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北京东高地电机厂,生产电池铜帽,从改革酸洗工艺着手,解决了氮氧化物的污染问题,既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还改善了同厂周围群众的关系。一、铜件的化学浸蚀机理根据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浸蚀理论,在混酸中,浓硝酸具有整平作用,且为氧化剂,  相似文献   

2.
在镀铬过程中,由于镀前的阳极浸蚀,以及铜挂具和镀件接触电解液引起的腐蚀,在镀铬电解液长时间使用后,镀液中就逐渐累积了铜离子Gu~( )和铁离子Fe~( )。这种铜、铁离子累积超过310克/升时,镀件镀层就要出现灰铁色,并且易剥落,不能使用。镀液中的铜、铁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因此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清除,以致不得不倒掉镀铬液,这不但造成浪费,而且污染水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内燃机务段  相似文献   

3.
电镀前处理的金属清洗和半导体材料的浸蚀,大量排放NO_x,严重污染环境.我们采用国产GH型活性碳用于吸附NO_x,通过实验和工业试用,设备投资少、净化效率高(达95%以上)、能源消耗低(运行中除排风机  相似文献   

4.
陈一声 《交通环保》2003,24(Z1):25-28
通过对液货船管理实践,分析液货船污染事故的原因,提出污染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金属材料电镀前处理混酸浸蚀工艺过程中高浓度二氧化氮(俗称黄烟)的排放量如何确定问题,提出一种调查与监测方法,供污染源调查中对类似工艺排放量估算时参考。这一调查和监测方法是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在对××厂电镀车间进行污染现状调查时使用的。因此文中所谈到的具体问题是针对该车间的。一、混酸浸蚀工艺二氧化氮产生简介钢铁、铜、铜锡合金等金属零件在电镀前  相似文献   

6.
旨在验证液可清(ACF32)治理河流污染的能力并探索相应的技术方法.对运用液可清(ACF32)治理西坝河污染进行了研究,发现液可清(ACF32)在水环境状况极为复杂的西坝河中对去除CODcr、TN、TP、浊度仍有较好的效果.并能起到修复生态系统的作用.对用液可清(ACF32)治理河流污染的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爱达荷州的Tom Bea Beall流域二种土壤侵蚀控制战略和一种水污染(河边)控制战略的效果和效益进行了比较。浸蚀控制战略是使每块土地每公顷的年纯收益提高到最大限度并且土地的侵蚀速率控制到不超过11.2~16.8吨/公顷。河边战略是利用良好植被来覆盖所有邻近小河和非耕种的土地以及在余下的其它土地上采用最大限度提高每公顷土地纯收入的资源管理系统来实现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是用于模拟本流域出口处的沉积物,N、P、COD的水平和浓度的。侵蚀控制战略使侵蚀干口水污染总量减少,但不及河边战略有效。对农场主来说浸蚀战略比河近战略要公正些,  相似文献   

