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我国城市燃气风险管理水平,帮助风险管理者科学地分配维护资源,探讨提出了我国城市燃气事故生命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采用AIR指标法确定了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范围为(2.397 3×10-7,4.794 7×10-7);运用F-N曲线法结合ALARP原则,确定了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最大可接受风险的截距为4.794 7×10-7,可忽略风险的截距为4.794 7×10-8;利用生活质量指数推导模型,计算了达到城市燃气事故可忽略风险水平的最优安全投入成本;基于风险动态原则,分析提出了风险可接受标准的更新办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低于煤矿、大坝、化工等危险行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虽然我国城市燃气事故死亡率逐年降低,但要达到可忽略的风险水平,每年还需大量安全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对清洁能源提出的要求,使我国城镇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水平适应发展的需求,从生命风险的角度研讨城镇燃气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首先采用平均个人风险(AIR)法和最低合理可行(ALARP)准则相结合的方法,统计2012—2021年的事故数据;然后以5年为一周期进行对比分析,以上一个5年周期的风险可接受标准预测下一个5年周期的风险可接受标准参考值,并得出2022—2026年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的参考值;最后依照在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5年周期预测法,采用累计频率-死亡人数(F-N)曲线法,统计2017—2021年每起事故死亡数及年管道长度,并确定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研究表明:以风险水平1.017 13×10-7作为个人风险不可接受风险区与ALARP区分界线,2.034 27×10-7作为ALARP区与可接受风险区的划分边界;同时确定了社会风险最大可接受风险曲线和可忽略风险曲线,并结合ALARP准则划分出风险区域。  相似文献   

3.
采用TZS法,对天然气管道运输潜在的个人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分析过程中引入致死长度来表征天然气管道运输对位于某一特定点的人造成的危险程度,评估结果用风险廓线来表达.以靖边-西安天然气输送工程为实例进行风险计算,结果表明:靖西线的安边到赵家口段,距天然气管道60m处的个人风险值在1.37×10-5-3.38×10-51/a之间,处于风险合理可接受区域.其中,由外部干扰导致的个人风险值在7.10×10-6-1.80×10-5 1/a之间,约占总个人风险值的1/2,说明外部干扰是引发该段天然气管道运输风险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靖西线的安全管理及现有管线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天然气管道蒸汽云爆炸的破坏程度,结合实际案例,在不同的天然气泄露时间条件下,对天然气管道蒸汽云爆炸的破坏范围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出个人风险值(IR)并做出累积事故率(F)-死亡人数(N)曲线,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和ALARP准则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当泄漏时间由60 s增加到300 s时,死亡半径和财产损失半径明显增大。同时,该天然气管道的IR值(5.6×10~(-4))要远大于规定的标准(1×10~(-6)),计算得到的F-N曲线大部分位于可以接受的区域,该研究结果为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定量风险评价的指标、模型和一般程序,给出了定量风险评价的标准,采用定量风险评价的方法对某企业规划建设的炼化一体化项目进行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水平计算。个人风险计算结果表明,该炼化一体化项目所在厂区内没有出现1×10-3的风险等值线,1×10-4、1×10-5和1×10-6的风险等值线也没有超出厂区边界,说明该炼化一体化项目厂区内部和周边人员所面临的个人风险是可以接受的。社会风险计算结果表明,该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社会风险曲线处在可容许区范围内,没有进入不可容许区和ALARP区,说明该项目的社会风险也是可以接受的。本文采用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可为规划或已建炼化一体化项目进行风险水平评估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风险的重大危险源选址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重大危险源选址中普遍采用的安全距离方法的一些缺点,研究提出了基于风险的重大危险源选址规划方法.介绍了基于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选址规划指标,给出了推荐的风险可接受标准,以及风险计算的一般程序.该方法在某天然气工程的选址规划中进行了实际应用,计算给出了该工程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分布图和社会风险(F-N)曲线.结果表明,工程的5×10-5、1×10-5、5×10-6每年的个人风险的安全距离均能够得到满足;工程的F-N曲线落入了推荐标准的ALARP区,基本满足要求,但还应在设计阶段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水平,根据广西某市主要的3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水源地原水中Cr、As、Cd、Pb、Cu、Hg、Fe和Zn等重金属通过饮用水途径引起的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非致癌物质对成人和儿童引起的总非致癌风险在10-10~10-9a-1之间,远低于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4a-1);致癌物质对成人和儿童引起的人均年致癌风险大小顺序均为CrAsCd;河流、湖库型水源地总致癌风险均超过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4a-1),其中儿童人群总致癌风险在8.43×10-5~6.26×10-4a-1之间,明显高于成人6.05×10-5~4.52×10-4a-1的水平。Cr对儿童和成人总致癌风险贡献最高,是最主要的致癌物。  相似文献   

8.
