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针对山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较低实际现状,沂源县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区生态环境资源,以农业合作经济、循环农业、都市农业先进理论为指导,突出循环农业支撑技术体系,结合户用沼气突出优势,在土质稀薄山腰种植果树,在山坳土质肥沃的田块发展蔬菜,做到农业环境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节约化、废物循环再生化,并成功实现了在山区地少、地小、地散情况下从事山区传统农业规模化生产。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紧密衔接上下游产业链条,重点抓好生产基地、仓储和市场营销3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域农业合作经济的特色之路,解决了我国传统农业产业化的两大瓶颈:低效和低值。这既促进了沂源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部门形象,又惠及了农民群众,在解决山区农民致富道路上有着极大发展潜力,蕴涵着希望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大省,山区县占216个县(市,区)的1/2以上的特点,本文提出在制定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应从山区的资源特点、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出发,同时对有关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根据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大省、山区县占216个县(市、区)的1/2以上的特点,本文提出在制定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应从山区的资源特点、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出发,同时对有关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周围山地即盆周山区共有四十个县(区),总面积1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面积18.4%。虽然距离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较远,交通运输不便,粮食单位和人均收都比盆地为低;但农业自然资源和其它资料都较为丰富,且多处各大河流的上游,是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很大的地区,也是四川  相似文献   

5.
柚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及食品结构改变的需要,对柚的消费量将有大的增长。我省柚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充分利用四川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积极发展柚树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生态开发福建非木质森林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丰富的非木质资源,生态开发这类资源可以缓解林业发展的压力,并为山区经济提供新的动力。文章分析了福建非木质森林资源的开发现状、机遇及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脆弱的地区。山区经济发展可为生态建设提供驱动力,同时林业生态建设也能为山区的综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生态保障。基于湖南省湘西州林业和社会经济的特点,对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山区发展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林业经济驱动、生态恢复与保护、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和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四种模式,为实现湘西自治州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目标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区猕猴桃产业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陵山区猕猴桃生产已显现出产业化发展的前景,但仍然存在基地规模发展、龙头企业品牌创立和市场开拓、科研单位研究开发的协调联动问题,解决的途径在于协调公司、基地农户、科研单位诸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山区经济怎样推进?开发经济小区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所谓经济小区,就是从山区资源、气候的实际出发,以小而专为基本要求,开发有特色的、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一、开发动因保康县位于鄂西北山区,为东南的长江开发带和西北的汽车工业带。作为湖北“中部崛起”经济战略的一分子,面临着制约和促进兼有、困难和机遇并存的逼人之势。怎么办?我们认为,必须纵观山区经济,分析自身利弊,研究相应对策,调整发展思路。保康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全县最高海拔1946m,最低海拔193m。高低悬殊的地形,形成了独特的“小天地、小气候”,为发展多种经济创造了得天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化对山区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促进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仍然是共同富裕进程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2007—2020年浙江省山区26县的面板数据,运用FGLS法检验农业机械化对山区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区农业机械化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户工资性收入的提升;(2)小型农业机械的数量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小型农业机械有利于山区农户收入的提升;(3)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地形对于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户收入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即便存在地形条件的约束,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依旧能够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浙江省山区26县应采用适合山区丘陵作业的小型农业机械,提高山区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以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浙江省山区26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论四川发展生态农业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四川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学家提出四川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才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原始森林减少,生态功能削弱,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面积大,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加速水土流失,城市生活坟圾和工业废弃物、酸雨、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农用薄膜的残留、畜禽粪尿污染是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四川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是大力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强化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启动农业清洁生产工程;重视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技产业,以构筑生态安全体系为根基,以公司加农户的产业运管模式,以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有力推进生态农业的科技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渡口市是一九七○年建成投产的钢铁工业城市,是我国资源、能源十分丰富而集中的宝地。它座落在滇川交界横断山脉的金沙江沿岸,原是一个人烟稀少、荒山秃岭、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随着矿山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已达34万人,山区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而四川山地面积特别大,占土地面积的49.5%,如果把29%的高原和19%的丘陵面积也划入山地,那么平原仅仅只有2.5%。因此,山地对四川人民的生活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山区不仅对发展立体农业有利,而且从大农业来看,为多种经营开辟了  相似文献   

14.
阻碍我国有机肥推广的经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机肥施用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有机肥经济正外部性未能内部化和监管体系薄弱是影响有机肥推广的两个主要原因,其中经济正外部性未能内部化增加了农户和企业在有机肥使用或生产上的投入成本,从根本上遏制了使用或生产有机肥的积极性,而监管体系的薄弱进一步缩减了有机肥的利润空间,因此阻碍有机肥推广的根本成因在于有机肥经济正外部性未能内部化,即经济激励的缺失。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量达6亿t。传统上,秸秆被作为农户生产燃料或用于牲畜的粗饲料,少量用于造纸。近年来,由于农户生活用燃料锐减,腐熟还田量少,而田间直接焚烧量大,导致大气严重污染。作者在分析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前景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先进的就地还田和快速腐熟技术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个多山的省区。山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广大的山区耕地绝对数量大,更有大量的宜林、宜牧荒山草地。至于水力、矿产、野生动植物等其它资源,无论是它的绝对数量或人平占有量,均较四川盆地区大得多,可谓巨大的自然资源宝库。从经济发展看,只有科学技术与自然优势的最  相似文献   

17.
生计风险及管理是可持续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本文以伏牛山区旅游脱贫县—栾川为案例地,使用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典型相关、logistic回归等方法,考察旅游农户风险及管理策略。结果发现:(1)后脱贫时代,旅游农户面临主要风险为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变化;(2)生计资产影响农户对长、短期风险的敏感性,并进一步对应于发展适应性和被动响应性风险管理策略;(3)生计风险与管理策略之间表现为特定压力—响应关系。研究的政策含义为:应强化知识、信息、心理等新兴资产建设;在增进农户与外部社会资本衔接的过程中,推动本地社会资本的复兴;对于高资产和低资产农户,应分别增进知识、就业信息的供给,以推动农户生计有序转型;通过社区旅游发展模式、政府支农政策等结构环境的创新,推动农户生产组织方式的企业化转型,是破解农户生计不确定性、增进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一个关系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问题,是我国国情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共同要求。对四川的资源优势,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观察和评估。四川确实有不少资源在西部地区,甚至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堪称资源大省。从动态方面考虑,新一轮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人口的增长,资源又显得相当有限和紧缺,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极为宝贵的。因此,引导和促进经济资源在不同产业、地区的优化配置就成为首要的任务。这也是经济…  相似文献   

19.
山区生态产业是依赖于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按照生态学原理组织形成的生态与经济有机统一的产业发展形式。本文阐述了山区生态产业七个方面的特征:即山区生态产业对自然资源的特殊依赖性、受高度景观带的制约性、结构多样性与复杂性、建设长期性、经济收益级差性、开发水平落后性和开发任务艰巨性。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调控设计、垂直带幅生态调控设计、产业模式系统生态设计出发探讨了生态产业与垂直地带性的构建关系,并举例说明了山区生态产业开发建设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得出了山区生态产业的开发就是努力避免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干扰的逆向作用,积极引导与实现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干扰的正向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1前言山区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然—经济—社会的连续、稳步、协调发展,其意义在于持久和永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小流域可持续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势,以达到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经济的目的,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2建议山区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重视;①解决经济开发的滞后性.追求近、远期效益的兼容性和持续性.目前在小流域的治理过程中,只注重生态效益,大搞生态建设.而忽视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造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影响了治理的积极性,不利于巩固、完善和提高治理成果。因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