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狼来了"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那个屡屡高呼"狼来了"、以撒谎为乐趣的顽童,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在生产安全中,我们常常也用来比喻不重视安全生产容易发生事故,存在"狼来了"的危险.全球每年因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就造成120万人死亡、2.5亿人受伤;我国2003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6万起,造成136340人死亡.我们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防范"狼来了".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回顾我国安全科技“九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有利于使科学技术在促进安全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一、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技术重大工业事故一直是安全科技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宏观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九五”开展了滚动研究,着重解决重大工业火灾、爆炸、毒物泄露事故分析模拟技术、人为失误预防与个体防护技术和油罐区安全监测与防护技术等。重大事故分析与模拟技术完成后可用于指导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工作,为事故处理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作为“九五”科研成果防静电阻燃面料和阻燃防…  相似文献   

3.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冶炼厂担负着利用火法处理铜精矿和外购铜原料,湿法冶炼工艺生产阴极铜的重要任务。从原料到产品的一条线管理,从火法26台冶金炉窑到湿法2900个电解槽“水火交融”的分片管理,从余热锅炉、起重作业到涉氮涉氧等关键环节的重点管理,决定了工艺安全管理是该厂最重要的安全管理。2009年以来,该厂按金川“五阶段”工艺技术安全管控匹配化建设要求,以工艺安全动态评价为起点,以工艺安全防护为基础,以工艺安全三区建设为重点,以工艺安全本质化升级为手段,以工艺安全匹配化建设为目标,抓过程控制,抓目标结果,不断创造出本质化、匹配化和常态化的工艺安全环境,为全厂连续五年实现重伤以上事故为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遭受一回挫折,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份见识.能够在"吃堑"中"长智",相对于只"吃堑"不"长智"来说,无疑是值得赞许的.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在生产经营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但也有些地方和单位,接二连三地发生安全事故,只"吃堑"不"长智".  相似文献   

5.
违章操作,现在的确已经成了分析安全事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要原因了。甲企业未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就 安排上岗,致使氯气泄漏时员工不知所措,造成多人中毒,最终的原因分析是"违章操作";乙集团公司员工从脱焊的 旋梯上掉下来摔死,也将责任算在"违章操作"上;还有导致200多人死亡的开县井喷事故,原因还是工作人员"违章 操作"……在很多故事中,我们不排除有违章操作的行为。但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是否想到,在设备老化、没有安全保 障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如何操作才不违章呢?在员工未经培训,连起码的生产操作常识都不懂的情况下,如何应对突发 事故呢?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发生了事故又怎么算是违章操作呢?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通过深入基层调查,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潜流"仍在"流动"不止,"事故潜流"的存在,使事故频发,使企业蒙受损失.为此,针对"事故潜流"采取措施"截流",是当前企业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福建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围绕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制定和完善各生产重要岗位事故预案。 该公司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中,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开展"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为主题的"事故预  相似文献   

8.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即企业生产过程,包括生产过程中人身、设备以及系统的安全,以降低由于事故造成的安全成本。从多年的事故教训中,我们看到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如何把对人的管理引入生产安全管理之中,重视人的因素,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凝聚人的智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经验,不断地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王海燕  肖波  周军 《安全》2006,27(4):44-45
近两年来,频繁发生的"12·23重庆井喷"、"4·15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吉化11·13苯泄露事件"等等安全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从这些事故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到钻井作业卸掉"防喷阀"、危险化学品车辆押运员"逃逸"、化工厂职工现场"处置不当"等不安全状态(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是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安全管理人员在分析以上事故原因,吸取惨痛教训的同时,不能忽视事故发生的规律,并且应注重"安全管理三大定律"对基层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中各工种产生不安全动作的情况,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了2012—2016年间98起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从各工种事故发生部位、不安全动作综合、各工种不安全动作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工种为统计指标,获得了不安全动作的发生部位、出现频次、占不安全动作总数百分比和发生率等统计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涉及工种19类,包括木工、架子工、杂工等,各工种发生在电梯井、脚手架、通风井部位的事故位于前3位,杂工、木工、架子工的事故发生部位数和不安全动作数位于前3位;得出各工种不安全动作16类共192个,其中未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和未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类不安全动作发生频率较高;得出未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未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擅自)3类不安全动作涉及工种较多。  相似文献   

