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按有关规定,我国压力管道分为长输管道、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工业管道是指工业企业所属的用于运输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和其他辅助管道,即工业企业内运行的压力管道均为工业管道.主要介绍了我国工业企业内工业管道相关运行维护管理与检验现状,重点强调工业管道运行中安全性能,及对工业安全性能确定所进行的压力试验的相关要求,为企业内部如何防止工业管道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工业管道反光色环安全标识是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基础上,参照有关国家标准,自主研发的适用我国企业工业管道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产品,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可弯曲的薄型铝材,机械辊压玻璃微珠工程级反光膜,反光膜上标识管道内的介质名称、流向、识别颜色及警示符号和其它参数,以环状抱箍的形式安装在工业管道上。由于采用特殊材料和新型工艺,产品寿命可达5年以上,免维护。该产品的问世,解决了工业管道传统贴不干胶或刷油漆施工难度大、效率低、危险性高,管道表面除锈打磨处理工  相似文献   

3.
工业管道是石油、化工、钢铁等企业的动脉和血管,是输送能源动力保障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生命线。工业管道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备,也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基础实施。工业管道常常伴有高温、高压等生产工艺条件,输送易燃易爆、有毒、含硫氢腐蚀介质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压力管道是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按照《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相关规定,压力管道按其用途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其中,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管道的铺设长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全国在用工业管道已有数千万千米。  相似文献   

5.
工业管道是炼油化工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内外环境和操作状况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和社会稳定。以乙烯、丙烯罐区在用工业管道为例,引入风险管理和预知性理念,通过对在用工业管道损伤模式识别,预测管道存在的缺陷类型和位置,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确定缺陷的性质和尺寸,评估管道剩余寿命,在发生事故之前,为企业提供预知性检验维修策略,使在用工业管道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状态,逐步从人工判断、经验推测转向科学动态检修,提高检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赵伟 《安全》2011,32(11):39-40
在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专家或执法人员经常要求输送可燃、易爆物质的金属管道法兰要用导线跨接,防止发生静电事故。那么,金属管道法兰是否需要跨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跨接?笔者想就此问题做一下探讨。1工业管道金属法兰跨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5月8日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文件《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对工业管道有下列定义: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工艺装置、辅助装置以及界区内公用工程所属的工业管道(以下简称管道)。  相似文献   

7.
保温层下腐蚀(Corrosion under insulation,CUI)是压力管道外部腐蚀的主要腐蚀类型,是压力管道发生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压力管道RBI风险评估中的重要参数。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研究保温层下腐蚀的机理和成因,结合现场条件合理选择保温层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管线的损伤几率,提高压力管道使用寿命。本文以在用GC1级工业管道保温层腐蚀样本为例,利用便携式X衍射仪分析其腐蚀样本元素的组成,论述该腐蚀的形成机理,为厂区内在用压力管道保温层防腐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化工装置工业管道面临焊接和腐蚀两大问题,装置的长期运行与管道定期检验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数字射线、脉冲涡流、超声导波三种管道在线检测技术的对比分析,结合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理念,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工业管道在线检验的技术,对节约企业成本、保障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推进公共化工管廊带建设是近年来化工园区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实施"物流输送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公共管廊是化工园区内用于敷设架空的工艺物料管道、公用工程管道、供热管道等的公共通廊。公共管廊衔接着园区内的所有企业,使上下游装置及公用工程等全部贯通,企业生产所需的物料都要通过管廊进行传递,管道用户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从码头获得所需的  相似文献   

