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项研究是利用了氧化氮气体不但是氧化性气体,又是还原性气体的特点,研究应用废铬酸作NO_x废气吸收的治理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处理NO_x废气,同时也处理了废铬酸液,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整个废气处理系统,第一级为喷淋箱,用废铬酸治理氧化氮废气;第二级为波纹填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随着生产的发展,对草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而作为硝酸氧化制草酸的生产方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而硝酸氧化法的工艺废气——氮氧化物的回收利用,也就成为生产及环境保护的一大问题。因此,氮氧化物的回收及  相似文献   

3.
王玉珂 《环境保护》1993,(7):20-20,36
一、试验方法的选择及原理利福霉素生产合成工序排出的废气中主要是叔丁胺,二羟特丁胺,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物挥发气体,目前用于有机溶媒挥发气体治理的方法有:活性碳吸附法和催化燃烧法。无机物废气治理用喷淋吸收法,催化燃烧法和活性碳吸附法不但价格高,而且使用起来很麻烦,根据车间废气成分和性质,以上方法不太理想。据叔丁胺。二羟特丁胺都显胺碱性,采取了用酸中和试验方法。二甲基甲酰胺气体根据酰胺类可在酸碱作用下以解的性质,对以上三种物质挥发气味采用不同酸进行消除气味试验。  相似文献   

4.
对复混肥生产含尘、含酸、含氟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加石灰水喷淋的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的除尘效率在90%以上,除酸效率在95%以上,除氟效率在90%以上,且碱水循环使用,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上海染料化工厂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治理硝酸尾气,减少了闵行地区的大气污染。该厂将在硝酸生产、氧化吸收过程中产生的 NO 气体,经两座氧化吸收填料塔,用碱液送流、吸收 NO_x 后  相似文献   

6.
陈玲  吴子立 《环境保护》1998,(11):22-22
对复混肥生产含尘,含酸,含氟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加石灰水喷淋的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的除尘效率在90%以上,除酸效率在95%以上,除氟效率在90%以上,且碱水循环使用,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7.
一、原理管道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被碱性过氧化氢溶液吸收氧化转化为硝酸根离子,在催化剂作用下,又被硫酸肼还原为亚硝酸根离子,然后与磺胺、盐酸萘乙二胺溶液进行发色反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该溶液的吸光度,由工作曲线得到氮氧化物浓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计。二、仪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不锈钢事业正在飞速发展,其退火酸洗线产生的NOx废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随着氮氧化物对人类活动及环境影响的日趋严重,国家对不锈钢退火酸洗线废气中NOx的排放标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相应的法规政策也随之出台。本研究分析了SCR法处理NOx废气的机理,并针对不锈钢退火酸洗线NOx废气温度及粉尘含量相对较低、NO/NO2比例较高、NOx浓度非常高的特点,选用GJ-HC型低温催化剂,采用"喷淋吸收+预热+换热+加热+SCR反应+换热"的工艺。在现场设定反应温度为260℃的条件下,设计要求SCR反应出口NOx浓度均低于150 mg/m3。同时与V2O5/Ti O2系催化剂相比较而言,GJ-HC型催化剂既具有非常好的处理效率,同时节能环保效果显著,为一种低能耗SCR法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NO_x空气氧化与碱液吸收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NO_x 废气治理技术的特点与现状 ,分析了用空气氧化NO ,用烧碱溶液对氧化后的气体进行吸收工艺的可行性。并对该工艺中模拟废气中NO_x 的浓度、氧化时间、氧化度以及吸收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 ,为其工业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以示范工程为例,论述了将强氧催化氧化技术应用于塑料造粒废气的治理的可行性。系统采用"水喷淋吸收预处理+强氧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利用臭氧在催化剂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强氧化性,对塑料废气实现深度净化治理。21家企业成功应用强氧催化氧化技术治理塑料废气的实例,充分说明了强氧催化氧化技术能够对塑料废气做到深度彻底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际工程分析了危险废物焚烧烟气的特性及烟气净化工艺的选择方法,探讨了湿法喷淋塔吸收剂的选取、喷淋吸收后浆液处理,同时分析探讨了烟气净化工艺的各段操作温度如何设定。  相似文献   

