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正>技术系列:1、生物强化脱氨氮技术:融合了微生物强化与生物载体固定化技术,提高了生物脱氨氮效率。2、磁场强化污水处理技术:将磁性絮凝剂与磁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工业废水预处理及污水脱氮除磷。3、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适用于以工业废水为主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4、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适用于印染、造纸、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  相似文献   

2.
正技术系列:1、生物强化脱氨氮技术:融合了微生物强化与生物载体固定化技术,提高了生物脱氨氮效率。2、磁场强化污水处理技术:将磁性絮凝剂与磁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工业废水预处理及污水脱氮除磷。3、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适用于以工业废水为主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4、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适用于印染、造纸、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5、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适用于水泥炉窑、垃圾焚烧炉、玻璃炉窑以及燃煤锅炉排放的NO_x气体减排。6、流域污染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适用于湖泊、港湾水体修复以及景观河道污染控制与治理。7、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农村及小城镇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3.
<正>技术系列:1、生物强化脱氨氮技术:融合了微生物强化与生物载体固定化技术,提高了生物脱氨氮效率。2、磁场强化污水处理技术:将磁性絮凝剂与磁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工业废水预处理及污水脱氮除磷。3、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适用于以工业废水为主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4、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适用于印染、造纸、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5、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适用于水泥炉窑、垃圾焚烧炉、玻璃炉窑以及燃煤锅炉排放的NO_x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4.
正技术系列:1、生物强化脱氨氮技术:融合了微生物强化与生物载体固定化技术,提高了生物脱氨氮效率。2、磁场强化污水处理技术:将磁性絮凝剂与磁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工业废水预处理及污水脱氮除磷。3、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适用于以工业废水为主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4、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适用于印染、造纸、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5、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适用于水泥炉窑、垃圾焚烧炉、玻璃炉窑以及燃煤锅炉排放的NO_x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5.
正技术系列:1、生物强化脱氨氮技术:融合了微生物强化与生物载体固定化技术,提高了生物脱氨氮效率。2、磁场强化污水处理技术:将磁性絮凝剂与磁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工业废水预处理及污水脱氮除磷。3、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适用于以工业废水为主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4、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适用于印染、造纸、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5、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适用于水泥炉窑、垃圾焚烧炉、玻璃炉窑以及燃煤锅炉排放的NO_x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A/O-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在某污水处理厂出水提标改造中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A/O-MBR工艺对某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提标改造后,除TP外,出水COD、NH+4-N、TN指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应对出水再采用一定的强化除磷措施(如投加化学除磷药剂...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发布实施的背景下,全面调查了浙江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处理工艺、进水来源、水质特征等,从进水角度识别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需要关注的问题。从提升管网效能、实施进水管控、加强运维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管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海地区新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不能满足高标准要求的现状,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综述了污水处理厂的现有处理工艺以及改进技术,以期为上海地区新城镇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提供依据。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吴飞  徐剑新  吕晨 《环境工程学报》2020,14(4):1129-1136
为深入落实长江大保护政策,对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实施了提标改造。提标工艺为粗细格栅+曝气沉砂池+AAO+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消毒。结果表明:在该工艺运行过程中,进水可部分选择性地或全部越过厌氧池进入缺氧池,从而强化反硝化脱氮;在好氧池池末端前置投加除磷药剂,不仅可去除一定的COD和TP,还有强化二沉池污泥压缩、泥水分离的效果;借助碳源投加可提高来水可生化性;增加一套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稳定的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消毒三级处理工艺,可控制出水水质,使其持续稳定达标;提标后出水COD、TP、TN、NH_3-N、SS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由37.9、0.323、11.18、1.94、19 mg·L~(-1)降低至22.3、0.029、4.55、0.08、3 mg·L~(-1),污水直接处理成本由0.47元·t~(-1)增加到0.78元·t~(-1);提标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部分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标准要求。该提标改造项目的实施经济效益可行、社会效益显著,可为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修建得到很大发展,但其在运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与升级改造,需要建立一套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管理。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将DPSIR原理融入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中,形成了一个3层19个指标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创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成都市两座(A和B)城镇污水处理厂展开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A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有26.3%隶属于"较好"等级,B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有28.1%隶属于"一般"等级。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A和B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评价等级分别属于"较好"和"一般"。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1—2015年环境统计数据,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厂固定资产投资、环保投资效益等相关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行费用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到2015年底,城镇污水处理厂共计5 390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7 169万t/d,实际污水处理量达到498.7亿t/a,COD和氨氮的去除量分别达到1 136.8万t和115.8万t。通过分析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投资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对今后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指导和支撑寒冷地区城镇污水厂升级改造,采用GPS-X软件的ASM1模型,构建了河北某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提标改造模型,分别对污泥回流比(R_S)、反应区体积比(R_V)、充水比(λ)、运行周期(T)和不同水温的CASS运行方案等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同时,综合模拟结果,提出了升级改造技术方案,并予以实施。冬季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CASS工艺出水指标COD、氨氮和TN的浓度分别为(23.23±2.76)、(1.16±0.76)、(9.83±1.4) mg·L~(-1),能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部分进行提标改造的污水处理厂都存在着忽略进水水质构成及变化的问题,导致后期工艺运行调整难、运行能耗高,影响出水稳定达标。运用SPSS软件包,分析了辽宁省某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与出水TN、T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进水BOD_5/TN与出水TN中度负相关;进水BOD_5/TP与出水TP低度负相关;进水SS/BOD_5与出水TN基本不相关;进水BOD_5/COD与出水TP相关程度弱。这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污水处理厂控磷是防治湖泊等封闭性水域富营养化最有效的对策之一。但国内污水处理厂传统的除磷技术不足以改善水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综述了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深度除磷技术,介绍了美国污水处理厂深度除磷技术的工程案例。结果表明,美国深度除磷技术主要分为3大类:生物除磷+化学除磷+沉淀过滤、生物除磷+化学除磷+两级过滤、生物除磷+化学除磷+膜分离。通过对美国深度除磷技术的综述和分析,为中国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改进及已建设施的提升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无锡市梅村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6.0万m^3/d,近期3.0万m^3/d,采用CAST工艺,进水为生活污水和经过预处理的工业废水,设计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国家一级B类标准。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以及CAST工艺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水质标准,针对已经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杭州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后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氨氮、硝态氮、总氮(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89、0.10、0.12、0.74、0.98 mg/L,达到GB 3838—2002的Ⅳ类水质标准,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42.98%、44.44%、53.85%、91.79%、90.78%,对TN特别是硝态氮的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同时,针对含高浓度硝态氮的树脂再生液采用两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使得出水TN平均质量浓度为30.00 mg/L,COD为191.00 mg/L,可以返回至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中试的吨水成本为1.34元,包括电耗成本1.10元,药剂费0.24元。  相似文献   

