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决策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垃圾综合管理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方案的制订.概述了国外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决策的主要模型及其研究进展,包括费用-效益分析模型、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和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在分析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今后开展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决策与模型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收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经验,提出了促进本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郝广才  张全  赵由才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1):834-836,858
分析了上海市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与问题,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管理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将现有垃圾水运系统升级改造为集装化水陆联运系统、将现有老港废弃物处置场扩建为生活垃圾分类、生化处理、焚烧发电、填埋等多种技术有机组合的综合型处理基地的方案,为改善上海市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处置系统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城市生活垃圾半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与传统垃圾填埋技术进行了对比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半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可缩短填埋垃圾产酸时间,净化渗滤液,加速填埋垃圾稳定化进程.城市生活垃圾半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是中国中小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建立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样品,以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氯含量.讨论微波消解条件、自动电位滴定仪工作参数、酸度及干扰情况,并对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氯含量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2.5%,回收率为97%~102.5%.  相似文献   

6.
对于城市垃圾,国内外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和焚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垃圾的组成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八十年代起,城市垃圾资源再生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新课题。为了使城市垃圾资源再生,首先要解决前处理的技术问题,即如何把垃圾破碎并使之分类。现代城市的垃圾组成相当复杂,含有厨房垃圾、包装材料、破旧衣物、家用电器、空罐  相似文献   

7.
一、半湿式选择破碎机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外围技术条件为了使城市垃圾前处理设备能够高效率地正常运转,必需具备的外围技术条件有二:垃圾的定量供给技术和垃圾的安全输送技术。1.垃圾的定量供给技术垃圾加料定量化对于破碎机或者分离机的处理能力和运转状况都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对于半湿式选择破碎分离机来说,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由于城市垃圾组成复杂,外观形状和大小不一,比重差别颇大,是一种多样化的混  相似文献   

8.
余阳  汪永辉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1):165-166
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环境是环境保护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分析上海市废弃物处理现状,针对目前固废处理中垃圾分类、垃圾压缩站扰民、郊区垃圾管理、处置难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在立足于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先进固废处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垃圾以易腐性有机垃圾为主.目前有关管理部门提出逐步减少进入填埋场的易腐性有机垃圾量,因此,必须寻求其他填埋替代技术消纳易腐性有机垃圾物流.本文对几种常规技术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应该根据非餐饮业和餐饮业易腐性有机垃圾各自的产生源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但目前这些替代技术用于处理易腐垃圾时均存在各自的缺陷.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完善要求和配套管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联合中温厌氧消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温下,对不同质量比的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效果进行了为期50 d的实验.结果表明:(1)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质量比为1/1、1/2和2/1时的累计产气量最终分别为420、480、460 mL/g(以每克挥发性固体计),高于纯城市生物垃圾(410 mL/g);(2)至产气停止为止,纯城市生物垃圾、纯鸡粪、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质量比为1/1、1/2和2/1时的甲烷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56.6%、56.6%、58.1%、56.2%、56.1%}(3)鸡粪和城市生物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缩短了厌氧消化的时间,更利于沼气的产生;(4)纯城市生物垃圾、纯鸡粪、鸡粪与城市生物垃圾质量比为1/1、1/2和2/1时的厌氧消化最终的生物降解率分别为64.6%、67.4%、65.5%、68.7%和70.6%,联合厌氧消化最终的生物降解率均高于纯城市生物垃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