为明晰公众对城市地下空间的风险感知,服务韧性城市战略,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心理认知测量、统计分析、地理空间评估等方法,形成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类型和风险清单,绘制风险感知地图,并对风险感知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类型可整理为6类14种,包含技术、环境、人因三维15种风险,其中地震、洪水、火灾风险的严重程度高,辐射、地下管网故障和基础沉降风险的未知程度高;公众对城市地下空间风险感知在人口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地理空间上存在聚集效应,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从社会学视角为城市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可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燃气管道事故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复杂性,首先收集156份燃气管道事故案例,基于“4M理论”,从人的因素、设备设施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4个方面确定了30个风险因素;运用Gephi软件构建燃气管道事故风险演化网络,并分析网络节点的度、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和PR值,确定关键节点并对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应急处置不当、误操作、违章操作、管道腐蚀以及监督管理不足是导致燃气管道事故发生的关键风险因素,应控制这些关键风险因素,切断风险演化路径,防止燃气管道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以某城际铁路下穿埋地燃气管道工程为例,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了250 km/h行车速度下的钢轨扣件支点反力;利用ANSYS建立了包括轨道、隧道结构、土体和燃气管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钢轨扣件反力为输入荷载,分析了列车运营条件下燃气管道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分析了会车对燃气管道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列车单向运营速度为250 km/h时,燃气管道的最大振动加速度为1.175×10~(-3)m/s~2。如果在管道下方会车,列车运行振动对埋地燃气管道的影响范围显著增大,振动位移幅值和加速度幅值增幅分别为85.2%和75.8%,最大位移为2.21×10-5m,最大振动加速度为2.12×10~(-3)m/s~2。根据预测计算结果判断,本工程列车单向运营引起的埋地燃气管道的振动烈度小于I度,会车时振动烈度略大于I度。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蒸气云爆炸事故的风险定量评估问题,提出一种网格化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综合分析管道故障的影响因素和管道泄漏蒸气云爆炸的后果损失类型,并计算管道的失效概率和管道某一点泄漏导致蒸气云爆炸后在一个网格内的后果损失货币量化值,两者相乘得到该网格中心点的风险值。然后,利用叠加场的原理,将对网格中心点有影响的管段各点风险值耦合叠加,得出各网格中心点的总风险值,进而绘制出评估区域的风险等值线。最后,应用于实例,绘制出某地区燃气管网泄漏蒸气云爆炸的风险等值线,根据风险可接受准则,评价区域划分为特别、重点和一般防护区,并得到相应的防护区域范围。结果表明:网格化的风险评估方法能够准确评估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蒸气云爆炸事故风险,并使区域风险划分相比传统方法更加精细和形象,有助于提高社会安全防护物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影响公众对地震风险感知的关键因素,并分析该因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运用公众问卷调研法及多元统计法调查公众对地震的风险感知,并进行风险支付意愿的回归分析与时间维度下风险感知的差异性对比.研究表明,公众对地震的了解程度和感知到的威胁程度因时间发生显著变化,并影响公众对风险的感知态度.建议政府通过与公众的有效沟通以及加强立法,纠正公众的风险感知偏差,并将公众的风险感知纳入风险分析和政策决策中.  相似文献   

13.
