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的地震异常信息是否在我国现有的技术手段中有明显的异常体现,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本文用收集到的全国“十五”地热观测网中的190个地热前兆观测点的数据资料,对汶川8.0级地震的映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0个观测点震前有前兆异常,86个观测点有同震响应及震后调整。其中有前兆异常的观测点仅占16%,震中距〈1100km出现前兆异常观测点占全部异常点(30个)的77%,占震中距〈1100km观测点(83个)的28%。由此分析了我国地热观测的现状及预测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例如观测孔勘选不理想有待筛选改进,数据资源私有应在全国及时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研究了峨山高精度地温观测值1998-2006年的正常、异常变化特征,玉溪及邻区破坏性地震前异常情况.结果表明:峨山高精度地温观测值的变化对观测点100 km范围内的M>5.0级地震异常十分显著,多数地震在异常过程中或结束后发震,对于短期预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粤闽交界90年以来ML≥4.5地震前水化学前兆资料,结果表明:(1)水化学前兆异常形态复杂多样,以短期和短临变化为主;(2)同一台站震前所观测的异常变化具有多测项同步异常的特征;(3)震前异常持续时间、异常形态与震中距有关。同时研究表明,统计水化学异常出现的集中程度无法判定未来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4.
溧阳台体应变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预报的基础是要有连续可靠的高质量的观测资料。地震台站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本台产出的观测资料的可靠性最有发言权,溧阳地震台的体应变观测资料在历年的全国资料质量评比中连续6年获得前三名。本文通过对江苏溧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1996年11月09日在南黄海6.1级地震和1997年07月28日在南黄海5.1级地震,台湾1999年09月21日7.6级地震和2002年03月31日7.5级地震以及2001年11月14日青海8.1级地震前后,该台体应变资料有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反应,并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异常特征,通过对这种规律的总结对地震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对这种规律认真的分析总结,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地震非均匀度方法对汶川8.0级地震开展了震例研究,较系统地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地震非均匀度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在震中及附近地区存在明显的地震非均匀度中短期异常,2001年2月23日雅江6.3级地震可能是汶川地震前的首发地震,具有前震指示意义;根据近期GL值时空演化图像,探讨了我国西南地区的震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震区的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因此获取了上万条MS3.3~6.4级地震动观测记录。地震记录显示这些余震的震中距和震级分布比较均匀,为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奠定了较好的数据基础。本文基于汶川地震MS3.3~6.4震级范围内、震中距小于150 km区域范围的余震观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建立了汶川地震余震(MS≤6.4)的衰减关系模型,并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PGA)给出了具体的衰减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1998年1月10日张北发生MS6.2级地震。在震前一、二年,远在400km外的邯郸地区的多种前兆手段准同步地出现了中期异常变化,这些异常的变化幅度显著,在时间上与张北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信度较高。分析邯郸地区的前兆异常与张北地震的关系,有利于该区强震监测预报水平的提高,也可为地震前兆特征和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因南京地铁的建设和运行受到干扰,故在距南京100km左右的高淳重新选址建设,现已投入正式观测。在正式观测后,观测点周围先后发生了江宁ML3.0、句容ML3.6等地震,经对电阻率资料的分析,发现震前存在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9.
1998年1月10日张北发生Ms6,2级地震。在震前一、二年,远在400km外的邯郸地区的多种前兆手段准同步地出现了中期异常变化,这些异常的变化幅度显著,在时间上与张北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信度较高。分析邯郸地区的前兆异常与张北地震的关系,有利于该区强震监测预报水平的提高,也可为地震前兆特征和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庐江综合观测井在1999年9月21日台湾花莲西南Ms7.6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及震时、震后效应。该井在这次地震的前兆异常的主要特点是:(1)溶解气体组分、水氡、井压等存在中期异常,异常时间都在3~4年;(2)水位和水温存在短临异常;(3)大部分测项震后效应明显;(4)水位和水温的震时和震后效应几乎同时出现,但却是逆向发展,为多年以来地下流体综合观测资料中所少见。  相似文献   

11.
在湖州地震台现有的形变、测震、流体三大学科的观测资料基础上,对汶川8.0级地震中的映震效应综合研究,得出了水管倾斜仪、伸缩仪,这两套仪器的NS、EW两个分项,在同一个观测环境中,仪器记录的同一个地震,精度高的分量,振幅不一定大;钻孔应变仪和伸缩仪、水位、水温仪安装不同的地点,两个观测点直线距离大约五公里,从记录资料上看,两者反映地下介质变化是一致的;地形观测资料的映震效应初始时间基本和p波到时同步,流体观测资料的映震效应初始时间基本和S波到时同步。  相似文献   

12.
使用滇黔地区钻孔应变观测台站的资料,对2012年9月7日彝良Ms5.7地震前异常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前昭通、贵阳台钻孔应变出现长趋势等异常,其他台站在震前几小时到5天出现曲线异常波动、固体潮变形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地震宏观前兆异常的特点介绍,以及地下水宏观异常、动物宏观异常、地光、地声的产生原因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各种地震宏观前兆异常的产生,是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发生剧烈变化所造成的。地震宏观前兆异常具有独特的映震特征,在地震预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天水地震台流体异常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水台(包括子台)2008年流体资料分析,在汶川8.0地震前天水流体资料短临异常明显,同震效应突出。模拟水氡观测震前1~3月开始出现异常,5个测点基本同步变化,其特征表现为测值迅速下降,然后出现转折,在上升过程中发生地震。数字化水温资料则出现同震效应,表现为水温测值大幅下降或上升,然后在几小时内恢复。数字化水位资料出现了震后效应,表现为测值持续下降,逐渐放缓下降速率,并保持低值未恢复到原来状态。通过总结分析天水台流体资料异常,对天水台及邻区的地震趋势判断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的异常及地震预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MS8.0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我国对这个巨震未能作出预测,于是国内外各界对地震预测问题议论纷纷.笔者经过地震现场的调查与深入思考,认为汶川地震前是有异常的,之所以未能作出预测,根本上是因为地震预测的科学难关尚未突破,但还有与我国目前地震监测与预测工作上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与问题有关;同时还认为,汶川地震的预测失败并不意味着地震不能预测,因为我国有规模宏大的地震监测台网,积累了大量的震例,取得了一定成功预测的经验,因此对未来的某些地震仍可作出成功预测并取得显著的减灾实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地震动物试验场建立、动物观测、数据处理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动物习性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积累了可贵的观测资料,对于动物的行为异常预报地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地震动物试验场建立、动物观测、数据处理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动物习性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积累了可贵的观测资料,对于动物的行为异常预报地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震系列公式:Ni=Ni-k/(1-b)k在龙门山地震带的地震研究中仍然是适用的.使用该公式处理龙门地震带可知1879年发生MS>7.0级的地震后,约在前三十二年就能预测在茂汶川之间发生MS>7.0级的地震,发震时间是在2008年3月27日(理论值);然后在距约二十四年,龙门山地震带西南端再次再次发生MS>7.0级的地震,结束此次大震系列.  相似文献   

19.
前兆观测资料异常产生的原因总体可分为两大类:观测物理量自身变化和外部因素影响,后者即通常所称的干扰.要提取出观测资料中有价值的震兆信息,必须首先将干扰剔除,但由于前兆干扰成因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并随不同测项、不同环境而存在个体差异,故要求异常核实工作深入、细致、全面、客观.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详细介绍了异常核实的思路和流程,并确定此次异常为仪器干扰,不属于震兆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