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云南边境旅游走廊对维护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应对周边省市竞争、实施旅游强省战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丰富多彩且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条件、沿边开发开放的纵深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成为云南边境旅游走廊建设的重要条件。建设云南边境旅游走廊,应遵循"重点突破、分段实施、联动开发"的原则:加强旅游合作,促进边境旅游协调发展;纵深推进沿边开发开放,带动边境旅游繁荣发展;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实行差异发展;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完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建立现代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胡文海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0):942-944,951
从旅游资源、交通区位、旅游产业基础3个方面分析了池州旅游产品开发条件,指出了池州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着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市场营销乏力、旅游产品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构建了两大品牌、八大系列、六条特色旅游线路的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最后提出了池州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规划先行,优化布局;科学定位,错位开发;区域联动,借力开发。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旅游能否实现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是否得到科学开发和保护,进一步决定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根据不同的资源与区位,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大理、丽江为研究平台,从空间、管理、资源等角度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1空间上采取旅游联动开发模式,区域内为"核心—边缘"联动模式,区域间为"双核联动"模式,大区域为"点—轴"联动模式;2管理模式上结合民族地区特色,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模式;3结合大理、丽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采取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水利工程是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其中焦作城区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从生态文化旅游角度开发南水北调焦作段,不仅符合国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发展的政策需要,更有利于促进推动"郑—焦融合",加快焦作城市旅游及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调研南水北调焦作渠段沿线旅游资源,分析其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依托水域景观开发水生态观光旅游、协同景观廊道促进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利用沿线产业资源打造旅游特色村镇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过近10年的发展,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出现了传统观光式、体验混合式和联动式3种红色旅游的开发模式.在借鉴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廊基结构理论基础上,参照其在城市旅游空间中的应用,从产品空间布局角度入手,引入了红色文化主题元素,提出了红色文化景观带以及其空间结构模式,同时指出了红色旅游开发中红色文化连续性开发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基于RMP的事件型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0):940-943
事件型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是当前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中最具吸引力的产品,其研发对当前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从事件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含义及其特征出发,分析了当前产品开发中资源认识不清、策划缺乏创新等问题,从而提出了RMP总体开发思路,以及正确认识产品资源本质、积极利用"触媒效用"等开发对策,为深度开发事件型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江苏省金坛市三星村人类文化遗址旅游资源优劣势、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思路、项目策划理念、空间布局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舞台表演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民族旅游开发的重要途径。随着民族旅游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不断发展,舞台真实理论逐渐被引用到旅游开发领域中。舞台真实理论是将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舞台化的艺术创造向游客展示,使零散的文化资源凝聚成旅游吸引物。在云南省澜沧县老达保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研究中,一方面借助"舞台真实"理论分析老达保民族村寨旅游的舞台化表征;另一方面,基于"非遗"标签的文化传承、媒体的形象建构、"文化搭台"隐喻的经济潜力等要素诠释"舞台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发展边境旅游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兴边富民的重要途径。了解边境形象及其对边境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影响是边境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调查问卷研究发现,国人的边境刻板形象相对一致且具象化,词频最高的刻板形象描述词汇是"界碑",其次是"国门","军事冲突、走私、贩毒"等负面词汇频率较高;国人的边境整体形象相对分散且抽象化,词频较高的整体形象描述词汇包括"遥远、神秘、荒凉、不安全、不稳定"等;国人具有边境旅游意愿,且边境省份居民旅游意愿更为强烈;国人的边境刻板形象和整体形象均影响其边境旅游意愿。  相似文献   

