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组合袋式除尘器的内部流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乐文毅  段超龙  谢冬明 《环境工程》2020,38(5):120-125,95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4种边界条件下组合袋式除尘器内的气流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获取了在高负压、高入口风速条件下,导流板的设置与否及进出风口的相对角度对除尘器内部气流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滤袋下部设置导流板不仅可避免活性炭颗粒冲击滤袋,也进一步提升了滤袋的过滤性能;进风口与出风口相对角度为90°时,该除尘器的过滤效果较优;进风口处的入口射流效应使得靠近除尘器边缘处滤袋的过滤效果优于远离除尘器边缘处的效果。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组合袋式除尘器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流场特性是影响袋式除尘器净化效果、除尘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是优化或评价设备设计合理性的依据.本文在袋式除尘器工作原理分析基础上,明确了目前袋式除尘器研发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阐述了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数值模拟方法、流场特征评价指标、以及流场分布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重点归纳总结了常见结构设计因素对袋式除尘器流场特性的基本影响规律.以期通过该综述,可以为改善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性能的用户提供可以参考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FLUENT6.3软件分别对下进气方式下的直管式和四棱台式两种不同进口结构的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进行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对其进行各自内部流场均匀性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不同进口结构的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的性质进行比较,模拟结果对袋式除尘器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袋式除尘器对超细颗粒物的净化效果较好,增加袋长是提高过滤面积的有效方法,但随滤袋加长,气流均匀性变差,滤袋容易破损,局部积灰严重,滤袋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文章对翼形上进风长袋脉冲袋式除尘器建立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选取过滤速度为0.5~1.3 m/min和压力出口为-350~-2 000 Pa为边界条件,采用压力-速度耦合的SIMPLE算法,模拟包含Φ130 mm和Φ150 mm,长10 m滤袋的翼形上进风长袋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气流分布,考察气流在滤袋空间分布的均匀性。结果表明:翼形上进风方式使得长袋脉冲袋式除尘器内气流分布较均匀;通过Φ150滤袋的气流速度大于Φ130;靠近壁面的滤袋的气流速度大于相应中心滤袋的。该研究可为上进风袋式除尘器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CFD方法对燃煤电厂大型直通式脉冲袋式除尘器气流分布进行数值分析,给出了袋式除尘器箱体流量分配、每个滤袋单元处理风量、滤袋迎面气流速度的大小和分布,数值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现场测试的结果基本吻合,可作为除尘器结构设计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袋式除尘器在线清灰流场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通过调节滤袋渗透率和粉尘厚度模拟清灰前后表面粉尘负荷的差异性,对袋式除尘器在线清灰条件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不同清灰条件下花板平面气流速度分布图,得出滤袋清灰前由于表面粉尘负荷的影响,气流分布比较均匀;清灰时,被清灰滤袋透气性的增强,过滤风速明显提高,其瞬间气流冲击是造成滤袋破损的主要原因。将模拟结果与实际工程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可靠性,为袋式除尘器的改进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在炼铁生产过程中,高炉出铁场的除尘基本采用的是电除尘器技术。随着环境要求的提高,许多炼铁厂将电除尘改为布袋除尘——电改袋。"电改袋"通常要利用原有的电除尘器壳体,只改变其内部结构,从而也改变了原除尘器内气流流向。为了预测"电改袋"后各区域气流流向,文章基于CFX商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对除尘器"电改袋"后的气流进行了速度场模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前到后,各滤室上行风速逐渐增大。对于4滤室的袋式除尘器,第四滤室风量比第一滤室风速大3倍以上。为了克服风量不均衡问题,采用可调式斜向挡板风量分配新工艺,从而对提高袋式除尘器的收尘性能,指导"电改袋"的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袋式除尘器是现代煤粉工业中常用的一项除尘设备.在以往的煤粉工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进步。袋式除尘器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和改进。传统的袋式除尘器在处理粉尘过程中,其效率仍然有待提高.其结构也限制了袋式除尘器向最经济的方向发展。本文结合对袋式除尘器传统结构中的设计的研究.从其清灰方式等发面.研究改进袋式除尘器的相关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袋式除尘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赵海鸣  刘阳  廖小乐 《环境工程》2019,37(2):119-123