11.
以"制"严"安"     
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来说,想要确保作业现场安全,关键在于管控好"人"的风险.对此,企业应通过"以制严安",用规则、规范、规矩控制住作业现场人员的意识和行为,把住安全源头、防住事故苗头、守住作业"人头",从而实现现场安全管控目标.  相似文献   

12.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防护问题与救援的质量和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等密切相关。国内外多起化学事故都有应急救援人员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发生数人中毒的报道,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防护措施的人员因防护不当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中毒症状。由此可见,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防护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救援中,务必做到充分准备,学会正确的防护方法,以保证救援人员顺利执行任务及保障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德国保险协会下属的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IFA)发布了设备防护失效评估方法,该方法以EXCEL表格的形式,列出了设备可能出现的失效情况及状态,通过评估得出设备防护失效的可能性,进而为提高防护设备可靠性和防范事故提供参考。统计数据显示,涉及机械设备的职业安全健康事故中,超过1/4的事故是由于防护设备失效导致的,而通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四川省规定,从今年开始,凡发生特大事故的市县,"事故市长"和"事故县长"们将要求到省政府述职,以促进各地增强责任意识,严格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5.
为预防氯化工艺安全生产事故,基于生物免疫机理,先应用仿生学方法分析了氯化安全生产事故预警体系与生物免疫系统的相似性,结合氯化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抗原-抗体模式的安全生产预警体系的层次模型,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影响较大的抗原A指标有A12(个体的防护水平)、A24(氯的毒性)、A34(暴露于危险环境);影响较大的抗体B指标有B12(应急机制的完善)、B26(反应物料比例的控制和连锁)、B29(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温度)、B30(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的压力)。基于所构建的氯化工艺安全生产预警指标体系,结合某厂氯苯生产工艺及操作控制指标,进一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工艺的事故风险进行了模糊评价。结果表明,以抗原-抗体模式建立的事故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以提高事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可在工艺过程的安全综合评价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任智刚  汪澍  金龙哲 《安全》2021,42(7):35-39
为理清"事故""隐患"的边界范围,本文对"事故"和"隐患"2个术语在中文、法规、标准中的定义进行检索,并对其定义解构化分析,得出现有定义及其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甚至会对安全生产决策、监管执法和企业自主管控产生负向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给出"事故""隐患""缺陷"3个术语的定义;根据每个定义的内涵,提出遵循差异化管控原则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工艺安全管理系统,其中工艺危害分析是工艺安全管理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对通常采用的故障假设/检查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保护层分析五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它们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时机。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比较容易使用,适用于工艺的初次评估;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适用于高危险性工艺中的工段、组件或单元操作的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可以非常系统、全面的对工艺进行分析,是最有效的工艺危害分析方法。保护层分析方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通过分析系统中各个防护层的失效概率来评估潜在事故的危险性,并与可接受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防护系统防护性能的判断。通过对分析方法的比较可以指导化工企业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来进行工艺危害分析。  相似文献   

18.
液化石油气(LPG)站安全距离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安全问题,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确定安全距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以个体自然死亡概率为基础,确定液化石油气站个体风险标准。采用小孔泄漏、中孔泄漏、大孔泄漏和完全破裂四种泄漏模式确定泄漏场景,以事件树形式给出泄漏物质连续释放和瞬时释放的各种事故后果,针对每种泄漏场景计算工艺单元相应的泄漏频率,采用时间因子进行修正。将后果与泄漏频率集合与一体,得出液化石油气站的安全距离。合理的安全距离对于液化石油气站工艺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安全平稳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避免云南省泸西县城阳光小区挖孔桩开挖爆破影响周围建筑结构安全和居民生活,施工中采取了多项控制爆破技术措施。通过采取合理的炮孔布置、延时时间、炸药单耗和起爆方式等参数及安全防护措施,并综合考虑爆破振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和人体心理的作用,研究制定了挖孔桩爆破振动安全标准,而且在周围布置测点对爆破振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以指导爆破作业,达到了安全爆破开挖的目的。施工结果说明了工程中采取的多项控制爆破技术措施是有效的,制定的爆破振动安全标准是适宜的,既保证了良好的爆破效果,又控制了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了施工事故和扰民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全面分析了隧道开挖、装岩运输等环节常见的事故原因及类别,并从施工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防护等方面提出了预防与控制事故的安全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