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刊讯(特约记者郑希文)10月22日凌晨,上海高桥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小梁山球罐区发生一起液化气爆燃事故,造成25人死亡、17人烧伤,直接经济损失9.8万元。 10月21日23时40分,操作工陆中和在班长张国憼的监护下,在Ⅲ区14号球罐开阀放水,由于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致使液化气与水一起排出。23时50分,门岗保安人员发现车间有异常气味,当即找当班班长询问,班长回答说没有问题。至22日0时05分陆中和关闭脱水阀时,液化气已外溢约 9.7吨。0时45分,门岗保安人员觉得有问题,又找到这位班长,班长答应处理。门岗仍不放心,又立即向保安队书记反映。书记亦觉得有…  相似文献   

2.
对1000m~3液化气球罐进行开罐检验时发现的焊缝内表面裂纹的成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球罐的宏观检查及材质分析、裂纹产生的环境及机理分析;同时对球罐安全使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液化气球罐的疲劳失效进行分析以及提高液化气球罐的抗疲劳性能,了解和掌握了压力容器的寿命特性并对液化气球罐的应力进行分析。之后基于压力容器的设计规范对液化气球罐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按照美国ASMEVII-2规范进行计算,根据现行使用液化气罐的使用条件,计算出在不做疲劳分析时,该容器可以安全使用31.25年,文章最后给出具体的抗疲劳措施,包括:冷作硬化处理、降低应力集中、机械超载以及消除残余应力等,保证使得正常使用情况下容器不发生疲劳失效。  相似文献   

4.
球罐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特种设备.其优点是在相同直径和压力的压力容器中.壁厚只有圆筒形容器的一半,且同容积下表面积小.因此钢材的消耗量少、占地面积小、基础工程简单、风力系数小等。球罐的直径一般都比较大,不适宜整体运输.需要在现场组焊,施工质量受风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故要求焊接、制造技术严格。南通市某公司共有7台2000m^3液化气球罐.其中B号球罐在1996年投入使用.2006年检验中发现几处线性缺陷,该球罐设计操作参数如表1:  相似文献   

5.
项目的提出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现有10个民用液化气供应站 ,供应户数8000户 ,气瓶总量在10000余瓶左右。这些液化气供应站均分布在各居民生活区 ,因没有确实需要 ,所以夜间无人值班。近年来 ,这些液化气供应站因气瓶及其附件本身的问题 ,已先后发生了多起液化气外泄事件 ,幸被路人发现并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没有造成火灾爆炸及人身伤亡事故。另外 ,我厂尚有2个液化烃球罐区和四个轻烃球罐区 ,总储量在1 8万立方米左右 ,这些罐区因其危险性较大 ,所以大部分被设置在远离厂区和人群的地方 ,其人员配备最少的为每个罐区1-2…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液化石油气球罐的特点。对液化石油气球罐的泄漏危险性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的泄漏危险有泄漏物质易燃易爆、易发生泄漏、受热易膨胀导致泄漏、泄漏气体易积聚、泄漏事故具有隐蔽性、泄漏物质具有毒害性。根据液化气泄漏危险性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液化石油气球罐泄漏危害的安全措施:加强设备质量管理,杜绝泄漏现象;合理设置球罐,降低泄漏风险;规范安全操作,减少泄漏量;防止泄漏气体积聚;设置防泄漏安全装置;及时发现泄漏;设置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妥善处理泄漏事故。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液化石油气球罐的本质安全问题,调研了国内外球罐的重大事故原因和国内油田公司球罐的全面检验缺陷情况,分析了球罐检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了液化气球罐常见失效模式,并剖析了球罐失效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设备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要素对球罐本质安全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本质安全策略,从根本上保障球罐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大型真空球罐的主要失效模式为薄壳屈曲失稳,开孔处是球罐的薄弱环节。接管厚度、开孔直径、开孔数量及开孔位置均能够影响球罐的抗失稳能力。本文以容积为18000m~3的大型真空球罐为例,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研究了不同接管厚度、开孔直径、开孔数量及开孔位置对大型真空球罐抗失稳能力的影响规律,有望对大型真空球罐的开孔结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采用两套声发射检测系统完成10079m~3丁烷球罐的在线检测,代替传统的开罐检验。介绍其操作要点、检验程序、注意事项,能实现大规格球罐的在线检测,说明该方法是快速、经济、有效的不开罐检测手段,可供今后此类球罐的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陵石油化工责任有限公司炼油厂管网球罐区始建于1986年 ,总储量10800m3,单罐储量最大400m3,储有液化石油气、丙稀等。当时现场仪表、控制系统操作管理较为落后 ,安全设施欠缺。炼油厂通过加强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虽多年未发生事故 ,但潜在隐患较多 ,不容忽视。1998年某市液化石油气管理所一台400m3球罐因阀门泄漏 ,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 ,并发生爆炸 ,酿成惨痛事故。事故引起了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的高度重视 ,企业依据中石化《关于开展液化气罐区标准化整改的通知》、《关于印发<液化石油气球罐区安…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石油部、化工部、一机部、冶金部、公安部、城建总局于1981年4月9日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球罐开罐检查和修复工作的通知》。 通知说,认真搞好球罐开罐检查修复工作,是避免球罐发生恶性事故的有效措施。凡是没进行开罐检查的单位,要尽早安排检查。在检查修复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球罐开罐检查要点》和《球形贮罐缺陷修复暂行办法》。各地区有关部门和劳动、公安部门应在本地区经委领导下组成领导小组,派出负责千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协助解决困难,检查修复质量。 通知要求球罐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12.
吉林市液化石油气厂,在1979年12月18日下午2时许,发生了一起液化石油气贮罐的特大爆炸燃烧事故。 该厂共有容积为400立方米的球罐和50立方米的卧罐各6个,在事故中爆炸燃烧了各4个,3,000多只装液量为15公斤的民用液化气钢瓶也同时爆炸燃烧,共烧掉液化石油气600多吨,大火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被扑灭。 经初步调查分析,这起爆炸事故是由于2号球罐发生脆性破坏,即沿上温带环焊缝热影响区与熔合线发生断裂所引起的。2号球罐的破裂,使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气化,随风飘散,遇明火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发生后,消防队赶到现场奋勇扑救,但因火势猛烈。加以高压…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液化气球罐产生氢鼓泡的机理,介绍了球壳板更换修复的过程,分析了在整体热处理过程中球壳板再次产生氢鼓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消息     
(本刊讯) 为了检查国务院99号文件及国家经委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球罐检查和修复工作的联合通知》的贯彻执行情况,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于11月2日至11月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球罐开罐检查、修复和技术交流座谈会。 会上,全体代表就球罐检查和修复工作进行了经 验交流,并对断裂力学在球罐检查中的应用、新建球 罐的制造与安装、球罐管理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议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克服松劲情绪,警钟长鸣,迅速制定计划,尽快完成球罐开罐检查和修复工作,保证四化建设消息  相似文献   

