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京津冀地区典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选取工业COD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COD排放量、生活氨氮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共6项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污染排放特征,利用系统聚类法划分城市类型,利用回归分析研究污染排放指标对GDP的贡献。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存在明显的行政区划差异性:A类城市中,生活污染源已超越工业污染源成为该地区水污染物排放的重中之重;B类城市和C类城市污染控制重点仍需放在工业污染源减排上。经过多年努力,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污水排放量已成为京津冀地区不容忽视的减排对象。今后,应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行政区划内的污染排放特征,加强政策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2004—2016年京津冀地区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区域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构建消费主导比重指数,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产能利用率的关系,并采用格兰杰检验对最终消费支出和产能利用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高能耗产业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值为63. 14%,表明该地区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现象,其中河北省尤为严重。②经济发展阶段和增长模式与产能利用率的高低有一定相关性。③最终消费支出与产能利用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只是单向的因果关系。④未来应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地采取对外发展策略,加大出口投资力度,并以此来化解京津冀地区的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消费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巨大,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关系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保护。通过选取京津冀2000—2014年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建立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京津冀能源消费总量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正向作用,电力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正向影响,而煤炭、石油具有反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改善区域能源供给方面采用适度提高能源总量,减少煤炭等重污染能源比重的政策措施,以有效促进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4.
环境容量资产的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环境容量提出京津冀地区环境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阐明该地区环境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内容、核算范围以及编制路径,对2013年该地区及13个城市的环境容量资产进行核算,并编制了实物量资产负债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地区降低环境资产负债的政策建议,指出我国环境资产负债核算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大气及水环境容量均处于严重负债状态,其中,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2.5环境容量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35%、-263%和-316%,主要水污染物COD和NH3-N环境容量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和-850%。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基础,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开展环境资产核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尤其在"京津冀"地区更为突出。而煤炭相关产业链的能源消耗结构及其污染物排放是导致此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基于2012年"京津冀"地区各省、市的能源平衡表,通过区域间能源调配模型,绘制了煤流和能流桑基图,厘清了"京津冀"地区2012年煤炭相关产业链的物质与能量走向,并运用了投入产出法系统核算了"京津冀"地区煤炭相关产业链的体现能与24种污染物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的原煤主要依赖调运,属于净煤炭进口地区。(2)原煤的直接使用在"京津冀"地区的煤炭相关产业链中占有非常大比重。将体现能角度分析的结果与能量角度分析的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煤化工产业在煤炭相关产业链中的潜在能量消耗仍然具有较大的贡献。(3)焦炭是终端消费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体现能的主要贡献源。(4)在煤炭转化能源利用效率上,"京津冀"地区2012年煤炭相关产业链洗选煤、煤制品加工、炼焦三个环节的效率分别为87.77%、92.46%、90.97%,稍低于中国2012年96.16%的利用效率。(5)原煤、焦炭的直接消费和炼焦过程对"京津冀"地区2012年煤炭相关产业链七种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率最大。为了有效减少"京津冀"地区煤炭相关产业链的污染物排放,需要对原煤、焦炭的直接消费和炼焦过程采取相应的减排政策和措施。本研究可以为"京津冀"地区煤炭相关产业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体现能和污染物排放、采取改进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京津冀地区各行业的年度煤炭消费量确定火电行业、钢铁行业和焦化行业为重点耗煤行业,以在线监测数据、污染源调查(现场调研、环评、验收)数据、排放因子数据为基础,自下而上建立了2013年京津冀地区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研究了SO_2、NO_x和PM_(10)的排放量与污染贡献分布情况,掌握了京津冀地区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为大气污染物减排提供数据基础。研究表明,2013年京津冀火电、钢铁焦化行业共排放SO_2 72.35万t、NO_x 131.99万t、PM_(10) 30.36万t。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最重要城市群之一的京津冀地区,如何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政策目标下,实现降低碳排放总量和提高碳排放效率,对于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产业疏解和京津冀一体化政策背景下,客观正确地评估碳排放效率的真实值对指导碳减排工作有重要参考意义。根据2015—2019年统计数据,利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效率,研究京津冀区域碳排放效率差异化的原因,并将京津冀地区与碳排放高效率地区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冀碳排放效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技术管理水平的区别;通过与碳排放高效率地区的对比后发现,京津冀地区在碳排放效率方面的不足主要源于其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企业生产方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等路径,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度城市综合实力、构建城市创新体系,结合城市经济发展不一致指数,探究城市创新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效应。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差距大,高等级创新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其中北京市"虹吸效应"显著,天津市次之,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科创能力在本省内较高。②城市群内部资源配置不均,城市间联系较弱,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岛、洞"现象明显。