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集某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的数据,选取当前常用的3种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和该焦化厂现用废水处理技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选择技术综合评价的评价因素集,利用判断矩阵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建立了各定量因素指标的隶属函数,确定了各定性因素指标的模糊评语集,最后以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完成模糊综合评价.4种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综合性能优劣次序为:该焦化厂现用废水处理技术>普通活性污泥法>湿式催化氧化法>多相光催化氧化法.  相似文献   

2.
生物法处理焦化废水评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杨平  王彬 《化工环保》2001,21(3):144-148
通过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各种工艺的比较,认为A1-A2-O工艺是目前焦化废水处理比较好的一种工艺;采用生物膜高效反应器可提高微生物浓度并选用高效菌可提高焦化废水中COD、NH3-N去除率。总结了影响化废水CDO、NH3-N去除率的多种因素,从实际工程应用中统计提出A1-A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处理成本不超过3.5元/t。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K2Fe O4对焦化废水进行氧化-混凝深度处理。考察了K2Fe O4加入量、初始废水p H、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紫外光谱和GC-MS技术对处理前后的焦化废水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K2Fe O4加入量为8.8 mg/L、初始废水p H为4、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COD为252 mg/L、TOC为159.24 mg/L、浊度为24.90 NTU的焦化废水,处理后废水COD为78 mg/L、TOC为62.10 mg/L、浊度为9.46 NTU,去除率均可达60%以上。表征结果显示,高铁酸盐的氧化-混凝耦合作用对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和浓度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4.
石油焦化冷焦废水封闭分离与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多级降温冷凝-梯级污染物分离-组分机械纯化的集成石油焦化冷焦废水封闭分离与利用技术。将其应用于1Mt/a冷焦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废水循环再生率、污油循环使用率、石油焦粉回收使用率、挥发性有机物回收利用率均达100%。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冷焦废水处理效果好、投资小、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硝化与反硝化在焦化厂酚氰废水生化处理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焦化厂酚氰废水处理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NH_3-N与NH_4~+-N大量排放造成严重污染的后果。同时,对目前生化处理过程中硝化的产生和抑制进行了论述,并针对焦化废水进一步脱氮问题提出了硝化与反硝化法生物脱氮新工艺,该处理工艺可同时解决BOD_5、COD、NH_3等的脱除问题。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零价铁(ZVI)处理废水的机理。综述了ZVI、纳米零价铁 (nZVI)对焦化废水、军火厂废水、制药废水、橄榄油厂废水、染料废水、含盐类废水及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以及ZVI复合材料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将ZVI与超声波、微波及Fenton法等技术联合,形成具有各自优点的新处理技术,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陈佩  颜家保  余永登 《化工环保》2015,35(6):566-570
以吡啶为唯一碳源,从焦化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对吡啶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B1,对其进行了菌种鉴定。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菌株B1适宜的降解条件,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拟合,并考察了菌株B1对焦化废水中吡啶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菌株B1为革兰氏阴性菌,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菌株B1适宜的降解条件为降解温度30℃、初始pH为7、摇床转速150 r/min;菌株B1对吡啶的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当初始吡啶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降解速率常数最高达到21.103 mg/(L·h);用菌株B1对初始吡啶质量浓度为430 mg/L的实际焦化废水处理74 h后,吡啶降解率可达74.26%。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高浓度焦化废水不经稀释无法直接处理的问题,将HENGJIE高效混合菌制剂和粉末活性炭加入O1AO2废水处理系统中,进行焦化废水的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未经稀释的高浓度焦化废水直接进行处理,且系统启动快,菌种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较高。在O1段水力停留时间为20h、A段水力停留时间为35h、O2段水力停留时间为25h的条件下,经过20d的连续运行后,使进水COD由5435.7mg/L(平均值)降至出水COD369.3mg/L(平均值),COD去除率为93.17%;使进水中NH3-N平均质量浓度由67.80mg/L降至出水中NH3-N平均质量浓度1.04mg/L,NH3-N去除率为98.18%,废水色度为100~200。除废水COD与色度外,其他检测项目均可达到废水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焦化废水中PAH的污染现状与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曼 《化工环保》1990,10(4):208-211
焦化废水中的 PAH(多环芳烃)大都未经处理,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文中介绍了一些国家对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其效果;以及焦化废水中 PAH 的污染情况;概述了焦化废水中 PAH 处理方法的研究过程;提出了自絮凝和光催化氧化处理焦化废水中 PAH 等有机毒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的污染物特征及处理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万辉  韦朝海 《化工环保》2015,35(3):272-278
重点分析了焦化废水中存在的特征性有机污染物,强调水质分析是焦化废水工艺选择的基础。针对焦化生产工艺过程的复杂性,探讨了蒸氨、焦油分离、粗苯回收及脱硫过程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提出焦化废水污染物源头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较了焦化废水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各阶段的污染控制技术,强调技术创新与政策性引导有助于实现本行业污染控制和厂区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1.
