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琴童们对民乐团都有哪些了解呢?想知道民乐团是如何发展的,乐团里都有哪些乐器吗?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近民乐团吧。什么是民乐团民乐团,是中国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中国民族乐器为基础,再学习西方交响乐团的编制而成立的乐队类型。乐团里的乐器一般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4组。其中拉弦乐器对应着交响乐团的弦乐组,吹管乐器对应交响乐团的木管及铜管乐器组。有时为了作品的完美演奏,低音声部也会借助西方的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来加强,在  相似文献   

2.
<正>小强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就听见妈妈在厨房里叫他:"回来啦,作业做了吗?""吃完饭就做。妈,你快烧饭吧,今天的作业可真多!""别忘了!""哎!"饭弄好了。他端上碗,妈妈就叮咛道:"别忘了吃完饭就做作业。""不会忘。"小强回答说。吃饭的时候爸爸回来了。"爸爸,我们今天学校开运动会,可热闹啦!"小强兴致勃勃地说。还没等他说完,妈妈就打断话头:"快吃饭,待会儿还要做作业呢!""我知道。"小强不吭声了,默默  相似文献   

3.
<正>在上一期,我们认识了民乐团的发展、乐器的排列、乐团的规模情况和吹管乐器组、拉弦乐器组的乐器。那么,大家还记得咱们的民乐团分为哪4组乐器吗?转动脑筋想一想哦。今天,再让我们一起走近民乐团,去了解其他两组乐器吧!——弹拨乐器——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或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它们音色明  相似文献   

4.
<正>过年啦!吹牛公司也牛气冲天地变身啦!看着全彩印刷、全新排版的新刊,阿笨提着一筐土鸡蛋,欢乐地唱了起来":走在乡间小路上,手里提着一筐蛋。漂亮姑娘不看我一眼,难道是看上洋鸡蛋?听说洋鸡蛋见过世面,它们见过流水线。我的蛋虽然不好看,可绝对没有污染,咯咯咯……"突然,眼前万道光芒,差点亮瞎双眼,阿笨不由惊呼":咦,哪里来的光线?"  相似文献   

5.
"赖主任,我报考职工夜大的事儿,您就行行好开开恩吧,我这是第九次来求您啦!" "说了不行就是不行,你给我好好安心本职工作,从今往后再也别来找我磨嘴皮子.说穿了,你小子不就是为了逃避倒夜班么?!"  相似文献   

6.
春天的故事     
<正>明媚的阳光,温暖的春风,生机盎然的原野……哈哈,春天来啦!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小朋友们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春天的故事吧!(下期主题:做一件让世界美丽的事)春天当然要去春游啦!今天八点整,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兴致勃勃地坐上了汽车。一路上,我看见了湛蓝的天空,茂盛的大树,清澈的小河,春天真美啊!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蔬菜公园。蔬菜公园的大棚里有南瓜、菠菜、黄瓜……真让我大开眼界啊!参观完蔬菜公园后,我们就去东沙湖公园野餐。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东西都拿了出来,然后坐在草地上"大开吃戒"。  相似文献   

7.
<正>这学期,班上的梁大伟转学了,我心想:我的学号会不会提前一位?要是那样的话,我的学号就要从"56"变为"55"了!早读课上,陈老师站在讲台上宣布:"学号为28号的梁大伟同学转学了,我决定把吴俊怡同学的学号从‘56’移到‘28’!""啊,我的学号变成‘28’啦!"虽然如此,但我还留恋着"56",毕竟它陪伴了我那么久,早就成为我亲密的伙伴了。只要一提到"56",同学们自然就会想到我——吴俊怡。  相似文献   

8.
<正>不久前,10岁小侄兴奋地拿着自己得到全班最高分的作文给我看,题目是"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写得有声有色、脉络清晰、主题突出,让我叹为观止,尤其让我惊讶的,是他那华丽的开场,颇有在大千世界翻滚过后的清爽和洒脱之意:滋滋润润,世间万物因清水而灵气隽秀;  相似文献   

9.
从小就喜欢唱歌,音色也算不错,无论是什么歌曲,只要听个三、四遍,便能随之唱和下来.我曾大言不惭地说过:"80年代以前的歌,只有唱不全的,没有不会唱的".大概是近十几年歌曲"年产量"过大,以及个人年长的原因吧,近来很少有一首歌能唤起我学歌的兴趣.没想到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当我手持遥控器漫无目的地搜索电视节目时,竟无意看到了一段欢快、感人的MTV镜头,并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和大脑神经--"天地那么大,走出小屋吧;闻得草儿香,爽在阳光下;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影视明星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网上掀起了空前的讨论青春的热潮,尤其在我们"80后"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和共鸣。当大多数"80后"的同龄人为易逝的青春而感到迷茫和失落时,我却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庆幸和欣喜。我的青春践行着青春的梦想,我的青春因教师这个平凡的职业而绚烂多姿。永远忘不了六年前的金秋九月,我告别了父母和亲人,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学,一个让我尽情挥洒青春热血的地方。这里被其他同行们戏谑地称为"上山区",但就是在这个"上山区"的农村学校,我度过了最宝贵的六年青春时光。那是一段交织着汗水与泪水的时光,也是一段收获真诚与感动,收获欢笑与幸福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1.
最近观看了一段Ted视频《错误的价值》,其中提到"我错故我在",引人深思。尝试、错误、思考、纠正、再尝试,直至找到正确的途径,这正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甚至一再坚持自己的错误。在现实中,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我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学校老师实行大循环,2013年秋季开学,我告别了九年级的大孩子,迎来七年级的孩子们,心理上感觉很不适应。更让我感觉不适应的是我班的一名叫振帮的男生。他高高的个子,小学毕业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成绩总共才16分。开学那天,振帮的妈妈对我说:"让他坐后排吧,他有多动症,正吃药,上课打瞌睡属于正常现象,其他没什么。"认识振帮的老师见到我就开玩笑地说我"中了个大奖",我以为振帮只是成绩不好,打瞌睡又不会影响他  相似文献   