10.
夏季气温高,雨水多,地下排水管道一旦堵塞,需要紧急进行清淤疏通作业。近年来,各地在疏通地下排水管道的作业中,发生过多起作业人员中毒伤亡的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城市下水管网中的污水,包括经过净化处理的工业污水、城市的生活下水。这些下水中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 工业污水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根据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工业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才可以排入综合下水。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工业污水都能达标排放,但还有一些企业做不到达标排放。因此在工业污…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埋地含缺陷聚乙烯管道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管道的应力和变形量,分别考虑管道内压、地面载荷和管道缺陷深度变化对管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最大应力随管道内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地面载荷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随管道缺陷深度增大而增大。管道变形量随内压增大而增大,但增长较小;随地面载荷增大而增大,增长较大;管道缺陷深度只对管道缺陷处变形量有影响。研究结果为确定城镇燃气聚乙烯管道工作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主要阐述了工业管道安装监检工作管道组成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影响油气管道安全运营的落石冲击问题,基于弹塑性力学、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球形落石冲击油气管道的计算模型,对管道动态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冲击速度、落石半径、管道内压力和落石冲击位置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各参数对管道冲击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落石的冲击能量主要用于管道塑性变形;冲击过程中,落石与管道的接触区域由初始的椭圆斑逐渐变成了椭圆环;管道塑性变形随着冲击速度和落石半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内压和落石偏移度的增大而减小。该研究工作为油气管道的安全评价及防护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保障油气安全运输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地表载荷对硬岩区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管-土耦合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地表载荷大小、作用面积、管道压力、管道径厚比及回填土弹性模量对管道应力分布、塑性应变、椭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压载作用下,高应力区首先出现在管道顶部且呈椭圆形;随着地表载荷及其作用面积的增大,管道高应力区逐渐扩大,管道截面左右两侧也出现应力集中;随着回填土弹性模量、管道壁厚及内压的增加,管道顶部高应力区及最大等效应力均减小。塑性应变首先出现在管顶,且塑性区随地表载荷、载荷作用长度增加而增大,随回填土体弹性模量及管道壁厚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内压为0~4MPa时,管道塑性应变及塑性区随内压的增大而减小。管道椭圆度随回填土体弹性模量、管道内压、壁厚增加而逐渐减小,随地表压载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企业内的燃气(油)管道和钢制储罐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企业内的燃气(油)管道和钢制储罐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未设防静电装置和避雷装置。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火灾和其他爆炸。主要防范措施有:(1)露天设置的可燃气体、可  相似文献   

16.
管道内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对于管道的检测较为普遍的观点是采用智能检测器对管道实施内检测.简单介绍了内检测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针对3种缺陷类型而研发的变形检测器、金属检测器、裂纹检测器3种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指出了目前内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碳酸盐岩管道模型调查了不同流量条件下苯和甲苯的自然衰减行为,以及通过添加高浓度硝酸盐了解苯和甲苯的增强生物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岩溶管道中苯和甲苯存在明显的自然衰减,有氧降解是其重要的路径;2管道流量越大,对苯和甲苯浓度的衰减越不利;3添加硝酸盐难以促进反硝化去除苯和甲苯。影响自然衰减和增强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除了管道流量外,更主要的可能是由于管道内固体表面积小而不利用于微生物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煤尘质量浓度对瓦斯爆炸的影响,采用自主搭建的竖直管道,开展质量浓度为25、50、100、200 g/m3的4种煤尘与体积分数为9%的瓦斯混合爆炸试验,分析爆炸室和传播管道内爆炸压力及火焰传播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增加煤尘质量浓度,混合爆炸压力减小;爆炸室和传播管道内的爆炸特性对煤尘的敏感性不同,爆炸室内爆炸压力对高浓度煤尘较敏感,传播管道内爆炸压力对低浓度煤尘较敏感;煤尘的参与,能促进爆炸室和传播管道内火焰的发展,而煤尘质量浓度的增加主要影响爆炸室后段中的火焰发展,对传播管道内火焰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煤尘质量浓度为50 g/m3传播管道内火焰发展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9.
工业管道是工业生产的命脉。调查表明,合理有效地开展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能够更好地发现隐患、保障安全运行。为规范工业管道定期检验工作,2018年1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了《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TSG D7005—2018)(以下简称《新规则》),本文将《新规则》的变化进行解析,并提出疑难处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埕岛油田海底管道内缺陷漏磁检测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研发了325 mm管道内缺陷漏磁检测装置,确定了海底管道漏磁检测工艺流程,配套了管道检测发射装置、接受装置等相关设施,实现了海底管道的漏磁检测、缺陷分析和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