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质量评价、环境预测、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及优化布点四个方面对人工神经网络(ANN)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可以看出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环境预测、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及优化布点等方面较常规数学方法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可以预见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必将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
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中最常用的多层前馈网络 ( BP网络 )及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应用于化学和环境科学时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网络的输入与数据的归一化 ;隐含层数、隐含层节数和学习速率 ;训练集与监控集 ;网络误差 ;初始权重 相似文献
4.
RS和GIS技术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RS和GIS一体化技术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中的应用,包括应用领域、应用范围、应用特点和应用技术方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6.
GIS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规划与管理问题而设计的,用于支持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和处理过程,是一种管理工作和决策支持系统,它以强大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以及在空间要素的叠置过程中产生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综合的新信息的能力,在环境管理,环境评价与环境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及自动化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提高,生态监测也走上数字化、信息化和空间化之路,GIS空间分析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基于3S的生态监测技术也日趋完善,空间分析也将会在环保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生态监测工作实践,对空间数据采掘流程、步骤和方法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探究复杂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检测新方法,建立复杂环境介质中可疑和非目标化合物的快速筛选及确证方案,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高分辨质谱仪(HR-MS)具有质量范围宽、扫描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使其在环境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混合高分辨率质谱(Q-TOF/Q Orbitrap)等HR MS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基于目标化合物分析、可疑化合物分析以及非目标化合物分析这3类研究策略,阐述了HR-MS在环境研究、药品监管及生物代谢物研究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而分析了现阶段HR MS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局限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功能区是水环境管理的基本单元,把GIS技术与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结合起来,将分散、零碎的数据系统化、条理化,建立水环境管理的GIS平台,从而将水环境功能区信息在地图上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实现了水环境管理的可视化和动态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GIS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环境监测分析工作,具有界面友好、形象直观、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和维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环境医学是环境科学中-门新兴的前沿学科,必将对环境科学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环境保护的实际应用中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本文就环境医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与展望进行了浅析,对其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具体的开展方法与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EXCEL2000运用规划求解解决环境保护中出现的多约束条件、多变量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2个土壤环境质量新标准在评价应用时,可能存在对新标准适用范围理解有误、将土壤污染风险分类误用为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过于追求单次监测达标或超标评价等误区,建议对与新标准有关的评价方法应进行相应修订.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定义、目的、意义,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环境管理及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现状,浅析了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城区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但是目前关于城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还不够完善,为此提出了城区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建立城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详细分析了城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