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伴随全球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热潮,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并启动了绿色低碳经济的推进工作.当前,我国在可持续消费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可持续消费政策框架基本形成.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倡导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OECD的可持续消费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包头市的消费结构现状,评价市民的可持续消费水平、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提出了可持续消费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国梅  李霞 《环境保护》2012,(11):16-19
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可持续消费比可持续生产对社会的影响更为深远,转变现有的消费模式不仅是破解资源与环境困境的需要,更是从深层次推动可持续生产的市场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人类日益严重的"高碳"消费行为导致全球持续变暖,并引发的气候与环境恶化,成为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强调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把握时机,利用地理教学的阵地,对学生进行低碳意识的培养与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各地已出现了不少低碳社区或碳中和社区,典型的有英国的贝丁顿零碳社区( BedZED)、德国的沃邦小区和瑞典的汉莫比生态社区.这些地区都有计划地以低碳或可持续的概念来改变民众的行为模式,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充分利用能源、优化内部结构、减少外部效应,切合了可持续社区和"一个地球生活"社区的要求,成为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典范和标杆.在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化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决定中长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城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日益受到世界关注,美国实践证明强制性限制排放政策对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减少最终碳排放至关重要,为我国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缓解未来外部经济体要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建设低碳城市逐渐成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选择。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以及国内能源产业的转型需求促进了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2010年起我国已陆续开展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在推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落实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目标缺少约束性和科学性、政策执行主体权责不匹配、政策内容过于宽泛、缺少专项资金保障以及对应的政策评价体系。为此提出要量化低碳城市试点的发展目标并增加其约束性;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纳入生态文明体制中,重新定位,配套对应体制机制;构建多元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政策评价标准并建立试点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8.
绿色消费行为理论探讨及国内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绿色消费是缓解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之一。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出发,研究我国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对推进我国绿色消费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消费者心理统计特征出发,探讨了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决策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以及在城市内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其实践基础就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0.
翟峰 《环境保护》2011,(13):59-61
"5·12"汶川大地震中,广元市出现了一个极重受灾县和六个重灾县区,在其城市和城镇规划以及大量基础设施灾后重建的前期,广元市紧紧抓住了三个低碳重建的要素,即"利用单位能源消耗和单位能源碳的排放而产生收益最大化的碳生产力、利用天然气和水能条件而形成的优势能源结构、利用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培育而形成的低碳消费",做出了"结合灾后重建,推广清洁能源和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低碳重建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介绍了发达国家及我国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及采取的措施。指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困难更大。提出钢铁企业创新理念、迎难而上,实现钢铁企业低碳化、生态化目标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问题,文中介绍了企业公司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生产也在向全球化发展,中国政府坚持可发展战略路线,把低碳经济与企业责任结合起来,以法律条文和道德指导企业生产与经营,要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本文主要通过对“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的责任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意见,以利于众多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及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急需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低碳之路。中国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且以工业碳排放为主,严重威胁中国的环境安全与能源安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面临低碳理论欠缺、能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粗放、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等问题.可以从健全相关的政策体系、研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加强公众参与、加强国际合作及树立示范等方面去探索适合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提出当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已经逐步转变为家庭个体为主的消费模式;对家庭消费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国内三大城市消费情况研究了影响家庭消费模式驱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可持续家庭消费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中国2000~201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指数,基于多期双重差分、三重差分等方法实证检验碳交易政策与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之间的关系及异质性影响,并进一步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碳交易政策推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可以显著提升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水平且作用效果逐年增强.从作用路径看,“四大效应”激励作用彰显,作用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结构优化效应、行为驱动效应、生态创新效应和环保支出效应;从异质性影响看,GDP增速较慢地区的政策实施加快了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影响明显高于GDP增速较快地区;碳交易政策对东部地区的正向推动效应显著,对中西部地区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低碳矿山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了高碳能源低碳化发展的意义,针对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地位,围绕低碳露天煤矿建设的主题,提出了建设低碳露天煤矿的总体框架,从节能与环保两个角度提出了建设低碳露天矿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施可持续消费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消费政策和环境要求下如何进行可持续消费 ,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将有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实施可持续消费的障碍和机遇 ,并从可持续消费过程的几个主体角度 ,为构建合理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农业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低碳农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行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农业的目标是减缓温室气体,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高效农业。在推动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措施方面,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采用其他相应的技术措施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总量排放的同时,增加耕地、草地和林地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从而实现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探索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新的战略取向,并且正通过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国际合作与贸易方式的转型,以及管理、政策、技术的组合与创新形成新的发展和竞争格局。中国由于长期高速增长和巨大的社会经济规模,不仅使其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异常复杂,而且其问题与全球性问题的结构具有一致性。经过过去20年的努力,中国在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面临各种新的挑战。未来5-10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应以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主线,通过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效率和总量、计划与市场、制度与技术、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寻找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特征,节能减排空间很大,同时内蒙古新能源储量丰富、森林碳汇能力较强。发展低碳经济应是内蒙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具体可以通过推进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和新能源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着力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增加森林草原碳汇、尽快启动实施碳交易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