12.
凹凸棒石催化氧化脱除柴油机尾气中的NOx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反应吸收法实验研究了天然凹凸棒石黏土、水和氢氧化钠等制备成的吸收液脱除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的特性.在吸收液的作用下,尾气中的NO经催化氧化和碱中和联合吸收过程而脱除.凹凸棒石黏土经稀土改性,可增强NOx的脱除效果.考察了吸收液的pH值、温度和稀土加入量等因素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对其脱除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NOx脱除效率达90.6%.气相阻力为3.5kPa.  相似文献   

13.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尼龙生产线硝酸装置NOx尾气排放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国内外硝酸尾气治理已有许多较成熟的经验.辽化公司采用选择性还原法,将硝酸尾气中NOx转化成氮气和水.该工程竣工后,投运一次成功.经监测,尾气中NOx含量已由处理前的1200ppm降低到50ppm,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NOx对动物和人体及环境的危害都非常大;而废旧电池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其中却不乏可回收利用物质。实验以废旧电池碳棒作为吸附剂吸附氮氧化物,利用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吸附剂用量、初始浓度、反应时间),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对吸附性能影响大小依次为吸附剂量、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最佳工艺组合为吸附剂量为1.00 g,氮氧化物初始浓度为0.050 mol/L,反应时间为55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的氮氧化物去除率达71.82%,单位吸附剂吸附量为788.98 mg。此外,针对反应前后吸附剂还做了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生物法废气脱硝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细菌培养挂膜到填料塔中,进行从模拟废气中脱除NOx的效果性能实验研究,该生物膜填料塔能有效地脱除废气中的NOx,NO2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NO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该法最适宜的温度为30 ̄45℃,进口NO浓度(50 ̄500mg/m^3)对其去除率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废气流量的增加,NO的去除率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6.
印染污泥焚烧烟气污染控制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某两家印染厂的印染污泥焚烧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污泥处理技术路线、焚烧设备及烟气处理流程等各方面入手,对各厂印染污泥与煤混烧烟气中颗粒物、NOx、SO2、酸性气体(HF、HCl)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各厂现有烟气污染物控制设施的运行效果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布袋除尘的效果较为理想,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使用印染废水作为吸收液的湿法脱硫技术对SO2及酸性气体的去除效果不理想;SNCR对NOx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是一种较为经济、高效的脱硝技术;焚烧后,大部分重金属最终以飞灰的形式被除尘器去除,但仍有部分重金属如Hg在出口烟气中的浓度仍然很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烟气中的重金属. 此外,基于印染污泥焚烧实例分析,提出适于印染污泥与煤混烧烟气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吸收法脱除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柠檬酸钠溶液为吸收液,在散堆填料塔里进行脱除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柠檬酸钠浓度、甲苯进口浓度、空塔气速及液气比对含甲苯废气吸收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解决含甲苯废气污染问题提供了应用基础。在此基础上提高填料层高度可使吸收率达到88%~93%,废气达标排放,并对吸收液的后处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郭正  田子贵 《环境工程》2000,18(2):33-34
对氧化铬焦油渣焙烧处理中含尘、酸、苯及苯系物烟气的治理,提出一级喷淋水膜除尘并回收低浓度醋酸,二级涅式捕集苯系有机物净化技术。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醋酸回收率达95%,苯、甲苯、二甲苯去除率分别达到97.9%、99.7%、99.9%,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郭正  田子贵 《环境工程》2000,18(2):33-34
对氧化铬焦油渣焙烧处理中含尘、酸、苯及苯系物烟气的治理 ,提出一级喷淋水膜除尘并回收低浓度醋酸 ,二级湿式捕集苯系有机物净化技术。运行结果表明 ,该工艺醋酸回收率达 95 % ,苯、甲苯、二甲苯去除率分别达到 97 9%、99 7%、99 9% ,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分解有害气体SO2和NOx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介绍了在常压低温条件下,用前后沿陡峭的超高压脉冲电晕放电产生非平衡高能等离子体,打开NO_x、SO_2气体分子化学键,在定向作用下,使其分解为无害单原子分子O_2、N_2和单质固体微粒S的技术。NO_x分解率为94.1%;SO_2,分解率为86.7%。单质硫全部吸附在反应器壁上,可以作为工业用硫原料。该技术为治理酸雨效应提供一种有效、可行、低成本、占地少、耗能低和不用外加化学药品的新技术。它的一次投资和日常维护费仅为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电子束法和毫微秒高压脉冲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化学法的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