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价格低廉的5A型分子筛为基体,采用浸渍法负载一定量的活性物质制备成化学吸附剂材料,并通过气体穿透实验研究其脱除H_2S气体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20wt%、200℃下焙烧3h的ZnO/5A分子筛化学吸附剂对H_2S气体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穿透时间达50min,穿透吸附量达到3.44mg/g。  相似文献   

2.
CPB与HDTMA改性沸石处理含Cr(Ⅵ)废水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改性的天然沸石处理含Cr(Ⅵ)废水.对其性能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PB改性沸石的性能优于HDTMA改性沸石.CPB改性沸石的最佳改性浓度为1.0%,最佳改性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0min,吸附容量为HDTMA改性沸石的4倍.  相似文献   

3.
CPB与FIDTMA改性沸石处理含Cr(Ⅵ)废水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改性的天然沸石处理含Cr(Ⅵ)废水。对其性能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PB改性沸石的性能优于HDTMA改性沸石。CPB改性沸石的最佳改性浓度为1.0%,最佳改性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0min,吸附容量为HDTMA改性沸石的4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亚甲基蓝为例,选取了吸附性能较好、价格低廉的凹凸棒土进行热改性及吸附研究:探讨煅烧温度吸附时间、凹凸棒土投加量、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等因素与吸附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400℃时热改性的凹凸棒土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可达99%以上,最后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吸附条件。研究结果将为后期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高能辐照诱导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PP)纤维基体表面引入对苯乙烯磺酸钠(SS)单体,制备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吸附材料,进而对油气田水环境中的微溶毒性有机物进行有效吸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静态接触角(CA)对接枝改性前后聚丙烯纤维基体表面的形态结构及疏水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证明:功能纤维的接枝率可以通过改变接枝条件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文章还以丙烯酰胺为被吸附有机物考察了纤维改性前后的吸附性能。当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接枝率为15.35%时,其对水中丙烯酰胺的去除率从原纤维的25.4%提高到87.4%,极大提高了对油气田水环境中的丙烯酰胺等有机物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秸秆和玉米叶为吸油材料,分别经50,100,150,200℃热处理后,进行模拟溢油吸附实验,确定不同温度下热改性材料的吸油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热改性后的农作物材料对原油的饱和吸附时间较短,当温度低于100℃时,热改性后材料对原油的饱和吸附时间为5 min,随着温度的增加,饱和吸附时间减小,在温度达到150℃和200℃时,材料对原油的饱和吸附时间缩短到4 min和3 min。秸秆对原油的平衡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热处理温度达到200℃时,其对原油的平衡吸附量反而下降。不同温度热改性后的玉米叶对原油的平衡吸附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海泡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般海泡石、HCl改性海泡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以及在室温下的吸附动力学,计算了吸附速率常数,绘制了海泡石的吸附等温线,并求得其饱和吸附量.结果表明,室温下酸改性海泡石的吸附速率要快于一般海泡石,各类型海泡石的吸附行为符合 Langmuir 方程.  相似文献   