17.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中产生恶臭气体并因此导致空气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除臭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处理.阐述了污水处理厂臭气的主要成分、浓度及分布特点,分析了生物除臭技术的4个关键影响因素(微生物、营养液、pH和填料),并结合影响因素剖析了3个工程应用典型案例,总结了生...  相似文献   

18.
核算了2006—2016年杭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对两者协同控制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2006—2016年,杭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COD年去除量和TN年去除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COD年去除量和TN年去除量分别为349 168.73、20 715.10t,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28.8%、90.8%。2016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为614 231.47t(以CO_2当量计),主要来自去除COD产生的CH_4和消耗电力产生的CO_2,主要影响因素是COD年去除量和年耗电量。建议杭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废水处理CH_4回收示范工程,开展污泥厌氧消化CH_4收集利用、选择合适的低碳水处理技术等污染物去除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城镇污水处理厂用地、运行及建设费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杰  郑西来  高超  陈蕾 《环境工程学报》2010,4(11):2522-2526
汇总收集了国内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大量资料,分析探讨了污水处理厂厂区占地面积、运行及建设费用与处理规模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划、工艺选择、建设费用分析等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厂区占地面积与处理规模可用函数表示,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城镇污水处理厂所选用的工艺和处理规模对其运行成本有较大的影响,分别对大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在不同工艺下的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得出大规模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对其运行成本影响不大;中规模污水处理厂易采用氧化沟工艺;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适合采用SBR工艺。建设费用与污水处理规模有密切关系,由于建设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又以江浙地区为例,对其建设费用与污水处理规模之间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对以上结论给予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量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运,中国污水处理事业的重心必然会从以建设为主转向建设与运行并重,运行管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以南京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该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COD、NH^3-N排放超标问题,并提出对策(健全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提升工艺参数DO、NO^3-、NO^2-的控制水平,规范运行台账管理等),以期为其他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