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地铁车站消防应急救援能力,本文构建地铁车站消防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体系。首先,建立地铁车站消防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结合地铁运营实际,针对各评估指标,提出具体的评估内容及评分办法;最后,将此评估体系应用于某地铁车站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车站应急救援能力得分为94.16分,属于“良好”等级,基本符合车站消防现状。该评估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张旭 《安全》2018,39(10)
为进一步提高地铁火灾搜救、营救能力,本文以大量的实地调研、测试和演练为基础,提出了分组编队、区域搜索、接力救援的地铁火灾搜索、营救的程序和方法,显著提高了被困者营救效率,对消防队伍开展地铁火灾救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不仅损失巨大,而且受害面广。而目前,我国对于地铁施工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和救援预案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针对该现状,笔者论述地铁施工建立应急救援的必要性;通过对地铁工程建设施工的固有危险性以及以往事故的统计分析,确立坍塌是地铁工程施工中的重大突发事故;运用实效模式与影响方法,研讨TBM盾构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可能危险及后果;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强调注水、堵漏、注浆是防止事故扩大的关键,事故后迅速恢复被破坏的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是预案实施的有力保障。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对解决地铁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重大突发坍塌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控制地铁内灾难发生、避免重大伤亡和损失,预先对地铁火灾进行模拟并制定相应疏散方案是必要的。首先,通过大量地铁案例分析,得出火灾发生概率、类型和部位。其次,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收集,测绘形成图纸,并建立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西直门站为例,在确定火灾情景后,利用PyroSim模拟地铁火灾,分析火灾发生时地铁内的环境温度、烟气浓度及可见度等因素对疏散的影响;根据测量所得人员参数,利用Pathfinder模拟疏散情况,分析疏散过程中的时间点、拥挤度和疏散瓶颈等不利因素;在火灾和疏散结果对比和分析中,提出地铁火灾疏散路线的规划及对策,建立多套消防救援方案,分析合理的救援路线,并对地铁内部的应急防控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无线局网域技术在地铁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成熟的无线局网域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在单一的移动宽带多媒体通信平台实现地铁列车视频监控、应急救援指挥、乘客服务等功能,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介绍了广州地铁PIDS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地铁应急响应能力,对洪涝灾害下地铁应急响应流程进行分析,并运用随机Petri网进行模拟,构建地铁洪涝灾害应急响应流程SPN-MC模型,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构建4个响应级别的地铁突发事件情景,对各执行主体以及响应环节的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总体应急响应效率较高,区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和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参与应急响应任务最多,并且随着响应级别的提升,应急处置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7.
正6月18日凌晨,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在丰台区宋家庄地铁站举行了全市地铁火灾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演练调集6个支队、14个中队的地铁火灾灭火救援编队和战勤保障基地,共计47辆消防车、579名官兵参加,并协调交通管理、120等社会联动力量参与演练。全国8个公安消防总队、31个消防支队领导,公安部属4个消防研究所领导和专家全程观摩。演练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灾情发生、自防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高效地开展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响应活动,增强应对暴雨内涝灾害的救援能力,采用SHEL系统模型识别响应效能影响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如何协调各个因素的投入比例,以达到响应效能最优,利用Vensim软件,结合成都地铁11号线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应急响应活动存在明显阶段性特征,应急响应活动前期应保证救援人员快速到场,中期应特别注重提高救援指挥机构决策效率,后期更应关注硬件配置,且在应急响应活动全过程中持续保证人员与其他各界面的动态匹配。研究结果可为应对暴雨内涝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次次逆行奔赴火灾现场,一次次带队冲向救援一线,14年来累计参与火灾救援4200余次,先后参与“7·8”佛山市华兰食品原料批发部仓库重大火灾扑救、深圳“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处置、“海马”“天鸽”“艾云尼”等超强台风抗灾、禅城南庄“2·7”地铁坍塌等大型抢险救援任务,他就是被佛山市南海区大沥消防救援站全体指战员赞为“火场红旗”的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陈杨丰。  相似文献   

10.
地铁地铁作为现代大城市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由于其具有运载量大、行驶速度快等优点,已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但由于地铁内部结构相对封闭,发生火灾后高温烟气往往难以排除,且受建筑结构特点限制,现场通信也很难得到保障,加之客流量通常较大,所以当发生火灾等灾害事故时,灭火、救援等各项行动往往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如何确保地铁发生火灾事故时消防人员之间通信联络的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