13.
<正>它有着一张肥嘟嘟的脸,一个小巧玲珑的鼻子,长长的胡须,小小的嘴巴,这就是外婆家的大肥猫,它的名字叫"喵喵"。喵喵可是个十足的"吃货"。有一天,外婆为我做了美味的清蒸鱼,喵喵看见后就飞速跑到餐桌下,试图跳上餐桌吃鱼。我也不甘落后,一个箭步蹿过去,把喵喵挡住了。我拿起筷子就吃起鱼来,"真香啊!"还不忘自我陶醉一番。喵喵急了,想用爪子钩走筷子上的鱼肉,可试了几次都没钩到。喵喵见这招不管用,瞬间调整战术!它可怜巴巴地望着我,不停地舔嘴巴,好像在说:"我亲爱的小主人,你就给我吃一点吧!就一点!"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现实中,绝大多数老师的课堂笑声与轻松太少,压抑与压力太多,所以需要改,需要进步。在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主动教学"模式中我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摆花架子。它的简约自然更令我感觉深刻。下面就谈谈我对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主动教学"模式的几点认识以及做法。一、对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主动教学"模式的三点认识1.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正>创创姐姐温馨提醒:请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这篇文章。前些日子,我为了能顺利通过书法等级考试,便想请儿子的书法老师沈老师指导一番。当儿子听说我也想练字时,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声说:"哦,妈妈也做学生了,我和妈妈就是同学啦!"星期六早上,我和儿子一起去到了沈老师那儿。我让沈老师将书法考试的A、B、C三卷用隶书写一下,然后  相似文献   

16.
<正>"丁零零……"上课铃声一响,老师就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说:"今天,我想请你们来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说着,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我当了一回"。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的说要当一回盲人,有的说要当一回老师,有的说要当一回医生……我冥思苦想,终于,一个大胆的想法横空出世——我要当一回孕妇!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怎么当孕妇啊?"少安毋躁,看我的!放学后,我一回到家就称了六斤大米,然后把大米装进一个米袋里,再在米袋里  相似文献   

17.
儿子的爱心     
<正>一个星期天,儿子去同学家玩。我去接他的时候,他兴奋地提着一个笼子,喜笑颜开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养一只小仓鼠啊?于佳送我一只小仓鼠,我想养。"我想都没想,就说:"不可以!不要看到别人家的好东西就想占为己有,这样不好!"儿子辩解:"我才没有想占为己有呢,是他看我真的喜欢,所以才要送给我的。"我说:"老鼠又脏又臭,还会传播鼠疫。"儿子据理力争:"才不脏呢!我会每天定时给它打扫笼子的。还有一种白粉是防鼠疫  相似文献   

18.
<正>只听施振凡惊慌失措地吹道:话说一天下午,昏昏欲睡的我被妈妈"强行逼压"着做作业。可是,没一会儿,我的眼皮就不由得沉重起来,眼前一片漆黑。我一睁开眼,哇,一片天堂般的景象。"快来,来这儿!"我循声望去,竟然是一支一尺来高的铅笔在对我说话。"你好,欢迎来到作业王国!"铅笔毕恭毕敬地说,"我是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成熟的果实和种子都是旅行高手。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果皮会自动裂开,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喷射到2米远的地方,种子们就这样"飞"着去旅行了靠这种方式去旅行的不止是凤仙花的种子,喷瓜的种子也是如此哦!当喷瓜成熟时,瓜里就会充满黏性液体,液体不断地挤压瓜皮,当瓜皮承受不住时,喷瓜就会"砰"的一声爆裂。这时,喷瓜的种子就会像子弹一样被射到几米外,种子们就可以在新地方生根发芽啦!有的喷瓜甚至能把种子射到15至20米以外的地方呢,它们可是喷瓜家族的"大力士"哦!  相似文献   

20.
环保事业的开端是不容忘却的一段历史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那是现在的80后、90后都不知道的一段历史,历史不应该忘记.周总理当时成立了一个16人组成的国务院计划起草小组,我是其中一员,分管化工、石油、燃料等方面的工作.总理给我们交代工作时经常提到环境保护这件事儿,但是谁都无法回答,因为谁都不知道环境保护是什么东西.那时候我们还是年轻人,经常想"总理这是问的什么问题?"当时我们所有人都认为这就是环境卫生、打扫垃圾啦,大概就是这样.但是总理把这事情提得很高,李先念同志是我们这个组的组长,他说总理提到好多次了,咱们这16个人当中得出个人管管这件事儿.当时我们这16个人当中没有跟它沾边的,能沾点小边儿的可能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