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事争议是否为劳动争议之一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否应并入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辨明人事关系在性质上是否同劳动关系。假设两者性质不一,那么将之作法律适用上的统一安排必定有违基本的法理。本文认为,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是两种具有不同属性的法律争议,其解决机制存在内在原理上的不一致。因此,我们不能为节省立法资源而将两者作处理机构和法律适用上的统一,而应予以分别立法,并对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进行符合其法律属性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提出辞职可否撤销,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本期"以案论法"即从一个案例出发,从民法形成权的视角分析包括劳动者辞职权在内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的权利性质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作为一种形成权,在意思表示送达对方当事人之前可以撤回,但一旦送达则原则上不可撤销。  相似文献   

3.
行为与安全     
<正>人的行为模式研究人的行为模式是揭示行为规律的重要工具。由于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行为模式通常也从这两个角度来研究。一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角度,即从生理学意义上来研究人的行为模式;二是从人的社会属性角度,即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来研究人的行为模式。自然属性模式人的自然属性行为模式是从自然人的角度出发,人的安全行为是  相似文献   

4.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政府帮助服务对象(企业)了解并明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政策、规定,帮助其认识自身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的差距,帮助其达到标准,符合应具备的安全条件,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安全发展的服务措施。因此,安全监管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是严肃的政府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5.
某职业介绍所在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中,提供虚假招工信息,并以各种名目收取职业中介费。该县劳动保障局查实某职业介绍所存在的违法行为后,依据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对某职业介绍所作出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某职业介绍所对该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认为根据地方性法规的规定,3万元属于较大数额的罚款,应当举行听证,给相对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某县劳动保障局的具体行政行为,法院判决撤销了该行政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而引发的纠纷,笔者早有接触。劳动能力鉴定,通常认为是一种技术行为,因而,从诉讼法的角度来看,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只能依据相关规定申请复评或者再次鉴定,而不能提起诉讼,包括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但不能直接被诉,不表示劳动能力鉴定就完全不受法律监督,再纯粹的技术活动,一旦涉及权利义务,就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规制,否则,法治堪虞。  相似文献   

7.
2001年元3月2日,河南省新密市恒源造纸厂一纸诉讼状将新密市人事劳动局推上被告席,并将本厂职工郭建林列为第三人。诉状认为郭建林受伤主要是因为工作期间酗酒、违章操作造成的。人事劳动局认定郭建林为工伤的具体行政行为显属主要证据不足,程序违法,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请求法院依法撤销被告于2000年10月10日作出的新密人劳字(2000)221号文件《关于认定新密市恒源造纸厂职工郭建林为工伤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一、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的起诉 (一)什么叫起诉 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中的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出关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因原告方起诉而形成。 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起诉行为的内容是诉。所谓诉,是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发生争执向法院请求保护;是引起法院对民事、经济、行政、劳动争议进行审理的一种诉讼行为。引起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有三个构成要件:1.当事人双方,包括原…  相似文献   

9.
某市政府为了加强对外来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管理.发布了《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中规定,没有本市户籍的劳动者在本市就业.必须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证。对招用外地务工人员但未给其办理就业证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部门视情节轻重,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该市劳动保障局在日常巡视执法中,发现某装修公司的10名设计师没有就业证,于是依据《通知》作出了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某装修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庭上,某装修公司认为,市劳动保障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非法,请求撤销。理由是:1.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必须办理就业证,公司的行为并不违法。2.该行政处罚决定没有法律依据.因为所依据的政府《通知》违反了《行政处罚法》,不具有法律效力。某市劳动保障局辩称.《通知》是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理应成为劳动保障局的执法依据。劳动保障局依据《通知》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正确,请求法院维持。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市劳动保障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适用法律错误,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判决撤销被诉的行政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险权是一种具有社会权、受益权等多重属性的公民基本人权。确认和保护公民的社会保险权,是我国社会保险法应确立的首要宗旨。基于这一主旨的要求,社会保险法既应强化规定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义务,更应重视国家社会保险职责(特别是政府职责)的法制化建设。为了确保公民社会保险权的实现,我国还应为相关当事人提供完善的非法律救济和法律救济两种途径,当前尤其应着力完善综合运用宪法、行政法、劳动法、刑法等多种手段的法律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1.
对类似上述案例三的审理,涉及两个法律问题:一是在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的审判中,法院能否行使司法变更权;二是工伤认定决定被法院的生效行政判决撤销以后,行政机关能否再作出同样的工伤认定决定。  相似文献   

