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美学子系统的动态变化"生命共同体",具有农业生产、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和科普教育的多重价值.基于生态文明思想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作用的分析,结合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创新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模式,提高遗产地产品的生态产品价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适应性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维护和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较为滞后的状况,在界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属性和特点,提出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并运用德尔菲法,最终筛选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鉴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具有较大的模糊性,本文给出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的技术路线,依据确定的警度区间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并综合运用大气污染预警分级和交通信号警示灯原理,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直观反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警戒情况。研究结果认为: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状况进行有效定量评估,进而为建立科学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机制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3.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进社会主义整体建设的宝贵财富和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数字化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保护及时、保存长久,成本低廉、传播范围广以及管理科学、经济价值广泛等优势。数字化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包括政府部门的重视,加强普查工作、制定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开展数字化应用性示范工程和基础信息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数字化保护宣传。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应注意文化真实性、协同保护、文化安全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塘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塘系统是一种具有独特创造性的低洼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中国小农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基塘系统逐渐受到学界重视,并曾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当前系统梳理和总结基塘系统研究进展,对我国相关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意义。论文基于基塘系统主要公开文献,从基塘系统的概念内涵、起源演变、结构功能、推广应用、动态保护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研究进展。资料分析显示:相对太湖流域基塘系统,针对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的研究更为丰富;有关太湖流域桑基鱼塘起源的论证还存在分歧;基塘系统的经济功能衰退,其生态服务功能和遗产文化价值研究急需加强;传统基塘农业保护与创新发展还需加强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研究的支持。未来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有:1)加强对基塘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基塘系统的综合效益;2)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开展基塘系统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研究;3)多学科深入研究基塘系统的作用机理,更好地总结与比较太湖流域与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结构功能的异同;4)深入论证基塘系统的起源与演变过程,明确它在中国和全球农业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有许多传统农业系统都符合农业文化遗产的标准。截止目前,除中国的三个保护试点之外,还有8个国家的5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秘鲁的高原农业系统安第斯山脉中部地区是马铃薯的主要起源中心。在秘鲁南部距离著名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思想的冲击和影响下,以农具为主的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在今后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保护为基本方式、研究为内在动力、发展是目的导向”指导思想,妥善处理好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并以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粮食博物馆的成立为契机,创新保护模式,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农业发展的本质转变 农业文化遗产是经过数千年的变化而留给人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是所有遗产中最具有实用价值的遗产。它不仅具有抽象意义的文化价值,更具有实用意义的使用价值,且时间越久,价值越大,它不仅意味着过去,更意味着现实与未来。  相似文献   

8.
江西古代文教昌盛,书院发达。书院在江西古代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和发挥重要作用。江西历史上厚重的书院文化,为江西留下了丰厚的书院文化遗产。江西书院文化遗产有着鲜明而独特的价值,江西应进一步加强对其保护、利用和宣传,讲好江西书院文化故事,增强江西书院文化影响力,为传播和繁荣当代赣鄱特色文化,塑造江西优势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高效农业技术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粮食产量增长,但同时也带来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传统农业文化逐渐消失等负面效应。哈尼梯田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具有生态价值、农业生产价值和景观价值等多重价值,保护哈尼梯田农业系统意义重大。通过有机生产提高稻谷价格的方式,推动农民继续种植水稻,可以达到保护哈尼梯田农业系统的目的。然而,从非有机到有机生产有一个转换期,这期间稻谷无法以有机产品的价格出售,所以,政府须给予一定的价格补偿才可保证农民利益和生产的持续性。论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获取哈尼梯田地区农户有机转换期种植投入产出状况和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状况,以及现代规模生产方式下的投入产出状况,通过分析对比和核算,得到结果如下:1哈尼梯田地区有机转换期水稻种植直接投入高于现代水稻种植方式,总投入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比最大,而单产低于现代水稻种植方式;2哈尼梯田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偏向于在城市生活和务工,外出务工收入明显高于常规农业收入,使农业机会成本较高;3有机转换期的稻谷价格补偿至少2.84元/kg才可保证有机转换期农民收入稳定,从而达到保护哈尼梯田景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点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参见本期第12页第1自然段)可以发现,农业文化遗产与我们所熟知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是有很大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