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CFD Fluent对齿筒式齿侧剪切空化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空化器的齿间涡、空化泡体积分数、湍动能的变化,获得转速、处理量等操作参数对空化器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化器内的涡是生成空化泡的主要方式。定齿间和动齿间的涡是由于流体冲击壁面,与注入的流体发生回旋而产生的。而齿侧间的涡则是由于双齿侧的机械剪切形成的。充分的机械剪切和剪切面积使得齿侧间的涡分布最广,这表明增加机械剪切可有效诱导空化泡的形成。空化泡溃灭导致齿顶前缘面锐缘处的湍动能增加,并且湍动能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意味着该空化器既可提高空化泡含量,也可提高空化泡的溃灭率,有效提高了空化性能。但空化泡体积分数随着处理量的增加而减少,空化性能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2.
浙江北部海域的具齿原甲藻赤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年5月浙江北部沿海海域的一次具齿原甲藻赤潮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细胞数106/L是具齿原甲藻发生赤潮的临界值,赤潮生物数量与DO、COD、叶绿素a、被囊类及水母有较好的正相关作用,与桡足类、箭虫类则呈相反的走势,具齿原甲藻赤潮的暴发及持续并不需要过高的营养条件,其连续、大规模的发生估计与海洋渔业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舟山海域具齿原甲藻赤潮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 2 0 0 1年 5月对舟山海域赤潮区的一次综合性调查 ,对赤潮生物、及其与各个环境要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本次赤潮生物是具齿原甲藻 (Prorocentrumdantatum) ;赤潮的发生主要与舟山海域特有的水文气象条件、潮流、营养盐等因子密切相关 ;赤潮生物的数量与表层水体中的DO、pH呈很好的正相关 ,与无机氮呈负相关 ;该赤潮以无机氮为营养盐主导因子 ,并且NH4 是赤潮生物吸收无机氮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响应曲面法研究蓖齿眼子菜克藻效应的环境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响应曲面法,评价了影响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菜对蛋白核小球藻产生克藻效应的3个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强度、全盐量)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蓖齿眼子菜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藻细胞个数相对抑制率在温度为42℃、光照强度为2683lx、全盐量为3706mg/L时,达到最佳状态.方差分析显示,其显著性小于0.0001,相关系数为0.9800,模型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4-氧代-1,4-二氢-2,6-吡啶二甲酸为反应原料,经过酯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醛胺缩合反应等步骤合成得到一种新型棒-线状亲水性N^N^N三齿配体化合物1,并利用~1H NMR和~(13)C NMR进行表征确认。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制备棒-线状N^N^N三齿配体化合物,为该类配体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摆辗成形直齿圆柱轮代替热处理前齿形切削加工,是一种精密锻造方法。模具设计和工艺设计必须考虑齿形参数和材料的流动性,以达到模具型腔的充满。  相似文献   

7.
岩溶露石是石漠化生态系统要素之一,它对岩溶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岩溶露石的加热效应成为石漠化治理的一个障碍,开展岩溶露石生态修复对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是岩溶环境典型的石生耐旱药用植物,穗枝赤齿藓(Erythrodontium julaceum)是岩溶环境开拓土壤的先锋植物,穗枝赤齿藓结皮的成土、保水、固氮等生态功能改善岩溶露石表层恶劣环境,为有柄石韦殖居提供条件,它们与岩溶露石环境契合程度高,表明穗枝赤齿藓和有柄石韦在岩溶露石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梳理了岩溶露石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归纳了有柄石韦生理耐旱性和穗枝赤齿藓的生理生态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柄石韦和穗枝赤齿藓在岩溶露石生态修复中应用的可能性和途径,旨在为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套管式高压反应器夹套的泄漏失效,为探寻夹套的合理入口结构,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原入口结构、等径正交入口结构、切向入口结构及锥管入口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结构入口管位置和收缩环之间存在流动死区,靠近入口管位置的下游流域出现涡旋区,使得脱盐水不能及时将反应器产生的热量带走,因此形成高温区,脱盐水处于沸腾状态引起汽蚀,使得夹套减薄而失效。等径正交结构、夹套切向进水结构能使死区内和涡流区内的脱盐水不再滞留,流速有明显提高,温度有明显下降,可以解决脱盐水汽蚀的问题,但锥管进口结构的效果不明显。依据效果来看,切向入口结构效果最好,等径正交入口结构次之,锥管入口结构无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CY80摩托车起动轴花键是一种DP12(法向模数m_n=2.1167),螺旋角β为45°,齿数为6的渐开线螺旋花键,其材质为50钢。该零件年产量要求数十万件。原加工工艺采用滚齿加工,由于螺旋角大,在滚铣加工过程中振动较大,造成工件齿面质量差,齿圈跳动大;而且刀具磨损快,约2000—3000件即需重磨,刀具寿命也不高。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压力加工室最近利用改进后的滚轧机,采用冷滚轧工艺轧制该花键获得成功。该工艺不仅使花键在表面质量,精度及机械性能得以提高,而且还大幅度地提高了工效,目前轧制一  相似文献   

10.
