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生命周期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评估从生产到废弃处理关键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提供科研支撑。目前,尚缺乏针对我国特色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造成此行业的污染防治无据可依。因此,本研究针对铅酸蓄电池的生命周期进行评价,通过设定研究目的与范围、收集数据与分析清单、获得影响评价和解释结果,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铅酸蓄电池在生产环节的板栅浇铸过程和废弃处理环节的脱硫过程应属于管理中着重控制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解决中重型车辆装备在高原高寒环境下蓄电池充放电性能降低,起动电量供应不足的问题。方法采用燃油空气加热器对车用铅酸蓄电池进行加热,同时运用专用保温箱进行保温,保持蓄电池内部温度在正常工作范围,确保其在低温环境下的充放电性能。结果使用蓄电池加热和保温装置,可将蓄电池电解液温度升至常温。在-25℃环境条件下,可以提高蓄电池放电量65%左右;在-41℃环境条件下,可以提高蓄电池放电量110%左右。结论蓄电池加热和保温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其低温环境下充放电性能,使车用蓄电池在低温环境中可以有效提供发动机起动及各种起动辅助装置用电,为高原高寒地域中重型车辆的起动与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过程中决定安全或事故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中外学者根据不同的经验 ,站在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 :有的认为主要是人员和机器 ,谓之“两因素论”;有的认为是人员、机器和环境 ,谓之“三因素说”;有的认为是人员、机器、物料和环境、有的主张还应加上“法”,谓之“五因素”;最多提出“七因素”,即人员、机器、能量、物料与成品、环境 (空间与时间 )、科学技术和管理 ;也有的把人、物 (自然物、人造物 )及人与物的关系 ,称之为安全三要素理论等。总之是百家争鸣 ,各有千秋。那么 ,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事故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是由什么…  相似文献   

4.
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控制、降低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中有毒物质的排放是全国各地都在关注的课题。以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为例,通过对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铅酸蓄电池行业是当前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行业.研究在分析铅酸蓄电池产业各环节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对长兴县铅酸蓄电池行业产业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进行实例案例分析,总结其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最后,研究得出有效实施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政策启示: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和绿色改造、开展绿色生产与技术创新、提升监管措施和管理手段和开展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硫酸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应该怎样的排放和治理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本文注重对硫酸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生产中废水的治理方法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其它的行业进行工艺革新、生产的环保性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硼酸制取过程的AT&T矩阵评价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酸生产工艺包括硫酸法、碳铵法和二步法等.采用AT&T矩阵系统评价方法,研究这3种生产工艺在硼酸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通过对3种硼酸生产工艺的特性对比,改进并完善了AT&T矩阵系统评价方法,并勾勒出相应的环境因子和生产阶段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以二步法为主,兼顾碳铵法和硫酸法的技术发展思路,符合发展硼酸工业循环经济的需要;以产品生命周期评价(PLCA)、工艺生命周期评价(TLCA)和工厂生命周期评价(FLCA)为基础的分析框架,可全方位、多层次地评估硼酸生产过程中累积环境效应,其中以工厂生命周期评价角度的评估结果更有利于硼酸工业的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人为铅排放到环境,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健康问题.本文以工农业集产区浙江省为案例,系统构建了18个铅排放源排放清单,其中新增添了纺织业、制革业、造纸业、秸秆利用、牲畜废物利用、化肥消费、农药消费等铅排放行业,估算了浙江省1990—2018年各污染源铅排放量,分析了其时空变异趋势.结果表明,浙江省前期(1990—2000)铅排放通量增长有限,其排放量仅约2500 t·a-1,有色金属开采贡献了约55%;其后增长速度较快,到2014年以后达到较高的稳定值,约35000 t·a-1,是1990年的14倍,铅酸蓄电池生产是其主要排放源,占比从14%增长到了80%.从排放的去向来看,98%左右的铅通过固废的形式进入环境,而进入大气和废水的只有2%和0.2%左右,其主要排放源分别为铅酸蓄电池生产、原煤燃烧、纺织业.而浙江省各个地区铅排放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各地区因工农业发展模式不一样,人为排放源也不一样.总体来看北部高于南部,尤其湖州、绍兴、舟山等地铅排放量较高.可见,浙江省人为铅排放形势仍然很严峻,控制好铅酸蓄电池生产固废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源头控制的重中之重,调整原煤燃烧将有利于降低大气铅排放,纺织业废水净化处理对缓解水体铅污染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不仅为浙江省铅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也为铅污染源端防控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废弃铅酸蓄电池含有大量铅、镉等重金属,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同时,废弃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铅和其他材料,是再生铅行业的主要原料。本文针对我国在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回收建议和方案,为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有效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废电池的环境污染及资源化价值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各类废电池的资源化,安再生利用价值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铅酸蓄电池、镍镉、镍氢电池、普通干电池。电池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质包括重金属以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废电池类别主要为:(1)含汞电池,指氧化汞电池,部分汞含量较高的锌锰和碱锰干电池;(2)铅酸蓄电池;(3)含镉电池,主要是Ni-Cd电池。废电池中化学物质释放进入环境过程是在电池包壳破损后发生的,或者是电池包壳本身发生浸蚀作用。普通家用干电池中的污染物质大多呈固态,由电池内部迁移到环境中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文中还分析了废电池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采用各种不同处理、处置方式管理废电池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现状与再生铅清洁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铅酸蓄电池属危险固体废物,若不妥善处置,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本通过对国内外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与处置现状分析,结合国家废电池污染防治政策,提出了利用废铅酸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的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三氯乙醛是生产农用杀虫剂敌百虫的材料。江门市农药厂生产三氯乙醛的工艺是以乙醇和氯气为原料,按连续法制得“氯油”,然后“氯油”加浓硫酸脱水精制,蒸出三氯乙醛。蒸馏后残余物废硫酸是一种酱油状黑色粘稠液体,有刺激性臭味,硫酸含量50~61%,其余是有机物,这种废酸杂质多、毒性大、恶臭、难于利用,且污染环境。为了消除这种废酸对环境的污染,开展综合利用,我们对这种废酸进行了研究,经过多次实验,最后选定常温加水蒸馏(酸水体积比为2:1),然后再分馏,分馏后可制出乙醛、乙醇、醛类、处理后的废酸再加工制造硫酸铝。具体作法是:第一步加水反应蒸馏(油浴加热),物料温度从室温起蒸到145~150℃,收集温度  相似文献   