据此,提出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区域间资源整合的发展策略和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计量分析原理,以中国30个省区为研究对象(不含台湾地区),对中国省际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从东往西依次呈现"循环经济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较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梯形带状走向;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省际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最后找到影响循环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的“压力—状态—响应”研究框架、组合权重模型、Dagum基尼系数对京津冀城市群2001—2020年的城市韧性时序演变特征及其空间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时序演变上,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在研究区间内总体呈波动式上升的趋势,存在明显的阶梯式失衡现象;(2)空间分布上,京津冀城市群高韧性区域由点到面、由中部至南北部进行蔓延,总体呈现“北京—天津双核驱动,中北强南弱”的韧性格局;(3)区域差异来源上,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韧性区域间不均衡现象突出而区域内发展较为均衡,区域间差异是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韧性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二十年以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制度共同筑牢了生态环境准入的防线,但也出现了管理边界不清晰、管理成效体现不足、制度联动机制保障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典型规划中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三项制度各自发挥的作用,调研部分地区管理实践,提出优化生态环境准入制度的对策建议:一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发挥宏观引领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指导性规划同步研究、同期发布;二是规划环评应进一步筑牢“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上收部分规划环评的审查权限,提升规划环评文件质量,强化环评要求落实情况监督;三是项目环评应在生态环境准入制度体系中进一步优化简化,对环境影响可控、环保措施成熟的建设项目,可推动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进一步强化建设主体的责任意识,通过制度整合发挥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大型电子系统显示控制台环境适应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仁群  岳涛 《环境技术》2011,35(4):22-24
开展环境适应性设计是保证装备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环境适应性设计流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大型电子系统显示控制台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跨国公司投资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由于国内外环境标准不同,因此企业环境内在化程度也就不同,这使得跨国公司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所在城市带来了环境污染.为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投资,取得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提升城市环境标准和实现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程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初论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历史选择。它要求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作为生态环境基础的地质环境也必须进一步加强保护,依靠科技进步最大限度地保护地质、生态和大气环境,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以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Environmental personalization and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self-este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io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physic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has the potential to affect children's behavior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However, less is understood about the effect on the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role of one aspect of the classroom's physical environment, personalization displays, on children's self-esteem. The study employed a classroom intervention in a quasi-experiment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ersonalization on children's self-esteem. Thirty-eight kindergarteners and first graders in six classrooms of two elementary schools in a rural community of a north-eastern state were assessed on pretests and post-tests of the Self-Esteem Index (SEI) scale and the Children's Inventory of Self-Esteem (CISE) scale. The findings were mixed but encouraging. On both measures of self-esteem,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f classroom personalization for first graders. However, for kindergartener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for only one measure, the CISE. Although there are limitations with the study desig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young children's self-esteem may be influenced and enhanced by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classroom's phys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教学环境的系统分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发现在体育教学中,社会环境因素对体育教学质量、效果的影响以及相互关系。提出了科学掌握和利用教学环境,顺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而自我完善,促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缪尔康 《四川环境》2014,(1):128-132
利用自动连续监测仪器对在成都市城区选定的监测点位开展了持续数日的测量,获取了测点的长时间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0.1~3000MHz射频电磁环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与人群作息时间的关系,并对电磁环境人工手动监测的适宜时间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钻井液的使用和钻屑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澳大利亚矿产和能源部(DME)根据所处地区的环境敏感性、钻屑处置方式和钻井液的环境性能评估钻井液的使用及其废物排放。环境性能的标准包括基液和整个钻井液的生物毒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累积性。申请人有责任明确活动的环境领域和可能的环境影响。油基钻井液(OBF)的芳烃含量不超过1%,附在钻屑上的基液干重限值为10%。大钻屑堆可能是海洋低水平烃类渗漏到海洋环境的来源之一,对钻屑堆的移除和处置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9.
包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包头地区属于季风尾闾区,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几十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本区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严重,因此积极探索本区生态环境建设途径,有效遏制生态环境退化,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的意义非常重大.在大量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本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谈雕塑与人文环境的和谐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雕塑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雕塑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环境而生.一件完美的雕塑品不仅仅是其自身造型的精美,更重要的是它能和所处环境完美结合起来,彼此衬托,交相辉映.雕塑以各种形式在各种条件的影响下融入到环境中去,追求整体的和谐,达到整合环境、美化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