8.
采用海水为驱动液,研究了正渗透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的通量变化和膜污染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分离层朝向原料液(AL-FS)的膜过滤方向可以降低膜污染程度,并获得稳定的通量.长时间(144h)的运行下膜两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膜污染分析显示支撑层的污染程度较低.但海水中的硅酸盐可能在其表面形成沉积物.相比之下,分离层形成了厚的污染层,主要是由污水中的物质如有机物、微生物、胶体类、盐类等沉积在膜表面造成,是通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正渗透膜对营养物质具有高的截留率,运行结束后海水的总有机碳、氨氮和总磷含量为2.49,2.40,0.05mg/L.说明正渗透采用海水为驱动液处理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氨的各种误差因素,重点研究了由于吸收液受到空气的污染和吸收瓶对氨的吸附残留影响.得出结论是:在本地空气中氨的背景浓度水平为0.100 mg/m3时,吸收液污染和吸收瓶污染相对影响最高达到47%.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化学需氧量分析后的残液,通过多年的分析研究及实践,从减少污染、获得经济效益和简单易行三个方面着手,论述了CODcr分析后残液的处理方法,使其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煤矸石与粉煤灰淋溶渗出液对水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煤矸石与粉煤灰淋溶渗出液pH值将会稳定在煤矸石和粉煤灰本身pH值附近,淋溶渗出液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及酸碱度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试验还表明煤矸石和粉煤灰对淋溶水中高含量的重金属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自然破坏作为重点,论述速度增快的沙漠化问题,及需尽快提出对策的濒危野生生物问题。1、中国的沙漠化和土壤浸蚀现状中国沙漠化和土壤浸蚀在漫延,这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利用天然矿物进行高砷煤矿区AMD污染水体底质污染释放的原位控制,以高砷煤矿区AMD污染湖泊底质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比例的碳酸钙和磷矿粉后,分别对AMD污染底质进行7d的连续浸提试验,并测定浸提液中pH、Eh、EC、SO42-、Mn、Zn、Cu、As等特征指标浓度,评价2种天然矿物组分对AMD污染底质的污染释放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碳酸钙、磷矿粉的添加可显著地提高污染底质的pH,并显著降低污染底质的氧化还原电位以及Mn、Cu、Zn离子的溶出,但浸提液EC和SO42-/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碳酸钙处理后浸提液EC和SO42-的增幅显著低于磷矿粉处理;磷矿粉处理对底质中As离子的溶出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而碳酸钙处理的效果则不明显,因此磷矿粉可作为高砷煤矿地区酸性废水污染湖库底质二次污染防治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4.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废水处理的效果.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很多因素影响着膜污染.在充分研究膜污染的原因和特征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选择最优的膜生物反应器类型,对料液进行预处理以及优化膜分离的操作条件来预防污染的形成.另外,膜的定期清洗和再生也是减轻膜污染所不可缺少的.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减轻膜污染,使膜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以便使其在水处理技术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了一维半、时变、微物理过程参数化处理的对流云云雨酸化的物理-化学模式,较为全面地考虑了污染气体向液水的质量传输过程以及液相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通过初步模拟发现,垂直上升气流会很快把低层高浓度SO_τ气体输送到云的上层,从而使酸化过程得到加强;云滴与雨滴微物理结构的不同,对污染气体的吸收影响很大,小的云滴比雨滴更易酸化,云、雨水对污染气体的吸收和云、雨水的比含水量有关.因对流云云内外交换强烈,液水吸收掉的污染气体量相对于环境场而言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16.
对流云云中酸化的数值模拟——Ⅰ.模式建立和初步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了一维半、时变、微物理过程参数化处理的对流云云雨酸化的物理-化学模式,较为全面地考虑了污染气体向液水的质量传输过程以及液相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通过初步模拟发现,垂直上升气流会很快把低层高浓度SOτ气体输送到云的上层,从而使酸化过程得到加强;云滴与雨滴微物理结构的不同,对污染气体的吸收影响很大,小的云滴比雨滴更易酸化,云、雨水对污染气体的吸收和云、雨水的比含水量有关.因对流云云内外交换强烈,液水吸收掉的污染气体量相对于环境场而言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邮电学院、航天部502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三方协同攻关历时三年余的科研项目“硫酸——过氧化氢型蚀刻体系的研制和应用”于85年由三方主营部门共同组织召开了技术鉴定会,硫酸——过氧化氢型蚀刻体系是一种蚀刻印制电路板的新型蚀刻体系,以及浸蚀和喷蚀两种腐蚀样机和工艺流程。蚀刻体系的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外报道水平,浸蚀样机体积小、结构合理,一台小设备可日生产100块30×30厘米双面印制板,全部设备用塑料制作,物美价廉,特别适用于印制板种类多而批量不大的研究单位和生产单位使用。本蚀刻体系是近年来英、美、日、西德等国力争解决用于减去法加工印制板的最新型蚀刻体系。它可用来代替碱性氯化铜、酸性氯化铜以及三氯化铁等腐蚀液。三氯化铁液价格低廉、材料易得、溶铜量较大,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优先采用,但随着图形电镀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臭氧在控制膜污染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放在臭氧用于膜冲洗和臭氧用于过滤液预处理这两个方面;指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臭氧可以有效地减缓、降低膜污染;臭氧控制膜污染的作用主要通过臭氧降解造成膜污染的有机物质来实现.此外,还介绍了一些臭氧与膜联用的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渗透技术在水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渗透(Forward osmosis,FO)技术是一种由渗透压驱动的膜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压力驱动的膜技术相比,具有出水水质高、能耗低、操作压力小、设备简单易操作、污染小等特点,近年来在水和废水处理的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FO技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浓差极化、膜污染、汲取液溶质返混和汲取液的后处理等,使之目前仍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已有FO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介绍了FO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海水脱盐、市政污水处理、特种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影响FO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FO膜、汲取液、原水性质和运行条件等方面),并着重阐述了FO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浓差极化、膜污染、汲取液溶质返混和汲取液的后处理).最后,对FO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从生活污水中回收水资源并同时减少后续处理的反应器容积,本研究采用水通道蛋白正渗透膜对生活污水进行浓缩,并探究不同汲取液对生活污水的浓缩效果和膜污染的影响.在污水体积浓缩至初始的1/10时,氮、磷等浓度浓缩倍数仅为1~3左右,而有机物和金属离子浓度浓缩倍数约为4~7,浓缩后污水COD/TN从2.9增至10.9,生物脱氮潜力明显提高.由于汲取液的盐反向扩散和原料液中污染物浓度的升高,高离子强度是影响污染物截留率的重要原因.浓缩时采用高浓度汲取液会导致膜表面出现结垢,膜污染严重.采用MgCl2作为汲取液可有效减轻浓缩过程中的盐度累积,且Mg2+的作用还可促进微生物活性,但这也可能导致水通道蛋白的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