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防震减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群测群防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特色,群众业余测报组织通过观察地下水、气体和动植物等地震异常现象为专业地震部门进行短临预报提供参考资料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传统,并曾经为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的成功预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实践证明,群测群防在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区,防震减灾工作关系到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保障新疆跨越式发展和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党中央、国务院援疆工作战略决策的指导下,中国地震局前期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地震系统对口援疆工作。此次科技委院士专家"新疆行"活动,是自今年7月7日全国地震系统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以来,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是"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年。自中央决定开展"五五"普法工作以来,全国地震系统各单位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和中国地震局的工作部署,加强领导,制订规划,强化措施,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为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做好2010年的普法工作,中国地震局按照中央的要求,对2010年防震减灾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4.
湖北防震减灾工作在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和几代地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几经优化调整,已形成布局合理、基础扎实、学科齐全、实力雄厚、职责明确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 40年来,湖北省地震工作者创造过我国地震事业发展史上多个第一,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和地震科学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奠基石作用。1956年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国家在湖北建立了武汉地球物理观象  相似文献   

5.
2010年,经中央批准,中国地震局恢复设立了科学技术司,进一步强化了对地震科技工作的统筹管理,突出了科技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回顾地震科技进展,科学地分析地震科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谋划“十二五”期间的地震科技发展。对于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防灾博览》杂志社专程采访了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玉辰。  相似文献   

6.
《防灾博览》2014,(5):8-8
2014年9月24—26日,第28届全国中心城市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在深圳市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如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来自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10个特邀城市地震部门的代表以及热心防震减灾事业的有关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防灾博览》2013,(1):8-9
一年来,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地震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防震减灾根本宗旨,全面落实年度工作部署,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10.20"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体系确定的各项规划全部发布并组织实施.促进并实现防震减灾规划与国土资源等10项国家专项规划、20个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对接,积极推进防震减灾需求纳入正在编制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7.75亿、6亿全年落实中央财政规划实施资金7.75亿元、省级财政6亿元.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是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自1954年甘肃省第一张地震记录图在兰州地震台产生至今,甘肃的防震减灾事业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长期奋战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地震工作者,在中国地震局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战严寒,斗风沙,克服重重困难,用勤劳和智慧,真情和汗水,使甘肃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各种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同时也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极不寻常的一年。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地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戮力同心,攻坚克难,默默无闻地奋斗在自己各自的岗位上,为全面完成防震减灾工作,奉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防灾博览》2021,(4):13-13
近年来,防震减灾科普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防治和科学普及等重要论述精神,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为增强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紧抓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主题日,组织地震系统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科普。每2个月制定1次计划,力争做到"月月有看点,半年1亮点"。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组织开展了网络知识竞赛、场馆直播、网络讲座等线上形式为主的科普活动,参与公众超2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1.
《防灾博览》2010,(4):89-89
<正>为了纪念唐山地震34周年,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宣教部借助中国地震科普网平台,举办了"发展、成就、贡献——中国防震减灾事业"专题活动。本专题由发展篇、成就篇和贡献篇三个部分组成,通过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文章、翔实的照片和展板,对我国自1966年以来,特别是唐山地震以来在防震减灾事业各个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自2009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12日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天距离汶川地震已过了整整12年,12年间,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有什么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未来还有哪些新趋势?今年尚未结束的新冠疫情又给防震减灾工作带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防震减灾事业进步离不开地震科技创新,地震科技兴则地震事业兴,地震科技强则地震行业强。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地震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基础研究、测量、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等领域都稳步提升。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增强防震减灾能力,向建成世界地震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4.
减灾短讯     
5月31日至6月1日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一行四人到江苏视察防震减灾工作,并亲切慰问了奋战在防震减灾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 宋局长在视察南京地震台时指出,南京基准地震台作为中国人自己建造的中国第一台,已发展为当今多学科、数字化的全国Ⅰ类基准地震台,测震、地磁观测资料参与国际交换,为我国地震事业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3年发生2次7级地震,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8级以上大地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坚持把造福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代代地震人勇于探索、百折不挠、开拓创新,始终坚守在防震减灾一线。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头 5年是实现我国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冲刺阶段 ,也是我国地震系统科技人员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因此系统内人才的规划对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这一时期地震系统科技及管理人才的培养、选用和管理等提出设想和建议 ,对营造培养“十五”期间地震监测预报人才的良好环境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的风雨 六十年的发展——新中国的防震减灾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防震减灾事业,致力于提升国家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努力减轻地震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防震减灾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地震预报的研究和实践。起始于1966年的邢台地震。此后,我们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有过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防灾博览》2010,(4):F0002-F0002,1
加强防震减灾法律体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开展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政策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对推动我国防震减灾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实现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的推进防震减灾法律体系建设和政策研究.为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汶川8.0级地震所引发的防震减灾工作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66年邢台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方针政策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深刻影响。汶川8.0级地震的惨痛教训进一步说明,在地震预报不过关或还不可靠的前提下,震灾预防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途径。汶川地震的灾情和云南省减隔震技术研究应用、农村民居抗震、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速了中国防震减灾结构的调整——应把建构筑物抗震设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王英 《防灾博览》2011,(6):16-23
滁州市地处安徽省东部,虽然是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但近年来,滁州市地震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地震局和安徽省地震局强有力的指导下,面对复杂的地震形势,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抢抓机遇,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实现了跨越式地快速发展。目前,滁州市已形成以"四个中心"为主阵地和下辖6个县(市)"五个一工程"为前沿基础阵地的"滁州市防震减灾发展模式"。2008年以来,滁州市防震减灾工作连续三年被安徽省地震局评为第一名;2009年,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全国地市防震减灾综合一等奖;地震科普馆被认定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地震科技课题荣获安徽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日前,《防灾博览》编辑部一行4人,对滁州市地震局局长于明辉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