10.
边境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与集散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境线在相邻两国间的特殊作用使传统的旅游系统理论难以解释边境地区的旅游现象和问题。在概述旅游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边境线、国门、边境旅游目的地、边境旅游客源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构建边境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型,对边境线在相邻两国间的旅游区域产生的区隔、阻滞作用,以及对旅游流产生的聚集和扩散机理进行解释:从旅游流的聚集扩散机理出发,将边境旅游集散模式划分为单边聚集、单边扩散、双边聚集和多边跨境扩散四种模式,选取中越、中老、中缅等边境旅游口岸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边境旅游开发、边境旅游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中越边贸活动的持续发展,盲目开发、"一次性发展"等不正当方式致使两国边境地区的环境问题频发,迫切需要中越两国共同推进边境地区生态资源保护的深度合作.长期以来,两国检察机关自上而下保持密切交流,已在多领域、多层面形成多项协作沟通机制,为边境生态资源保护工作的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两国在环保现状、环境法规以及治...  相似文献   

12.
素有"中国东海明珠"之称的浙江和台湾两地,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较好的海洋旅游发展基础,逐渐成长为中国海洋旅游的国际目的地。梳理国内外对浙江、台湾两地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产品等方面研究发现:1浙江、台湾两地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但海洋人文旅游资源差异很大;2台湾在开发海洋旅游产品时更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倡导永续生态文化旅游模式;3两地的海洋旅游开发正热,但都未深入开发,多停留在"观光"阶段。分析了浙江、台湾两地海洋旅游合作优势、现状与困境,探讨浙江、台湾两地开展海洋旅游合作新路径与政策机制创新,提出浙、台两地海洋旅游发展的优化合作环境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切入,对云南省8个边境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效率与竞争力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云南省各边境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规模等级层次明显;各边境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效率水平同样差异较明显,竞争力水平分化显著,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各占比50%,整体的竞争力水平一般。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全域一体化、区域差异化"发展;凸显旅游主题特色,激发旅游创新动能;加强基础供给,优化市场环境;强化政府引导,建立稳定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促进边境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以秦皇岛市北港镇长桥岭村的旅游开发为例,立足该村的发展状况和资源情况,提出开发以城市周边市民为主要对象的经济作物采摘、农家乐等整合模式旅游项目,并且联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通秦皇岛北部"旅游带",提出了突破季节局限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黑龙江省湿地资源丰富,孕育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以高纬度寒冷湿地为依托,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在宣传力度、联合发展、产品升级、综合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产品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破坏环境、旅游适游期短等问题。因此,以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北大荒文化、饮食文化、候鸟文化、乡愁文化为线索,以"一带、两湖、三网、两边"为总体构架,以文化自信为底气和底蕴,以特色文化助推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发展,在传播湿地文化、讲述湿地故事、建设湿地形象中,展现黑龙江省湿地旅游独有的诗情和意境。  相似文献   

16.
黟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地位突出,但与打造"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的目标尚有距离.在分析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产品体系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黟县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温泉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成熟的温泉旅游度假区,但是当前我国对温泉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脆弱性认识不足,温泉旅游项目建设存在贵族化、劣势产品"搭便车"趋向、旅游功能单一等问题.提出充分重视温泉旅游资源的价值,根据市场状况合理选择开发模式,对本地洗浴客人和外来公务游客作重点营销,保持温泉旅游产品的价格优势,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庄中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以南宁市传统村庄为例,探讨了传统村庄的形成与发展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村庄分布在空间布局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进而对传统村庄的价值进行了判断和梳理,提出了建立乡村博物馆和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基地,以及开展"农家乐"等各类型村庄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旨在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乡村旅游和提升区域新形象提供基础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开发黄河大峡谷区生态旅游可丰富青海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在分析与评价青海省黄河大峡谷区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黄河大峡谷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青海省黄河大峡谷区域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以优先保护生态与适度开发旅游为原则,科学制定旅游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加强旅游景区体系建设,发展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严格保护旅游生态环境,鼓励社区参与峡谷区域的旅游开发等.  相似文献   

20.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境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资源赋存极其丰富。近几年甘南州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与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相比,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文化旅游开发层次低、文化产业链条脆弱、县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旅游资源整合差等。通过分析甘南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即以点带轴的旅游空间组合模式、以市场为依托的文化旅游精品整合模式、以产业为依托的旅游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