环境政策约束的强化,社区环境管理能力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无废城市"发展的影响从不显著转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在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的基础上,于2006、2008和2010年又发布了3次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从EPI的评估方法体系及中国自身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在3次EPI排名中持续偏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加快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环境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2.
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在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的基础上,于2006、2008和2010年又发布了3次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从EPI的评估方法体系及中国自身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在3次EPI排名中持续偏后的因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加快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环境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识别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各自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工业二氧化硫削减变化量表征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通过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法,探讨了投资规模、地区分布结构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等3个因素对中国大气污染投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投资规模增加是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而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对投资效果的提升作用均逐渐增强,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有所提高;从区域层面来看,投资规模的增加是引起东部、中部、西部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但东部地区投资规模增加对投资效果的提升作用在逐渐变小,中部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效率对投资效果存在负效应,而西部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效率带来的效应由负转正.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6—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工业废气排放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运用联立方程探究贸易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工业废气污染治理力度、技术进步程度等污染控制变量对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影响,以及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等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各区域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所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阶段的原因。结果表明:(1)全国以及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倒N"型;且东部已进入经济增长抑制工业废气排放时期,而中部、西部和全国尚处于工业废气排放总量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阶段。(2)联立方程表明,产业结构、贸易开放程度、技术进步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是促使各区域所处阶段差异的主要原因。(3)联立方程中部分要素对各区域的影响机制类似,且污染方程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的效果甚微。产出方程估计结果表明,各区域污染排放与人均GDP均呈弱正相关关系,说明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以环境为代价;且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PSR模型的大港油田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港油田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大港油田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比较客观的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表明,2005—2011年大港油田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均为风险级。通过评价,有助于了解制约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从而对该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提出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为例,构建了工业行业废水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函数,分析了废水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与废水处理规模、企业性质、废水处理技术、企业所在区域、子行业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的单位废水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呈现显著的规模递减效应;(2)向非国有制方向发展的所有制改革并非一定能使废水治理成本降低,外资企业的废水治理成本高于国有企业;(3)民营企业废水治理成本较国有企业低不一定是由于废水治理绩效改善带来的,而可能是由于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压缩治理成本、超标排污导致的;(4)废水治理成本在地区间具有显著差异,西部地区废水治理规模远大于东、中部地区,规模递减效应导致西部地区单位废水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最低;(5)技术因素也是废水治理成本的影响因素之一,化学工艺的废水治理投资费用低于生物工艺,但运行费用高于生物工艺。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松河矿水文条件对5个断面(W1~W5)水质进行监测,采用标准指数法对各断面水质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用熵权法确定各断面的指标权重,由各指标权重得出各断面的污染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松河矿地表水水质中污染指数较高的是石油类,其次是SS、氨氮、BOD、COD,最后是硫化物。其中,影响各断面水质权重最大的是SS,其权重为0.2。综合污染指数和基于熵权法的断面评分排序一致,均为W1W2W3W4W5,表明基于熵权法的松河矿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8.
尚梅  王蓉蓉  胡振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4):529-534,551
基于2003—2017年中国不同省域碳排放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碳排放时空演进规律,利用中介作用及调节作用检验法,甄别不同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探究省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人均碳排放分布态势呈东部低、中西部高的特征,东部地区人均碳排放变化幅度总体较小,西部地区增速最快.全国人均碳排放呈较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动力和短板,选择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强度、污染物产生强度和末端治理5个影响因素,从全国、地区、重点行业等3个维度,对2011—2015年的工业SO_2、NO_x和烟(粉)尘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工业SO_2和NO_x的减排主要源于末端治理的提升,污染物产生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烟(粉)尘增排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规模的增长和末端治理措施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整体不明显,但在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地区效果不明显,而西部地区远远落后。在行业层面存在不同的短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末端除尘能力滞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末端除尘能力滞后,且NO_x产生强度以及行业比重均不减反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SO_2和NO_x产生强度以及行业比重均不减反增。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传统的碳排放因子法与人口权重分配法相结合,估算了2015年中国2 170个县域的碳排放量,并将县域分为高/低碳排放量-高/低碳排放强度的4种类型。分析表明:(1)县域的平均碳排放量为1 287×103 t,但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东高西低;81.58%的县域的碳排放强度在0.01~1.05t/万元,空间分布上呈现西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东南低。(2)低碳排放量-低碳排放强度类县域数量最多(占45.81%),在全国除东南沿海区域均有分布;高碳排放量-低碳排放强度类县域分布在中国部分华北地区及东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也有少量分布;高碳排放量-高碳排放强度类县域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低碳排放量-高碳排放强度类县域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的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同时山西省境内也有较多分布。(3)整体看,中低收入、处于发展提速的中西部县域发展仍需预留一定的碳排放空间;对于高收入的东部县域,则要提出更高的减排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