利用CFD技术对复合型湿式除尘器内部多相流场以及气液传质过程进行模拟,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在Euler坐标系下模拟除尘器内部气相的流动,采用DPM模型在Lagrange坐标系下描述液滴以及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采用species transport多组分化学反应模型研究电机转速、喷淋液气比、入口烟气中SO_2浓度等运行参数对湿式除尘风机脱硫效率的影响。建立了复合型湿式除尘器脱硫实验系统,对除尘器的理论模型以及运行规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测得值和仿真模拟值误差均在10%以内,且脱硫效率变化规律一致,即随着电机转速、喷淋液气比以及Ca(OH)_2溶液pH的增大,脱硫效率明显上升;随着入口烟气中SO_2浓度的增大,脱硫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双区静电除尘器内流场分布、颗粒荷电及颗粒运动等难以直接测量的物理过程,构建了双区静电除尘过程完整的数值模型.采用泊松方程、电流连续性方程和匀强电场方程描述电场,采用N-S方程和雷诺应力标准湍流模型描述流场,采用拉格朗日法描述颗粒运动轨迹.通过截面风速与颗粒去除率的模拟值与实验值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在模拟内部流场和颗粒运动时的准确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区静电除尘器内部流场分布对入口风速的变化非常敏感;颗粒荷电方式占比由颗粒粒径决定;荷电区内颗粒向极板的趋近过程由流体曳力和电场力共同完成,收尘区内的趋近过程则由电场力主导;入口流速通过改变颗粒前进速度和内部流场形态来影响颗粒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苏州某环保公司实验用下进风袋式除尘器4种方案下的流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别为无导流板(方案1)、直板加同向翼板(方案2)、直板加异向翼板(方案3)、竖直导流板加整流格栅(方案4),选取滤袋进口前100 mm处截面速度相对标准偏差作为评价指标,并对不同面积破袋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压差、流速和浓度作为检漏特征因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方案4的流场分布最为均匀,优于方案2和3;方案2的阻力增幅最小,显著低于方案3和4。研究从模拟角度验证了小范围破袋出口浓度与破袋面积呈线性正相关,并发现选取压差和流速作为检漏特征因子影响不显著,浓度变化最为灵敏。综合气流分布均匀性和阻力2个重要评价指标,方案2、4速度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36、0.2,且方案2阻力增幅远小于方案4,方案2更具实用性。研究提供的数值模拟方案可为下进风袋式除尘器的导流板布置及监测传感器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袋式除尘器的脉冲喷吹气流量不均匀性问题,利用CFD数值模拟建立含有结构参数、运行参数的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喷吹气流分布模型,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喷吹压力P、喷口个数N、喷口口径D、喷嘴管长H、脉冲时间T和喷口间距L对脉冲喷吹气流量不均匀性σ的影响程度,并拟合得到了各参数与σ的关系式。在设计压力条件下修正喷口管径,获得较好的气流量分布;对修正后的均匀喷吹管,得到在不同喷吹压力下其气流量不均匀性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轻质陶块为填料,探讨了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高气体流量负荷下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对甲苯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净化效率维持在40.6%~61.9%;随着气体流量负荷和入口气体甲苯浓度负荷的增加,甲苯的净化效率也随之下降。结合实验数据对“吸附-生物膜”理论的动力学模式进行模拟研究,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动力学模拟计算值和实验值之间均有很好的拟合性,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袋式除尘器进气均布板结构参数对气流分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袋式除尘器的进气均布板主要结构参数对气流分布影响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CFD模拟试验设计,并以气流速度相对均方根σ值作为气流均匀性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给出了σ与板数n、板长L、挡板上端距灰斗顶部截面高度ΔH、挡板前后偏角θ及过滤风速v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表明适当增加n、增大ΔH和θ、减小L、降低v,可以提高进气流分布均匀程度,影响进气均匀分布程度的排序为L>θ>n>ΔH>ΔL。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厂3台20 000kVA内燃式电石炉炉气除尘系统由原来采用的电式除尘器改为袋式除尘器技术,同时将原系统内的增湿塔改造为强制风冷及预荷电、预除尘设备,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烟气温度使其满足袋式除尘器对进口烟气温度的要求,同时使微细粉尘荷电凝聚,提高了后续袋式除尘器对颗粒的捕集效率,并降低了袋式除尘器的阻力损失。改造后的系统运行稳定,烟气出口排放浓度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6.
郑奎照 《环境工程》2015,33(8):56-60
建立电袋烟气温度测试装置,通过实验选择适合模拟温度测试的测温探头和控制方式,进行旁路烟道、喷水降温、掺冷风和低压(温)省煤器的开发以保护滤袋免受高温破坏,同时开发滤袋清灰压力监测和预涂灰系统,并通过除尘器旁路阀和提升阀相互联动和连锁的实验,开发了防止烟气气路突变的控制技术,实现除尘器系统自身安全和锅炉系统的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