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黑龙江省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针对黑龙江省四大煤城煤炭资源开采的生态环境损失问题,运用CVM法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了被调查者的属性与其支付意愿、支付额的关联关系,并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测算了四大煤城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  相似文献   

2.
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开发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给卡拉麦里山的野生动物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路线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了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自保护区建立以来的种群大小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准东煤化工产业开发前种群数量增长,开发后种群下降.煤电煤化工产业开发对其种群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是影响卡拉麦里山蒙古野驴种群数量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昌吉州准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新疆重要的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分析了准东地区资源和环境现状,探讨了产业带内区域环境规划,并就产业带内生态适宜区或非适宜区产业布局和注意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强调在该区域发展煤电产业时,必须调整思路,强化管理,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喀什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文章从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水环境情况、土壤地膜污染、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沙尘暴、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喀什市土地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和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喀什市生态改善目标及用地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黄河三角洲的成因及自然生态环境概况,详细论述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及采取的有效措施,对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一九七六年成立,研究方向和任务是:以干旱、半干旱生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为中心;研究解决开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建设和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长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愈发受到关注。针对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建设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油气长输管道建设施工作业环保管理问题及对策、施工作业对土壤及植被的影响及对策、施工作业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及对策分别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彻底改变管道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度和认识,加强管道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榆林市是陕西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煤炭的开采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位于府谷县的红草沟煤矿为例,分析煤炭的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文章概述了红草沟煤矿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煤矿建设期、运营期以及闭矿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电资源开发不仅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同时对于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其主要影响表现在对陆生和永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上.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在研究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油田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包括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草原环境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对景观生态的影响分析,说明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建设期还是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因此必须注重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资源环境超载、生态环境本底脆弱、水资源指标性短缺等方面对黄河流域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长期形势作出判断研究,系统梳理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经验与教训,对煤化工产业发展中规模增长过快、布局不合理以及突出环保问题等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就黄河中上游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以生态环境安全格局稳定为原则,推动国家级煤化工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及规划环评工作;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跨区域共建黄河中上游地区现代煤化工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围绕再生水资源利用,推进煤化工“近零排放”和水权交易;按工业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工业模式,促进煤化工产业优化升级等。  相似文献   

12.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采煤塌陷区所在的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关的生态修复措施,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有了一定的法制建设进展。但与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相关的管理机制尚存在不足,诸如管理主体欠缺、管理体制不顺、法治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需要在环境管理转型的要求下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山区生态产业是依赖于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按照生态学原理组织形成的生态与经济有机统一的产业发展形式。本文阐述了山区生态产业七个方面的特征:即山区生态产业对自然资源的特殊依赖性、受高度景观带的制约性、结构多样性与复杂性、建设长期性、经济收益级差性、开发水平落后性和开发任务艰巨性。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调控设计、垂直带幅生态调控设计、产业模式系统生态设计出发探讨了生态产业与垂直地带性的构建关系,并举例说明了山区生态产业开发建设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得出了山区生态产业的开发就是努力避免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干扰的逆向作用,积极引导与实现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干扰的正向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继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建设后,黑龙江省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基地建设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表明,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协调状况。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尼洋河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巨大,生态环境良好。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必将出现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趋势,探讨流域水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尼洋河流域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尼洋河流域的特点与现存的问题,根据收集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流域污染源概况和构成,以未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前提,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尼洋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并对超标断面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2012年尼洋河流域14个监测断面监测成果的评价,得出尼洋河流域水质现状良好的结论,为以后的水功能区划分、水质目标的确定以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凯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4):99-104
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与永续利用,不仅关系到多个产业部门的发展,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点关注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治理,应满足并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下的不同利益诉求与协同发展。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资源约束愈发显著,产业供给端的自然资源治理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研究结合两山论,通过对自然资源治理与人类活动发展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坚守两条底线的贵州实践是两山论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演进与验证。进而结合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满足,梳理三者间联系与特性,以其核心理念为主线,围绕"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功能实现,构建一种多元主体下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并分析其约束条件与运行模式,以区域实践探析其目标功能实现与重要理论延展。最后提出应在产业发展与多方参与层面上统一思想认识,有利于新型治理途径的构建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首先说明当今中国出现了环境严重污染的“生态墙”;进而阐述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及建设生态文明的艰巨任务;然后论述我国正处环境问题的激化期,应借鉴世界各大工业国的经验教训,指明经济与生态双赢的方向;最后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这篇重要文章提出了以下启示:中国发展打“消耗战”的路已经行不通,必须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保持适当速度;提倡“合理消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磨沟区生态型工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导出以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发展新型产业和改造和传统工业,合理安排工矿区的产业方向,规模、结构、布局、时序等,对工矿区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和整治,优化布局,协调与城市之间的各种比例关系,大力提高工业经济整体水平,加快工业企业改革,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新型生态工业。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区域。本文梳理了近期黄河流域的相关研究,从粮食安全视角下分析了黄河流域现阶段在流域水效率、流域水管理机制、流域水生态文明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黄河流域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两方面建议。一是创新流域水管理机制,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积极改进水资源管理方式,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合理调控水价,完善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二是践行"两山"理论,提升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四大体系"和"七大区域",推进生态廊道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前布局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