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泸州市所属大材硫铁矿这几年因工伤亡事故出现两头高、中间底的马鞍型变化。1981年搞生产承包时缺乏安全指标,因工死亡6人。矿领导吸取教训,完善承包方案,加强了安全管理,1982年因工死亡人数下降到1人,1983年3人,1984年1人。1985年,该矿全面推行承包,又忽视了安全生产,因工死亡人数再次上升到6人。 这5年伤亡事故呈现的马鞍型变化说明什么? 首先,说明了企业安全管理决不是一劳永逸的。该矿吸取1981年的教训,通过几年努力,事故大降,这是加强安全管理所取得的成果。但是,在1985年全面推行承包时,撤销了安全科,调走了安全员,取消了安全教…  相似文献   

2.
全国纺织系统拥有9700多家企业,职工人数达724万人,是我国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这个系统的安全生产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全国的安全生产情况。虽然去年全国纺织系统因工伤亡人数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值,但在一年一度的全国纺织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从到会代表的发言中,从他们严峻的表情上,记者感觉他们并不轻松,显示着这个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正面临严重挑战。 1991:喜忧参半 1981年开始在全国纺织系统开展的“三无”(无因工死亡、无因工重伤、无重大火灾事故)企业活动,去年进入第11个年头,纺织工业部提出了全系统的安全生产要围绕企业的中…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经营形式的多样化,用工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林业系统使用“三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一些重、脏、累的工种,都由雇用的“三工”承担其生产劳动。据1996年南平市林业因工伤亡事故的统计,“三工”伤亡人数占全市林业系统死亡人数的100%,重伤人数的33.3%。由此可见,控制使用“三工”和加强“三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根据  相似文献   

4.
李东 《林业劳动安全》1996,(3):20-20,22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995年根据四川省政府的布署,针对以林为主、大搞多种经营的特点,省林业系统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安全目标管理和安全班组建设等基础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四川省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受到省政府的通报表彰。1995年全行业发生伤亡事故25起,因工死亡18人、重伤7人,伤亡人数分别为省下达控制指标的50%和18%。发生火灾事故一…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总工会于最近发出“关于开展厂长、经理讲安全”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今年以来,昆明市因工伤亡事故大幅度上升,1~5月份全民所有制企业因工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增加5倍以上。为扭转因工伤亡事故持续上升的趋势,针对有的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中忽视安全生产,放松安全管理,在抓效益、抢进度时缺乏扎实  相似文献   

6.
5月13~17日,化学工业部在郑州召开全国化工安全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七五”期间化学工业安全生产情况,交流了经验;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了“八五”期间全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化学工业部副部长谭竹洲在会上讲了话。 “七五”期间,全国化工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重伤以上事故比“六五”期间下降了31.76%,伤亡人数减少了28.7%,千人死亡率下降了16.6%,共有1660个县以上全民企业5年内未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工死亡人数下降幅度不大;多人事故起数虽有下降,但造成的伤亡人数还有所增加;特大伤亡和火…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原纺织工业部在苏州召开了撤部前的最后一次。安全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表示要巩固和发展近几年来的成绩,保证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近4年来,全国纺织系统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因工伤亡人数大幅度下降。1987年以前,全系统平均每年因工死亡100多人,重伤四五百人;1988年以后,死亡人数控制在60人左右,重伤人数为300人左右,1991年以后,这两项数字又稳中有降。全系统无因工死亡、重伤、火灾的企业占95%以上。 与会者普遍认为,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首先在于领导的重视,吴文英部长、王曾敬副部长等都亲自过问安全工作,并针对纺…  相似文献   

8.
张水英 《安全》2001,22(2):41-43
0 引言   矿业是世界各国所有产业中劳动条件最差,作业环境最为复杂多变和危险的企业,也是职工伤亡事故发生率最高的企业,伤亡人数约占全部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人数的50%,所以安全生产工作是矿山企业工作的重点,是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不仅要依靠思想教育,启发企业及主管部门的自觉性,还必须强调运用法制手段,与只顾产值、利润,不顾职工安全健康的官僚主义作风,以及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行为作斗争。几年来,我市在加强法制上做了一些工作,实现了安全生产情况逐年好转。1985年,县以上集体和全民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人数比1984年下降 13.6%,年职工千人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数38%,乡镇村办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人数的亿元产值比,也比1984年下降36.78%,今年1~4月,县以上集体和全民企业因工死亡人数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三分之二;乡镇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人数也比…  相似文献   

10.
用工制度改革和劳务市场的形成,使大批农民工、I$时工和外包工(简称“三工”)进入林业企业,为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新问题。近些年来,“三工”因工伤亡事故问题严重,不仅造成“三工”人员伤亡和企业经济损失,而且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企业必须对‘“三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建立新的安全生产约束机制,确保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1“三工”的生产特点1.且“三工’人数众多我县林委系统有企事业单位外个,职工1800人,其中生产工人…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上海水产贸易公司下属装卸服务部、冷冻厂等10个工厂企业和门市部,从1985年生产业务实行承包以来,生产利润逐年上升,因工伤亡事故和负伤频率逐年下降。1986年利润1497万元,比1985年增长3.17%。在实行承包前,年伤亡事故的负伤频率高达11.40%;承包后,1986年的年伤亡事故的频率下降为0.29%。为此,荣获部水产总公司企业效益先进奖和安全生产标兵。 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争取做到“四无”、“一降”,即无死亡事故,无火灾事故,无中毒事故,无交通事故;年因工伤事故的负伤频率下降到2%以下。二是为保证安全管理目标提出…  相似文献   

