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调好湿地保护与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对湿地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将不利影响降到最小、保护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及充分发挥湿地的各种功能等问题。指出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利用湿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曲阜市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现状、湿地类型和面积、湿地植被、湿地动物、湿地水生生物等基本情况的详细调查,客观地做出了曲阜市的湿地生态环境评价,提出了做好宣传唤起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兼顾保护和利用并重,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等湿地保护建议,以保持湿地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董得红 《青海环境》2014,(4):158-160
文章阐述了青海省高原湿地资源类型多样、分布不均衡、地域特征明显、海拔高、结构简单等特点,分析了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机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建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湿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制体系,大力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域建设,加强湿地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分析了中国湿地现状,介绍了湿地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对目前国内外湿地的研究特点与进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为今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及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盘锦温地保护、恢复与永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盘锦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盘锦湿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在湿地淡水的短缺,植被的退化;湿地面积减少和湿地受到污染;人类对湿地认识不足,出现人与鸟争食等现象。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以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性、永续利用性和景区特色性为理念,对盘锦湿地进行保护与规划。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沿江湿地资源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安徽沿江湿地资源现状,揭示了沿江湿地资源丰富、生态价值高的特征,探讨了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围湖造田和水土流失造成河湖淤塞是沿江湿地洪涝灾害频繁、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生物资源利用过度、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和缺乏有效监督协调机制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利用方式、建立湿地保护政策体系和协调机制、恢复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等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过度利用、气候干旱化等。特别是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沿海部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环境遭受污染。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负面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威胁。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许多类型的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这决定了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湿地是湿地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较特殊的组成部分。广西沿海红树林湿地拥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及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湿地范围正不断缩小,生态功能和效益日益衰退,因此科学地开发和保护红树林湿地动植物资源显得尤其紧迫。立足于广西沿海红树林湿地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科研支持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兼顾保护和利用并重等湿地保护措施,争取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野鸭湖湿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湿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相关特征设计湿地信息数据库,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湿地的生态环境、水质环境等方面建立了评价体系,并使用Visual Basic.NET和ArcGIS Engine的开发方法,结合ADO数据访问技术,利用COM组件技术开发了湿地评价管理系统,对湿地资源进行系统的管理、分析、评价,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绿色视野》2009,(6):5-5
青海省围绕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强化项目储备。由青海省林业局委托国家林业局规划院编制的青海西宁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青海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湿地保护建设工程,青海黑河源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等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已通过省级论证,并上报国家林业局。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保护区内的湿地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湿地植物共有34科67属100种,主要的植被类型有4个植被型及宽叶香蒲群落(Typha latifolia )、水蓼群落(Polygonum hydropiper)等17个群系,并分析了植被分布特征和新生消落带的影响.鉴于湿地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蕴含的巨大生产力,提出了湿地植物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安庆市沿江湿地开发利用工作还缺乏监管制度,特别是对开发利用过程缺乏监管,为此,朱文中吁请市政府要每年邀请有关专家就湿地保护管理情况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并实行通报制度,以督促各级政府加强湿地管理,解决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在大自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其特有的调节自然生境、净化污染的功能,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视。以辽宁省现有湿地资源为基础,从四方面探讨未来湿地利用和保护的新模式,以期通过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恢复破坏的湿地环境,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4.
法律法规是湿地保护管理制度的基础。我国尚无湿地保护专门性法律,但是针对湿地中的多个要素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能否满足湿地保护的需要是湿地保护立法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需求,系统分析了现行法律法规的满足情况和空缺情况,并提出湿地保护立法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在13个方面的法律需求中,现行法律满足程度为“基本满足”的有3个方面,即湿地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湿地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外来物种管理;满足程度为“部分满足”的有4个方面,即湿地土地资源管理、湿地水资源管理、湿地水污染管理、湿地渔业资源管理;而满足程度为“难以满足”的有6个方面,即湿地范围界定、湿地保护目标与规划、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湿地修复、基础管理、体制机制。最后建议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应基于政府视角而非仅仅部门视角,对于不同满足程度的方面采取不同的立法策略,并重点构建保护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西藏湿地的现状和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西藏全区湿地的概况、类型、现状、重要湿地和现有湿地保护区进行系统描述,提出了湿地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对西藏湿地标准、功能、特点、类型等,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是湿地保护的长效措施。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存在在立法上仅有原则性规定、湿地概念的缺乏、行政管理体制混乱、补偿责任主体过于单一、未考虑受偿意愿等诸多问题。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提高湿地资源的法律保护地位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湿地生态补偿立法进程、明确湿地法律概念、理顺湿地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变湿地生态补偿责任主体单一的状况、遵循公众参与原则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2019年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山东省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状况,并计算其生态保护状况指数。结果表明:2000—2019年,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水域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湖泊等自然湿地面积减少,而水库坑塘、河渠等人工湿地增加。2000年以来,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总体为优。与2000年相比,生境质量指数略有下降,开发干扰指数逐年增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油气田开发对湿地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湿地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合理利用,在当今国际已普遍受到重视。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大体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影响主要由污染物排放;机械和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油田设施占用地面;围湖或围海等构成。间接影响主要指影响湿地的水文条件及油气田开发带动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减少油气田开发对湿地不利的影响,编制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建立了湿地保护的专门管理机构,并进而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物质和环境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地方对保护湿地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甚至在沿海滩涂红树林地挖塘养虾、养鱼,破坏了湿地资源。湿地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安徽省的湿地资源状况如何?安徽生物工程学校副校长、水产高级工程师吕友保将就相关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问:《湿地公约》的作用是什么?答:1971年,前苏联、加拿大等国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  相似文献   

20.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我国湿地保护体系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国湿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中央财政安排湿地保护投入55亿元,比"十一五"增长了2.4倍。目前,我国湿地保护体系逐步完善,全国已有国际重要湿地49处、湿地自然保护区602个、湿地公园1 000多个,自然湿地保护率由十年前的35%增加到现在的46.8%,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其他保护形式互为补充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