8.
为高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氨氮化合物,采用椰壳活性炭为原材料,通过碱性溶液改性制备高性能吸附剂。通过表面特征分析发现2 mol/L氢氧化钠改性后的椰壳活性炭孔体积和吸附平均孔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分析不同体系温度对改性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于氨氮的吸附效率影响较大,在35℃时的吸附效果最优,利用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计算理论吸附量为38.8 mg/g;改性椰壳活性炭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一步表明椰壳活性炭对废水中氨氮化合物的吸附是易于发生的化学吸附过程。由此可见,改性椰壳活性炭作为一种高性能吸附材料,在去除水中的氨氮化合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TiO2改性柱撑膨润土吸附副品红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安青  邢国平  花文青 《四川环境》2006,25(3):14-17,30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4种二氧化钛(TiO2)改性柱撑膨润土,并探讨了膨润土的改性方法、投土量、吸附时间、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吸附副品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TiO2改性柱撑膨润土对副品红的吸附效果明显好于原土;未经煅烧的TiO2改性柱撑膨润土的吸附效果要明显优于经高温煅烧过的柱撑膨润土;掺杂钇的TiO2改性柱撑膨润土的吸附性能略好于未经掺杂的柱撑膨润土;膨润土投土量、吸附时间、温度和pH值均会对柱撑膨润土的吸附效果产生影响;20℃时,4种柱撑膨润土对溶液中副品红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rnuir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HDTMA改性沸石制成吸附剂,研究对水体中硝酸盐的吸附能力和机理及吸附剂残渣的资源化应用前景。结果表明:HDTMA改性沸石可增强其对硝酸盐的吸附能力。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它的吸附机理,表明:改性沸石HZ4吸附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分子;吸附剂残渣NHZ4吸附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分子和硝酸盐。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残渣NHZ4能提高玉米生物量,最大增幅为30.4%。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硅藻土在废水、废气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认为硅藻土作为一种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的添加助剂,表面结构独特,吸附性能良好,对其进行改性可以适应各种需求。许多研究表明,经过改性的硅藻土对废水、废气和土壤中重金属、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或降解效果,但是大多研究都处于实验室水平,并且大多都是单因素、单污染因子的实验研究,而对多因素多污染因子的研究较少。具体应用效果还有待于实际应用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功能纤维处理含铬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试验研究筛选了各种离子交换纤维对Cr^3 和Cr^6 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制磺酸型和羧酸型功能纤维对Cr^3 的静态吸附量在25mg/g-45mg/g纤维的范围,动态吸附穿透曲线比相应的树脂好,但穿透点之前出口液中Cr^3 浓度偏高,所制五种碱性功能纤维对Cr^6 的交换吸附量比较高,最高达293mg/g,最佳吸附pH值都在1-2,其中PVA-g-4VP-季铵化纤维比日本树脂吸附量高很多,它还具有很好的动态吸附Cr^6 的效果,穿透点前的铬浓度近乎为零穿透点突跃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芦苇秸秆为原材料,通过铁负载及季胺化改性的方式制备了新型复合吸附除磷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分析(XRD)、红外吸收光谱(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选择磷酸盐作为吸附质考察其吸附性能,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材料制备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7.7%、交联温度81℃、铵化温度80℃、铁盐浓度24%。各因素对复合材料吸附磷的影响顺序为:铁盐浓度交联温度氢氧化钠浓度胺化温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改性凹凸棒石处理含油工业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性后的凹凸棒石颗粒吸附剂进行含油工业废水处理实验。取样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粘土颗粒吸附剂的吸附量远大于活性炭,且处理效果好。在废水含油浓度72mg/L时,吸附剂可处理废水1.18m3/kg,停留时间约8min。用加热法对吸附饱和后的凹凸棒石颗粒可进行5次再生使用,且对油的吸附效率没有明显下降。清水淋沥实验表明,制备的改性凹凸棒石颗粒有很好的持油性,油释放率仅为2.05%。  相似文献   

15.
针对应用于实际工业化的树脂固定床吸附研究较少,而与之相关的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可以用来确定固定床吸附操作参数,为固定床的设计和实际操作提供指导。通过对恒定波振荡理论和吸附等温方程的联合,来预测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并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大孔弱碱树脂吸附对硝基酚穿透曲线预测模型的影响。以期望为树脂固定床的设计和实际工业应用产生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对粘土进行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技术对改性粘土进行表征,分析作用机理;并将改性粘土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处理,对处理过程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粘土经过改性后,改性粘土的层间间距增大了0.754 nm;在303.15 K,313.15 K,333.15 K不同温度下,粘土吸附渗滤液中氨氮的平衡的时间为50 min左右,改性后的粘土吸附效果比原土提高了大约2~3倍;改性粘土对氨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G~θ在-0.127 kJ/mol^-0.080 kJ/mol范围内,标准摩尔焓变△H~θ<0,吸附反应过程均属自发的放热过程;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粒子内扩散方程。  相似文献   

17.
以镍离子为模板离子,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异烟酸为功能单体,结合表面印迹技术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对Ni~(2+)具有专一性吸附的镍离子印迹吸附剂。通过吸附过程中pH、温度、吸附时间、Ni~(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pH=7,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0h,Ni~(2+)溶液浓度为30mg/L。同时研究了镍离子印迹吸附剂对Ni~(2+)的选择吸附性能和印迹吸附剂的回用性,发现印迹吸附剂对Ni~(2+)的吸附有很好的选择吸附性,且吸附剂可回用3~4次。  相似文献   

18.
以膨润土为载体,壳聚糖为改性剂,制备了壳聚糖-膨润土复合吸附剂,研究了其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4~6.8,复合吸附剂用量为2.5 g,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10 min,初始浓度为20 mg/L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废水去除率可达到59%。相对于原土,改性膨润土吸附效果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湿式浸渍法制备了胺改性复合吸附剂用于油田伴生气中的CO_2捕集回收。采用物理吸附仪(BET-BJH)、热重分析仪(TG)考察了复合吸附剂的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通过等温吸附曲线研究了胺改性钛管对CO_2的吸附特性和对CH4/CO_2的吸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胺改性复合吸附剂适用于150℃下的操作环境,在75℃时对CO_2的吸附容量可高达110mg/g;其对CO_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40PEI/HTO对CO_2亲和性强,是分离CO_2/CH4的优异吸附剂。  相似文献   

20.
以轻质陶块为填料,探讨了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高气体流量负荷下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对甲苯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净化效率维持在40.6%~61.9%;随着气体流量负荷和入口气体甲苯浓度负荷的增加.甲苯的净化效率也随之下降。结合实验数据对“吸附-生物膜”理论的动力学模式进行模拟研究,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动力学模拟计算值和实验值之间均有很好的拟合性,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