12.
无锡市政府各部门把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作为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几年来,在工交生产持续发展的同时,取得了因工伤亡事故连年下降的可喜成绩。 这个市因工死亡人数 1984年比 1983年下 降,1985年又下降13%。1986年1~9月在全市工业总产值比头年同期增长12.9%的同时,因工死亡人数下降47%,职工千人死亡率为0.011;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增长25%,因工死亡人数下降20%左右。无锡市生产持续发展事故连年下降@任承志  相似文献   

13.
北京以“万人死亡率”取代“死亡绝对数”从今年开始,北京市对因工死亡指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不再实行逐年下降的因工死亡绝对数指标控制管理,而代之以5年不变的“万人死亡率”控制及综合考核管理体制。北京市从1988年开始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每年由市...  相似文献   

14.
绿十字     
1979年以来,浙江省东 风萤石公司粉尘合格率一直稳 定在90%以上。1985年作业点粉尘合格率达到95.37%,全年平均粉尘浓度为0.57毫克/米3,连续 5年评为冶金部和浙江省安全防尘、文明生产先进单位,1984年又评为国家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侯敬华等) 江苏省南通县兴仁织布厂连续10年无因工死亡、重伤、火灾事故。1983年,评为省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1983~1985连续3年评为纺织工业部“三无”企业。(顾玉明) 江苏省镇江钢铁厂连续10年杜绝了死亡事故,千人负伤率下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1985年为0.38,被评为冶金部和省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严有琪) A囤在…  相似文献   

15.
1 因工受伤   1 970~ 1 999年日本林业每年因工受伤的人数为2 91 4~ 1 62 4 8人 ,平均每个林业企业因工负伤 0 .1 2 2~ 0 . 350人 ,千人受伤率为 2 7. 491~66.791人 /千人 ,每生产 1万m3原木的受伤率为 1 .45~3.674人 /万m3。雇员人数超过 1 0 0人的企业 ,因工受伤事故的度数率为 5.47~ 2 0 .5人 /百万小时、强度率为 0 .0 7~ 1 .7天 /千小时。雇员人数为 30~ 99人的企业 ,因工受伤事故的度数率为 2 2 .2 5~43.2 5人/百万小时、强度率为 2 .98~ 9.78天 /千小时。2 因工死亡   1 970~ 1 999年日本林业每年因工死亡的人数…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实行“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各企业的安全生产计划指标(如千人工亡率、千人负伤率等)和生产经营诸项指标都是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而在前些年,上级部门实施加强企业管理上等升级活动中,安全生产指标又是六大指标中的否决性指标,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于是,企业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安全计划指标或晋升入省级、国家级企业行列,采取了促进安全生产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使安全工作得以稳定有序发展。与此同时,企业职工因工微伤指标这一称谓也应运而生并实际运作起来。为有效地控制职工因工微伤事故,各个企业分别采取了以2~4人次职工因工微伤作为一起职工因工轻伤事故来考核基层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17.
宁西林业局是陕西省森工采运企业中的大局,人多产量大,经济效益较好,1994年却是该局伤亡事故的高峰年。在吸取事故多发的教训后,该局在1995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举扭转了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伐木作业、红五月、交通运输的因工伤亡事故连续两年为“零”。1996年全局仅死亡1人,第三次取得该局安全生产史上的最好水平。局领导在1997年3月放假后连续召开了三个会议(即安委会成员会、安全生产动员会和基层单位队长、现场人员会),决心再创安全生产平稳形势。为巩固并发展安全生产的大好形势,宁西局决心坚持“五化”确保1997年的因工伤亡…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1986年以来,江苏省全民大集体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人数逐年减少,职工千人死亡率连续五年年年有所下降,1990年达到解放以来本省最低值,为0.0374%,居全国领先地位。 江苏省所以能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主要是全省各级政府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列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奋斗目标之一,省人民政府向各市人民政府及省属15个主要工业厅局下达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并把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到实处。全省还普遍开展了对企业厂矿长、经理进行劳动保护知识培训考核发证,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了伤亡事故。江苏省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新的用工制度和社会劳务市场的形成,大批的临时工、农民工、外来工(简称“三工”)进入企业、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三工”过速地涌入企业,也给企业带来劳动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据福州市1994年统计,全市发生各类因工伤亡事故101起(含行政、事业单位),死亡85人,重伤29人,其中“三工”人数就占79.8%,“三工”人员的劳动安全管理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据初步预计,近年来就福州市“三工”人数达25万人左右,其主要来自于外省和本省的贫困农村地区.特别在中、小型企业中“三工”人数比例在急剧上升,有的多达百分之二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鞍钢提出人身死亡和重大设备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加强安全管理,从严治厂,依法治厂,不断把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应用于安全生产,使企业人身伤亡事故逐年下降。“六五”期间比“五五”期间企业工亡人数下降41.95%,重伤人数下降58.8%,月均千人负伤率下降84.8%,安全生产达到全国同行业第一流水平,1985年获国家“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奖牌。为最终实现“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本文就鞍钢“七五”期间及2000年安全工作的发展谈一点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