15.
济宁市某化工公司1台400m^3液氨球罐,于1995年现场组焊并投入使用,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进行过开罐检验,2007年9月对该罐进行了首次开罐检验。经磁粉探伤共发现表面裂纹196处,其中球壳对接焊缝上有5处,其余191处裂纹均位于球壳板去除吊耳、工卡具后焊接痕迹及热影响区。裂纹呈细长状、树枝状,长度在(20~60)mm,深度在(1~6)mm之间。  相似文献   

16.
对氧气厂液氧储罐区和氧气球罐区进行了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了氧气球罐发生物理爆炸的影响范围,提出了液氧储罐区和氧气球罐区预防事故的安全对策措施,并对重大危险源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最近,河北省劳动人事厅、公安厅、省建设委员会对廊坊市保安器材厂生产、销售石油液化气残液再燃阀的事件进行了处理。 该厂自去年3月开始,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未经过任何技术鉴定的情况下,私自生产、转让、推销一种直接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加压的石油液化气残液再燃阀。该产品严重危害钢瓶的安全使用,威胁使用者的人身和家庭财产安全;同时,因为瓶内充入空气,由于静电等原因还可能引起充装事故,直接危及液化气体灌装站的安全生产。该厂为了推销此产品,伪造河北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检验报告,盗用其他单位的鉴定文件,共销售出该产品五千余…  相似文献   

18.
起吊天车铃响, 司机操作忙:落钩,跑小车, 两眼紧盯量。问:“能否跑大车?” 答:“三个控制器, 不准同时开。” 落吊物天车铃响, 物件起钩上,望轨道,看地面, 有无障碍挡。咔嚓合闸声,大车走得稳, 听指挥,慢起轻放,物件无损伤。 吊运钢水天车铃响,钢水包吊钩上, 慢起慢落,倾倒一水快、稳、准。问:还应该注意什么? 答:“钢水包过满不吊,不稳不吊。要做到不漏包,插稳销。” 停车天车铃响,停车靠梯旁。 “喂,你怎么老响铃,叫人心烦!”“对,我这是坚持: 起、落、行走,响铃当先, 安全第一,时时不忘。”天车工安全操作小诗@沙振权…  相似文献   

19.
2000年8月4日 ,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因氢氟酸计量槽取样阀出现故障进行检修 ,负责检修的朱某在未确认管路内氢氟酸是否排空 ,便穿戴雨衣、防毒口罩、橡胶手套开始检修。当松动阀门螺栓时 ,冒出氢氟酸气体 ,未引起朱某重视 ,仍继续拆阀 ,当拆卸阀门后 ,管内大量氢氟酸液体外喷持续数分钟。当天气温高达37℃ ,致液体气化 ,现场呈一片气雾团 ,朱某未采取任何控制措施 ,也未通知在操作室内的操作工 ,独自撤离现场。气体迅速扩散至离取样阀3米处的操作室 ,操作室内的2名女工在无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 ,曾两次外逃未成功 ,第三次逃出操作…  相似文献   

20.
大型球形贮罐开罐检验,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其安全、可靠、经济、省时,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我厂1986~1988年间,曾先后开罐检验了6台400m~3的贮氧球罐和2台2300m~3。的贮氮球罐,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标准化作业程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获得了劳动部门和检验单位的好评。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开罐作业标准化 1.工程计划的管理模式使用球罐的单位按生产要求、设备状态、检修(检测)力量的均衡来确定开罐检验计划和工作量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