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熏蒸杀虫余气PH3的吸收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使用磷化铝片剂水解熏蒸杀虫余气中的PH3进行了化学吸收的净化处理实验,在对多种吸收剂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溶剂X是最良好的吸收剂,其在常温常压下便可将吸收塔不同进口浓度的PH3吸收为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2.
PH3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n2 和Pd2 为催化剂的吸收液对含低浓度PH3的混合气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考察了催化剂配比、混合气中O2浓度、PH3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气体流量和吸收液pH与PH3净化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2 与Mn2 的质量比为1:4时可获得较佳的净化效果;随着混合气中O2浓度的增加,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有所提高;在20~75℃内,低温对PH3净化有利,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较低的PH3初始浓度和低气体流量均有利于PH3的净化;较高的pH有利于吸收液中催化剂催化效能的发挥.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可达100%,但因吸收液中的金属离子易与催化氧化PH3产生的PO3-4形成沉淀,使金属离子脱离液相催化氧化系统,吸收液失效较快.  相似文献   

3.
以110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载体,Pd(Ⅱ)-Cu(Ⅱ)为主催化剂,制成担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以N2为载气,对反应温度、氧含量、催化剂用量3个因素进行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PH3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含量为3.7%,温度为72℃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PH3净化效率随催化剂用量增大而提高。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考察催化剂以CO为载气时催化剂对PH3的净化效率,虽然净化效果比以N2为载气时差,但反应较稳定,持续时间较长,有较好的抗杂毒性,且催化剂具有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猪场沼液为研究对象,在ASBR(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内采用充氩吹托带出PH3的方式,在680 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H3氧化成磷酸盐后的浓度,以研究p H、TP、COD、Cu~(2+)这4种因素对猪场沼液产磷化氢的影响,为揭示PH3转化过程对猪场废水中其他形态磷的补充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偏酸性的实验条件下,PH3产量明显较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产量多;PH3产量与TP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COD在270~620 mg·L-1范围时能促进PH3的产生,而在630~980 mg·L-1范围时则抑制PH3的产生;Cu~(2+)浓度处于1.2~4.0 mg·L-1时,Cu~(2+)浓度与PH3产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双碱法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是一种新型的强化传质设备,适合于大流量的废气处理,本文选择NaOH-Ca(OH)2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再生液的PH0值,液气比及气体中的SO2初始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膜吸收法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影响膜吸收过程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和其他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废水中的pH为显著影响因素,而温度、废水流速和废水中氨氮浓度都不是显著影响因素;吸收液(H2SO4)浓度在0.5mol/L以上时,传质系数K值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7.
络合脱硝法是近年来新型的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之一,其中EDTA金属络合剂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亚铁络合剂又具有很好的脱除氮氧化物的效果。考查了硫酸亚铁铵与EDTA形成的Fe(II)EDTA这种比较常见的EDTA金属络合剂对NO的吸收容量,并考查温度、络合剂浓度等对Fe(II)EDTA吸收NO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下,对于影响Fe(II)EDTA吸收NO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温度,其余依次为络合剂浓度、气体流速、氧含量、吸收液pH,最适宜吸收条件是反应温度50℃、络合剂浓度0.1mol/L、进气流速600mL/min、氧含量2%、吸收液pH=6。  相似文献   

8.
水合氧化钛对Cr(Ⅵ)吸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合氧化钛对水中Cr (Ⅵ)离子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经验公式,最佳吸附PH值范围为2≤PH≤4,温度对吸附作用影响较小,采用NaOH溶液可使水合氧化钛的吸附能力得到较好再生。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利用黄磷尾气中的CO,通过计算平均活化能和测定XPS、TG/DTA和氮吸附特性的方法,研究了Cu2+和某金属离子M^n+改性碳脱除PH,和H2S的动力学和反应机理问题。结果表明:H2S在金属改性碳上反应时平均活化能为134.4J/mol为-0.76级反应,PH,在金属改性碳上反应时平均活化能为1247.6J/mol为-0.8级反应;减小改性碳粒径增加流量可以显著提高其脱除PH,和H。S的速率;XPS、TG/DTA和孔径分布分析证明,改性碳净化H2S和PH3是一个催化吸附过程,H2S和PH3首先与氧在改性碳表面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然后生成S和P2O5沉积吸附在改性碳表面。  相似文献   

10.
以NO和N2的混合气作模拟烟气,以酸性尿素溶液为吸收剂,在超重力机中进行了脱除模拟烟气中NO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混合气中NO初始含量、进气流量、吸收液流量、超重力机转速对NO脱除率的影响,确定了在超重力中尿素吸收NO的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N2体积流量为1.0 m3/h,控制NO初始浓度为3 300 mg/m3,吸收液流量为250 L/h,超重力机转速为650 r/min时,NO脱除率可达89.5%。  相似文献   