用Agilent 6890N型气相色谱仪,HP-1701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63Ni放射源-μECD检测器测定了搁浅于广东红海湾的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组织中的∑DDT,包括其代谢物pp′-DDE、pp′-DDD和异构体op-DDT、pp′-DDT,并分析了∑DDT在组织中的含量水平、组成特征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银杏齿喙鲸鲸脂中的∑DDT含量最高,为177.1×10-9(湿重,下同),在肺中含量最低为15.2×10-9。∑DDT含量在鲸体各组织中的顺序为鲸脂肝脏胃心脏肾脏肌肉胰肺。在各组织中(pp′-DDE+pp′-DDD)/∑DDT的比值均值为0.39,表明可能有新的污染源注入此鲸所栖息的海域环境。与国外其他海域鲸类的鲸脂中∑DDT含量相比,本次测定的鲸脂中∑DDT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喻琴琴  靖德兵  可欣 《环境工程》2014,32(11):49-55
以锐齿槲栎壳斗为材料,对镉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槲栎壳斗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适宜pH值为4.0~5.0,吸附平衡时间短(10 min),吸附容量高达37.843 mg/g;壳斗充分吸附后,水体Cd2+的去除率达93%,理论残留浓度低至5.023 mg/L。物理吸附效应仅占总吸附量的2.18%;离子交换是主要吸附原因,参与交换的主要离子为Mg2+、Ca2+、K+和Na+;络合/螯合反应也是主要的吸附作用之一,参与反应的官能团主要是—COO-、—C-O、—OH、—NH。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Co-O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对其CO-SCR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和Ce比例对CO-SCR反应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Ce和Co复合比例为3:7,最高转化率为84%(250℃).经表征分析发现,Ce(0.3)-Co(0.7)-Ox上发生CO-SCR的主活性位点是Co.掺杂Ce提升催化性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提高了表面的吸附位数量;二是Ce-Co-Ox催化剂形成的固溶体提升了氧迁移率.反应机理可能是气态或者弱吸附状态的CO与NO的吸附物种(主要是桥接二齿亚硝酸盐物种和螯合式双齿硝酸盐物种)反应.  相似文献   

13.