周家艳 《化工环保》2013,33(6):498-502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芳香族污染物种类众多,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必须进行深度处理。本文综述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技术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芳香族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讨论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优势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董红军  夏立军 《化工环保》2004,24(Z1):262-265
根据洛阳石化废水处理模式,分析了石化废水处理合格率停滞不前的两类原因装置检修和生产异常.相应地提出了提高废水处理合格率的两类方法合理安排检修废水的处理时间及加强两套废水处理装置的协调,并分析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赵春丽  乔皎 《化工环保》2019,39(3):321-325
综述了我国焦化行业的产能、产量、布局、装备水平及污染物排放特征,剖析了我国焦化行业目前存在的产能过剩、废气污染源超标排放、兰炭企业管理薄弱、独立焦化企业大量存在以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难以满足要求等环境困境,从构建煤焦钢产业链、做好排放标准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加强对焦化企业的科学监管、实施科学合理的停限产方案、强化VOCs治理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焦化环保经验交流会于今年三月下旬在江苏省金坛县召开。这次会议由冶金工业部焦化科技情报网组织。除了冶金、城建等系统的焦化企事业单位参加以外,化工部焦化环保科技情报网的成员单位也应邀参加了这次交流会。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间歇式产甲烷抑制实验,评价了两种煤化工废水#x02014;#x02014;焦化废水和鲁奇煤气化废水的产甲烷抑制性,并初步探讨了废水对产甲烷菌的抑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废水的产甲烷抑制性随废水加入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废水加入量为400mL时,焦化废水的产甲烷抑制率达100%,鲁奇煤气化废水的产甲烷抑制率为50%;焦化废水对产甲烷菌的抑制性明显大于鲁奇煤气化废水。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膜蒸馏技术在石化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在高盐度废水处理和挥发性有机物废水处理两个方面的进展;指出膜蒸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膜污染;预测了膜蒸馏及其集成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某制革企业综合有机废水处理工程为实例,根据排放废水的水质水量及处理要求进行工程分析,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提出工艺流程;对综合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各构筑物的功能和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袁惠民 《化工环保》1998,18(3):146-149
对近年来研究较多和广泛使用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盐析法、凝聚法、气浮法、粗粒化法、膜分离法、吸附法和生物法等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含油废水处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废水COD波动大、废水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生产废水排放及不同种类废水的水质特点进行了分析。在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检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废水COD与pH的关系。结果表明:COD与pH呈高度显著的线性关系;用得到的回归方程COD=-2 913pH+22 059对废水COD进行验证和预测,相对偏差在15%以内。本研究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一种快捷的COD预测方法,有助于提高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TiO2光催化技术在废水处理应用研究中取得的快速发展.针对TiO2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和难回收等问题,综述了通过对TiO2进行掺杂负载改性和形态的改性使其达到可见光响应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通过固载磁载等方法使TiO2达到可分离易回收功能的研究进展.对TiO2光催化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