11.
钴磷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分解磷化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诱导化学沉积法制备系列Co-P合金,并将其引入PH3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在较低温度下催化分解PH3的性能,且测定的表观催化反应温度随合金中磷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降低,当磷的质量分数≥7.7%时,表观催化反应温度<450 ℃.选取Co86.3P13.7样品进行催化分解PH3气体的研究表明,实验条件下,PH3分解率随催化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随总通气流量QPH3 QN2或通气量比QN2∶QPH3的增大而降低.控制催化反应温度为470 ℃、PH3进气流量QPH3=4~6 mL/min、通气比QN2∶QPH3=33~35时,催化剂可发挥最佳的催化性能,此时PH3的分解率达95%以上.对Co86.3P13.7不同处理温度下的X射线衍射(XRD)表征分析表明,样品在催化反应温度下发生晶化,有磷化物Co2P析出,但催化反应测试温度范围内晶化后的催化剂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黄磷尾气中总磷及磷化氢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炉法生产黄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其主要成分是CO(85%~95%).还有磷、硫、氟、砷、CO2、N2、H2等杂质。黄磷尾气中的磷主要以P4、PH3、P2O5等形式存在。一般尾气经过水洗后.P2O5大部分被水吸收,尾气中主要是P4、PH3。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总磷和气体检测管测定磷化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化学法合成的新生MnO2作吸附,对水中酸性媒介深黄GG进行吸附脱色研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在PH1.5以下,投加量为0.3mg/L,温度为15℃条件下,饱和吸附量达1320mg/g,脱色率达96%以上,具有很高的吸附脱色能力。PH值是能力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温度,染料浓度和MnO2投加量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双模吸收理论及SO2在溶液中电离特性,建立了逆流喷淋塔的SO2吸收模型,在考虑浆液飞溅到塔壁的影响后,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根据吸收模型,对塔内液气比和浆液的含固率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减少浆液飞溅到塔壁可提高浆液利用率及脱硫装置性能;根据烟气中SO2的初始浓度及最终脱硫效率,可合理选择液气比及吸收时问(塔的高度);浆液中的含固率直接影响到SO2的吸收速率、循环浆液量、脱硫效率及浆液中SO2浓度等,在液气比较小时,含固率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石油酸为主要原料的重油乳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油酸与三乙醇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了一种廉价的重油乳化剂,最佳配方为石油酸500mg,三乙醇胺25m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为25mg,乳化助剂H20mg,pH11(共占乳化油总质量的0.57%),可使油水质量比为70:30的油包水型乳化重油在80℃下稳定36h,实验过程中采用均匀设计与调优软件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优化,考察了乳化剂中石油酸与三乙醇胺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量的协同作用以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分间交互作用明显,在不同的配方下,组分的作用会有很大变化,有时甚至会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电厂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研究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在一个反应器内实现同时脱硫脱硝。实验以H2O溶液作为吸收液,在自制的鼓泡反应器内,对模拟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2O浓度、反应温度、NO浓度、SO2浓度、烟气流量对脱除率影响显著,pH、氧含量对脱硝率影响不大。在整个实验范围内脱硫效率总是保持在98.5%以上,脱硝效率最高达到67.4%。  相似文献   

17.
复合电化学法处理含盐有机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复合电化学法处理含盐,酚废水的可行性及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110-160℃,PH3-3.5,处理电压5V,电流密度6-9mA/cm^2,H2O2/苯酚(质量比)>0.06时,200mg/L的苯酚溶液经处理后,酚去除率大于98%,CODCr去除率大于70%,该法电能消耗低,是一种适合于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杂多酸化合物溶液同时脱硫脱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氮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在鼓泡反应发生器内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氮的实验。采用钼硅酸溶液及其还原产物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x,分别就吸收液的浓度、pH值、温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SO2和NOx去除效率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钼硅酸能十分有效地吸收SO2,将SO2氧化成H2SO4,并使杂多酸还原为杂多蓝。随后又被用于去除NOx,把NOx还原成N2,蓝色溶液再次被氧化成为黄色溶液。  相似文献   

19.
含MTBE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含MTBE废水处理的工艺进展以及一些新方法、技术在实验以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如氧化、气提、吸收、降解和自然衰减等,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对未来的工艺进步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室静养金鱼的染毒试验,发现重金属Cd^2 对鱼有突出的损伤作用。实验发现鱼在受到Cd^2 胁迫时,出现反应活动异常,组织结构病变,细胞超微结构特异等显著特征,鱼体死亡率对数与受试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实验分析重金属作用于鱼体的过程、途径以及生物吸收的内在机理,有利于从理论上阐释重金属的危害。文中拟在实验基础上探求重金属引起生物体内物质传送、转化及功能改变的原因,分析Cd^2 污染生物体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