<正>针对冬季水套炉使用频繁、炉头熄火造成自用气浪费事件频发等现状,2013年,中原油田文23气田从各基层集气站的61套水套加热炉中挑选出生产现场使用频率较高的22套,对22套水套加热炉炉头进引改造,安装水套炉自动熄火保护装置。本文针对该装置在现场的应用情况作出分析评价。1集气站水套加热炉集气站水套炉是为天然气节流降压提供能量,以保证天然气节流降压时不形成水合物堵塞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HCH在中国近岸海域哺乳动物体内的积累状况,本文用Agilent 6890 N型气相色谱仪、DB-1701型毛细管色谱柱和<'63>Ni放射源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中国广东红海湾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鲸体中∑HCH(α-HCH、β-HCH,γ-HCH和δ-HCH)的含量,并分析...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黄孢展齿革菌(Phanerochaete sp.)在不同温度、接种量、外源物质、pH值、以及不同萘胺质量浓度等单因素条件下对萘胺降解效率的影响,设定了5因素4水平对菌株的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5℃,接种量为20%,外加碳源(海藻糖)浓度为5 g/L,萘胺为100 mg/L,pH为8.5时,其降解率最高,达到78.14%;同时,采用优化方案,建立了萘胺初始浓度为50 mg/L和100 mg/L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我厂由意大利TRESS引进2000t压铸机,并配套引进自动扶梯整体梯级压铸模具一套,价值三十万美元。该模具经一年零三个月的使用,压铸产品不足15000件,便多处出现龟裂和铝水严重冲蚀现象。更为严重的是自1993年4月开始,定模中部齿端出现掉齿。在没有第二套模具的情况下,为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我们采取了镶块、焊补、定期回火、氮化和加强工艺操作等措施,使模具恢复如新。到1994年末,一共压铸出合格整体梯级26062只,且模具仍比较完好。不但为工厂节约了模具费,而且为工厂增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开好污水处理“老三套”,防止污水污染江河是当前一项重要和迫切的工作。开好“老三套”把好浮选是关键,使污水中小颗粒的油珠呈浮渣状态浮升到水面上得以净化。同时,使浮升到水面上的沫渣能及时移去而不带进出水中,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流域大量发育的沉积物不仅记录了晚新生代的气候信息,也为地貌演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我国著名的第四纪地质单元——昔格达组,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大河流域中广泛发育,如攀枝花地区金沙江湖相地层。因此,对该地区湖相地层的沉积特征、形成时代及其成因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形成时代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昔格达组颜色上以黄色、灰白色为主,厚度介于几十米到几百米,主要由黏土、粉沙、细沙等细粒组分组成,发育水平层理多数呈半成岩状态;该套地层的分布受现今河流的严格控制,呈孤立状态分布于金沙江及其支流的河谷中。本文在金沙江中游奉科地区发现出露典型湖相地层,厚约20 m,在奉科剖面采集5个样品,开展ES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套湖相地层年龄为440—556 ka,属于中更新世沉积。野外地质地貌考察结果显示:该套湖相地层直接超覆于基岩之上,且在上覆湖相地层中未发现砾石层和沙层等典型的河流相二元结构,结合ESR测年结果,初步判断奉科湖相地层为大型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的堰塞湖沉积。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重金属、多环芳烃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海洋多毛类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分别以镉(Cd)、苯并(a)芘(B[a]P)作为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代表,研究了Cd、B[a]P及二者复合污染胁迫下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Cd污染胁迫下,双齿围沙蚕体内SOD、CAT活性与Cd没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MDA含量则随其浓度升高而升高;B[a]P污染胁迫下,S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Cd和B[a]P复合污染胁迫下,双齿围沙蚕体内SOD活性低浓度下被诱导,高浓度下被抑制,而CAT活性则随暴露浓度升高先降低然后恢复至对照水平,MDA含量仅在高浓度下被显著诱导(P0.05)。本研究表明,Cd能够干扰B[a]P对沙蚕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二者复合污染胁迫表现为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20.
皖南江南隆起区出露的前寒武系变质杂岩研究的新资料,进一步揭示了岩石成因、时代、地球化学组成和地壳演化特征。重新厘定了上溪群为古元古代,由一套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层凝灰岩经变质而成,它构成了江南-雪峰隆起高原科马提绿岩的一部分。地球化学组成具原始地幔特征。其上的新元古代蛇绿岩套,是由10亿年左右的一套橄榄-蛇纹岩、辉橄岩、辉长岩、堇青石斜长闪长岩、辉绿岩、细碧角斑岩、硅质-碧玉岩组成。其地球化学组成为亏损地幔,呈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的大洋盆生长层。不整合覆于老地层之上。上述两套岩层性质的确定.证明了元古宙上、下两套绿岩是组成华南基底的主要生长层。由地幔柱活动所引起的两次突变事件形成的火山物质组成了扬子地块的中下地壳。因此,地球系统的演化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物质交替所推动,它强烈的影响气圈、水圈、生物圈,也推动生物的前进演化。鉴于此,皖南元古宙绿岩的新资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对正确认识华南的壳-幔演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