13.
我厂是为了综合利用当地采金尾矿渣而建设的县、社、队联营企业。1971年建成年产500吨的硫酸车间,1972年又建成年产15000吨的磷肥车间。硫酸、磷肥投产以后,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综合利用,使三废资源化,既治理了“三废”改善了环境,又挖掘了企业的内在潜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目前,产品由硫酸、磷肥两种,先后又增加了氟硅酸钠、亚  相似文献   

14.
山东淄博制酸厂三废治理工作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绩,令人刮目相看,最近被化工部评为六好企业. 淄博制酸厂是一个具有三十七年历史的中型化工企业.现有职工一千八百多人,主要生产硫酸、液体二氧化硫、洗衣粉等五种产品.过去,生产过程中三废多,毒性大.厂区黄烟弥漫,酸渣如山,草木难生,每年有两千四百吨硫酸、三十一吨砷、九吨氟随废水排入孝妇河,最后注入渤海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5.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硫磺制酸生产所用原料及产品都属于有害或有毒的危险品,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硫酸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以某拟建硫磺制酸项目为例,分析硫酸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6.
用三聚氰胺生产中排放的固体废物制备三聚氰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聚氰胺生产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在自生压力下可以由三聚氰胺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酸解制备三聚氰酸 ;添加酸式硫酸盐在低硫酸浓度下水解几乎能达到高硫酸浓度下水解的效果 ;固体废弃物酸解时 ,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和NaHSO4用量增加都会提高三聚氰酸的收率 ;酸解过程中 ,反应温度对收率有显著影响 ,而反应时间、硫酸氢钠的用量对收率影响不显著 ;在 160℃、NaHSO4用量为 10 0g时反应 4h ,三聚氰酸的收率可达 67%  相似文献   

17.
丘医生 《环境》2003,(6):35-35
朱新梅读者: 铅是一种不降解的环境污染物,它可在生产过程和生活环境中不断蓄积,危害人类,尤其儿童的健康。工业生产中,当铅加热400℃以上时即有大量铅烟气逸出,在空气中可迅速氧化,并凝集为铅烟飘逸,污染环境。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铅尘、铅烟或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工业生产中发生急性铅中毒较少见,但长时间接触铅烟尘引起慢性铅中毒较为常见。两年前,广东一家生产蓄电池的电器厂的1名工人在上班时出现剧烈的腹绞痛,被送到当地医院后转送到职业病医院治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硫酸行业的废渣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硫酸、磷肥厂家的生产正常运行,大量矿渣存积如山,占用土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河北省邯郸市磷肥厂在硫酸废渣的综合开发利用上大做文章,勇于探索,积极挖潜,经过科技人员的深入研究开发,1994年在废渣的综合利用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1992年该厂新上一套利用废渣磁选铁精粉装置,已投入正常生产,1993年已产生效益,获纯利12万元。  相似文献   

19.
抚顺石油二厂硫酸车间QC小组探索烷基化装置废硫酸裂解新工艺取得成功 ,每年不仅可多生产一级品硫酸 2 4 32吨 ,而且为企业增收370 2万元。抚顺石油二厂烷基化装置每年需要 30 0 0吨一级品硫酸作为生产优质汽油的催化剂。这些硫酸用过后变为气味难闻、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的废酸 ,成为该厂重要污染源。年初 ,硫酸车间技术人员在厂技协和有关科室支持下 ,经过几十次反复试验 ,建成了一座废硫酸裂解炉 ,对废硫酸进行焚烧处理 ,重新制酸。采用这种新工艺 ,使烷基化装置废酸得到了全部处理。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 ,重新制出的硫酸质量全部达到…  相似文献   

20.
都立珍  王举良 《环境工程》2011,29(3):116-119,99
在硫酸系统中,通过水平衡分析计算烟气带入净化工序的SO2体积分数和含水量,确定净化工序的能力,控制干燥塔进口烟气温度,使干吸工序生产出合格产品;通过计算,烟气带入净化工序的水量小于产品带出的水量,制酸净化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工序处理后返回到净化工序重复使用,实现净化污水零排放,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