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数字     
《环境教育》2014,(10):28-28
正300台燃煤锅炉改造,是北京市治理PM2.5的重要举措之一。截至目前,北京市城六区所有剩余燃煤锅炉约2500蒸吨,基本上都是改造难度较大的"硬骨头"。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印春介绍,按计划今年北京将有近300台4100蒸吨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改造,预计可减少燃煤消费100万吨,约40万户居民供热将用上清洁能源,五环路内基本取消燃煤锅炉。(人民网)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与能源结构合理与否密切相关,也是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关键。文章客观的反映了乌鲁木齐冬季采暖期使用燃煤能源,对人居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乌鲁木齐清洁能源的储藏量及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为发展清洁能源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热泵工作原理入手,阐述了可再生能源水源热泵技术替代解决燃煤城市冬季采暖的能源问题,进而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做一有益的尝试。同时也为治理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及调整能源结构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环境要闻     
《绿叶》2006,(5)
言论三峡工程每年为国家节约5000万吨燃煤 5月13日,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工程代表局高级工程师谢修发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从生态角度来看,三峡工程本身就是一项环保工程,作为清洁能源,它相当于每年为国家节约 5000万吨燃煤。谢修发称,水电是最清洁的能源,如果将三峡水电站替代燃煤电厂,相当于7座26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可减少燃煤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亿吨,二氧化硫200万吨,一氧化碳约1万吨,氮氧化合物约37万吨以及大量的工业废物。这对减轻中国和周边国家及地区的环境污染和酸雨等危害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绿叶》2017,(9)
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居民温暖过冬、京津冀地区"2+26"城市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冬季雾霾频发,而清洁取暖可以阻断污染源,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论述清洁取暖对大气污染防治影响的基础上,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介绍冬季清洁取暖所采用的地热供暖工程,以及电能供暖、燃气供暖等综合利用方式,以供暖体制改革为切入点,用市场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论述北方地区推进清洁取暖,防治大气污染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温室气体CO2的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火电行业是CO2排放量的主体。燃煤电厂实施碳减排和碳零排放是走向清洁能源必由之路。目前,燃煤电厂实施CO2的减排主要是从常规燃煤电厂烟道气分离CO2,其中,电厂CO2捕集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燃烧后脱碳、燃烧前脱碳、富氧燃烧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是解决当前燃煤型污染的有效措施。本文在分析发展燃气锅炉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燃气锅炉是解决煤烟型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徐州市自然因素及气象条件、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燃煤、地面扬尘及建筑施工、交通及餐饮业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找出了徐州市PM10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在产业结构及工业布局调整、从污染源头抓起,加大治理力度、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加强道路扬尘污染、建筑施工污染、机动车污染、餐饮业以及焚烧类污染的治理、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高城区绿化水平等对策。认为对PM10污染控制应多管齐下、多部门参与共管。  相似文献   

9.
以张掖市甘州区城区采暖期2008—2012年5年环境空气质量数据为主,对采暖期污染物变化状况及污染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张掖市冬季采暖主要以燃煤为主,能源结构不合理、锅炉污染严重、工业企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交通污染等原因,使得冬季采暖期间张掖市甘州区城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采暖期间污染物浓度随时问呈正态分布特征。结合污染特点,提出调整能源结构、利用清洁能源、加大监管力度等建议,以期改善张掖市采暖期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16,(2)
正燃煤排放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势在必行。发达国家通过设定煤炭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并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统一监管确保标准执行到位、长期持续资助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和示范、采用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减排等一系列做法,实现了煤炭清洁利用。我国煤炭清洁利用存在统筹协调不够、标准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经济政策工具利用不够、技术推广应  相似文献   

11.
据了解,目前我国供暖、制冷和生活热水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于煤、油、气等一次性能源的燃烧,这不仅造成了能源利用的浪费,而且还污染了环境。通过采集浅层低温地能(热)并略加提升后,不但可以满足供暖(制冷)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实现供暖(制冷)区域的零污染排放,节省大量一次性能源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供暖主要以一次能源特别是煤炭燃烧为主,已经引发了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减少建设开发投资、降低供暖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对于变革北方农村地区生活方式、推动供暖能源转型、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供暖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据了解,目前我国供暖、制冷和生活热水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于煤、油、气等一次性能源的燃烧,这不仅造成了能源利用的浪费,而且还污染了环境。通过采集浅层低温地能(热)并略加提升后,不但可以满足供暖(制冷)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实现供暖(制冷)区域的零污染排放,节省大量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实现对能源的梯次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以电代煤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指出,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重点实施"绿色低碳"等四种能源发展战略,因此"以电代煤"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战略中的一项重要选择。本文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法和排放系数法,计算了八大主要用能部门以电代煤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价值。计算结果表明:各部门用电设备的初始投资和电力消费等经济成本是燃煤设备的初始投资及燃煤消费等经济成本的1.8~2.8倍,但是,以用电设备替代燃煤设备的环境价值非常可观。在考虑了环境外部性成本后,居民生活行业,商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非高耗能工业六个部门进行"以电代煤"在目前的情况下具有经济可行性,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以电代煤"暂时不具有经济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5—2017年秦皇岛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SO_2、CO、PM_(10)和PM_(2.5)污染程度呈现下降趋势,NO_2和O_3污染程度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污染物为PM_(10)和PM_(2.5)。秦皇岛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和燃煤等,是典型的复合型污染。建议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推进扬尘治理、加强燃煤锅炉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完善大气预警应急体系等污染防治对策来改善秦皇岛市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燃煤为主的农户冬季采暖方式是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规模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是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为重点,全面梳理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清洁取暖政策特别是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主要问题,对近期区域清洁取暖改造补贴投资进行测算,提出未来农村清洁取暖补贴政策的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在现行补贴标准下,补贴资金投入额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清洁取暖技术路径及农居建筑节能性能的差异,使用热泵类设备并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对降低补贴资金投入有积极影响;中央财政的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奖补资金只能覆盖2019年改造补贴所需投资总额的20%左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未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农村清洁取暖补贴政策应继续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支持作用,充分利用市场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已大规模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并已制定清洁取暖补贴政策的地区应继续制定新的补贴政策,尚未大规模改造的地区建议通过试点补贴方式逐步引导推广,清洁取暖补贴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应在农户可接受、政府可承担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退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锦州市"十一五"减排成果及问题的分析,围绕"十二五"减排目标,从电力行业脱硫设施稳定运行、推进低氮燃烧技术、加快钢铁企业烧结机脱硫,取缔供暖行业燃煤小锅炉,加快用车淘汰力度及规范油品供应等方面对锦州市"十二五"期间减排潜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陈国强 《绿叶》2013,(Z1):142-145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很难实现大幅度降低。为此,以能源系统改革来推动绿色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清洁能源,更需考虑能源清洁问题。发展和推动各类方案与措施,避免或减少能源开发、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国强 《绿叶》2013,(1):142-145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很难实现大幅度降低。为此,以能源系统改革来推动绿色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发展清洁能源,更需考虑能源清洁问题。发展和推动各类方案与措施,避免或减少能源开发、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青岛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处于尚清洁状况,且在不断改善;受工业扬尘和建筑扬尘影响,青岛市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加之落后的工艺设备等原因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随着青岛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以氮氧化物为特征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日趋明显,因此,冬季采暖燃煤利用、机动车尾气控制及城市扬尘抑制仍是青岛市未来大气污染的治理重点,强化燃煤脱硫技术和改善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