城市天然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实现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资源的合理分配,确定天然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估的重点为目标,改进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方法的肯特模型,探求城市天然气管道的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分析了城市埋地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影响因子,并研究其评分标准;分别给出了城市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等级划分标准,并运用半定量风险矩阵进行燃气管道单元的风险初步排序,以确定高风险管道单元;对城市天然气管道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估,可为识别管道沿线高风险后果区域、风险动态排序、风险预警及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时存在各因素相互作用会影响评价结果的问题,通过分析以往燃气事故发生原因、行业专家意见和相关规范标准,筛选整理出4项一级指标和19项二级指标,建立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保证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引入灰色理论与决策试验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首先,基于此方法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然后,得出各指标因素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最后,对中心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燃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阴极保护失效、管道运行年限、管道保护装置和人为破坏是导致燃气管道失效最重要的4个因素,燃气管道的风险等级为中等;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相吻合,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估燃气管道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行业风险可接受现状,印证已颁布的可接受风险标准中标准基准值选取的可行性,基于可接受风险标准理论,通过搜集、分析及估算全国及化工行业最近10 a的基础事故数据,采用平均个人风险值法(AIR)和事故累计概率-死亡人数曲线(FN曲线)法的运算思想,确定了全国及化工行业的死亡、受伤及职业病风险个人/社会可接受标准基准值,并通过数据范围的选择将其分为宽松型、通用型及严格型3种不同“严格”程度的基准值以备不同条件下选用。研究结果表明:死亡标准基准值通过与已颁布的标准基准值进行对比后发现2者均处于同一量级(10-4),印证了彼此的可行性,受伤及职业病标准基准值可为后期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油气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与应用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油气管道安全状况,基于风险可接受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介绍国内外风险可接受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阐述风险可接受的原则,分析和总结不同国家的风险可接受标准及其在油气管道中的应用,探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差距,并针对我国相关研究与应用提出建议。结果表明:风险可接受体系应建立在风险可接受定量化的基础上,同时需要制定风险可接受标准和相应的油气管道行业规范,并将其应用于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管理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西部某老工业区土壤中As、Pb、Cr、Cd、Hg、Zn的含量、空间分布状况展开了研究,并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对该老工业区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老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6种元素与陕西土壤背景值相比超标100%,表明其不适宜作为居住用地开发。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As、Pb、Cr、Cd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值分别为3.83、1.7、1.94、1.09,均超过非致癌风险可接受值1,表明该老工业区对人们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对于致癌风险,As、Cr、Cd元素的致癌风险值远大于致癌风险边界值,分别超过致癌风险值的2个数量级(2.64×10-4)、4个数量级(1.94×10-2)、1个数量级(6.12×10-5),表示As和Cr已经达到了显著致癌风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滦河上游大河口水库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水平,分别于2017年1月、7月、10月对库区内15个监测点共采集135个水样,对Cr、Pb、As、Fe、Ni、Cu、Al共7种重金属元素分析检测,并采用美国EPA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水库不同蓄水期水质展开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表明:不同蓄水期水库水体7种重金属的平均检测质量浓度范围为0.005 ~0.129 mg/L,除重金属Ni含量超标外,其余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未超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体标准限值.库区水体成人年均致癌健康风险值在10-7~ 10-5.儿童年均致癌风险是成人的2.7倍,儿童年均非致癌风险是成人的2.5倍.水库的非致癌重金属Ni、Fe、Cu、Al的年均健康风险值介于10-12~ 10-9,小于总体健康风险值的1%.健康风险主要来自于重金属致癌风险,主要风险物为As,其次为Cr,平均值分别为4.85×10-6a-1和3.93×10-6a-1,均接近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所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应优先列为大河口水库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的管控目标.  相似文献   

19.
选择重庆市生态保护发展区域2016年9月1日至11月30日6个大气自动观测站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大气环境中的PM_(10)和PM_(2.5)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研究区域6个观测站大气中的PM_(10)和PM_(2.5)与风速、风向、温度和湿度均呈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大气中的PM_(2.5)的健康风险值均大于PM_(10),PM_(10)和PM_(2.5)的健康风险值均未超过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规定的1×10^(-6)~1×10^(-4)可接受风险范围。研究区域秋季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的来源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极地气候和环流气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综合评估区域风险可接受性,深度挖掘潜在风险,优化风险决策,从死亡及受伤风险2方面研究了化工行业的死亡及受伤风险可接受标准(以下简称“双标准”),提出基于“双标准”的新型区域定量风险评估模型。以1 000 m3柴油罐池火灾事故为对象,通过池火事故后果模型、概率模型及可接受风险模型的创新性使用,对其在油罐区域定量风险评估中的初步运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池火事故下的个人死亡风险和社会受伤风险未能达到标准要求,综合评估结果为风险不可接受;“双标准”综合评估法在区域定量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一定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