12.
对于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改革的争论是强化其公益事业单位属性还是改为企业去市场中竞争,似乎每一方都有自己的道理,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市场化改革的呼声愈发高涨(全国也有个别地方改为企业性质,不过目前大多数仍维持为事业单位),笔者调研后认为特种设备检测机构能否市场化应取决于中国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对应特种设备法规法律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从陌生到熟悉,从淡然到热爱,在4.3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汉中市公安局汉台分局西关派出所民警高勇征完成了一次人生中的蜕变,成为了一名受人称赞的消防专干。2012年以来,他办理消防案件32起,其中行政拘留3人,罚款18人,警告13人,无一起不规范执法行为,无一起有执法过错行为,无一起复议撤销、  相似文献   

14.
2001年元月3日,河南省新密市恒源造纸厂一纸诉状将新密市人事劳动局推上被告席,并将本厂职工郭建林由原告列为第三人。诉状认为郭建林受伤主要是因为工作期间酗酒、违章操作造成的。人事劳动局认定郭建林为工伤的具体行政行为明显属主要证据不足,程序违法,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请求法院依法撤销被告于2000年10月10日作出的新密人劳字(2000)221号文件《关于认定新密市恒源造纸厂职工郭建林为工伤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一、"政府减灾行政"建设的基本问题 灾害管理的定义:它是这样一种技术与行为,它通过法律、行政的、宣传教育的、经济制裁的或其它有关的手段,控制约束并引导人们对灾害的反应及减灾行为.  相似文献   

16.
应用计算机与传感器技术,在分析国内外主流火行为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Visual-Basic语言设计了一种火行为测报仪。通过火场实时输入的气象条件、地形分布及可燃物属性,可以对火行为尤其是林火蔓延速率进行有效预测与分析,从而达到合理布置扑救方案、降低森林火灾损失、减小扑救人员伤亡的重要目的。该测报仪同时具有显示、存储与打印功能,可为灾后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邱成 《安全》2018,39(7):20-22,26
本文通过对"安全第一"从110多年前的企业口号,到人类共同的理念和超越意识形态的公理,再到写入一些国家的法律的回溯和分析,认为"安全"泛指适宜一切人的时空状态和保障每个人得以生存的条件;"安全生产"特指具备法定条件的生产形式,它构成一种社会关系,代表一种社会价值。据此下判称,今之法定的"安全第一"就是"安全生产第一";并指出,如果做不到"安全生产第一",就属于思想上的与法抵触和行为上的与法相抗;如果放任其存在,就与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相悖。  相似文献   

18.
<正>本案争议的焦点是,被告某县人社局在仅依据某医院矽肺叁期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作出的认定老张患职业病予以认定为工伤的决定,是否应予以撤销的问题。律师认为:本案人社部门的工伤认定程序有点急,未能顾及到用人单位对职业病诊断结论的继续寻求救济程序的权利,因此,案涉工伤认定程序确实违法,理论上其所作工伤认定决定因存在事实调查不清而被撤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礼貌属性消防安全标语的眼动行为规律,采用眼动技术对个体在阅读标语过程中的眼动行为进行记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注视次数和总注视时间上,不礼貌属性标语大于礼貌属性标语,在首次注视时间上2者未存在显著差异;在阅读路径上,不礼貌属性标语的路径更长且回视现象更多;在关键词方面,结果导向关键词的注视时间和次数大于行为指导类关键词,其中恶性结果导向关键词最大。  相似文献   

20.
“清包人”是我国建筑业劳动用工的一种现象。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并非法律一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视野。管理学或许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承包方式;经济学或许认为是利润最大化的途径;社会学或许认为能解决底层人员的就业问题。法学则有自己的视角:即以法律关系上权利义务的公平实现与否为衡量标准;法学还有不同部门法的视角,如民法与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就有质的区分。劳动法视角,“清包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