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装甲车辆使用要求出发,分析了装甲车辆使用环境的严酷性及目前装甲车辆研制过程中开展环境工程遇到的问题,针对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要求论述了开展环境工程的必要性,探讨了装甲车辆开展环境工程的模式和环境工程工作项目的开展时机,为在装甲车辆研制与生产中开展环境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化及其相关的适应性研究是当前地学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辨析全球变化、适应性等相关概念,梳理适应性研究的发展进程和侧重点,将其归纳为依附脆弱性研究和独立研究两大类。其中,依附脆弱性研究将脆弱性看作是适应能力的函数,研究主要集中在脆弱性评价下的适应指数研究、影响子因素分层研究与策略研究等几大部分;而独立适应性研究,通过构建完整的体系,研究集中在以指标评价法为代表的适应能力研究和以情景模拟法为代表的适应策略预测分析上。地学研究强调适应性的尺度问题,未来需加强对不同尺度规模适应性研究的定量分析,建立跨尺度适应性研究框架;深入研究城市适应全球变化的能力与策略;同时加强适应性研究相关技术和工具的开发,以提高适应能力评估的准确性及适应策略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现行装备环境工程工作与新体制下试验鉴定要求的差距,归纳提出了新体制下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的总体解决思路,明确了全寿命周期装备环境适应性工作项目剪裁方法,以及完整的装备试验鉴定工作项目集,给出了装备环境适应性要求确定原则,以及各阶段、各层级产品环境适应性要求集,为装备面向实战、全过程、全层级、全指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关于资源学科定位及其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环境问题的根源是资源利用问题。加强资源问题的研究是解决资源利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在环境问题研究日趋完善与深化的今天,加强对资源学科体系和资源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显得更加迫切。论文依据作者近年来从事资源问题研究和资源领域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及推动资源学科建设的行动,就资源学科定位、学科体系及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出一个初步的框架。对资源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资源学”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与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同级。资源学可进一步划分为资源科学、资源技术学与资源管理学总计3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22个三级学科,59个四级学科,其学位均应授予理学(科学)博士学位。资源领域人才培养应满足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与管理等领域的需求,即本科仅设1个专业,研究生设3个专业;逐渐形成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满足资源领域人才培养的33门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5.
从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论证与试验决策需求出发,讨论了决策支持系统组成架构,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功能,分析比较了决策支持系统与传统的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差异,在明确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粗线条勾画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6.
从适用性、参数选取、试验程序等角度深度梳理GJB 150.26试验标准,并研究流体污染试验程序的实施方法。通过对流体污染试验的研究背景和应用需求、相关标准应用现状和试验适用范围进行说明介绍,围绕基于GJB 150.26的流体污染试验参数选取原则、试验程序制定方法,探究符合标准架构的试验实施流程体系。按照所归纳研究整理的试验实施流程体系,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型机载产品基于GJB 150.26的试验标准,针对其实际使用情况和相关技术协议文件制定了流体污染试验程序,进行了试验实施验证。流体污染试验实施目前在我国环境适应性工程领域缺乏理论基础指导,具备较大的开拓空间,通过对其实施方法和程序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提升军用装备开展特种环境试验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7.
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论证与试验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论证与试验决策需求出发,讨论了决策支持系统组成架构,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功能,分析比较了决策支持系统与传统的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差异,在明确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粗线条勾画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8.
邻避行动的现有研究通常更关注利益分配是否公正,补偿措施是否到位,政府是否失责等.然而,邻避行动的另一诱发因素来自于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基于这一视角,邻避事件中公众与政府的冲突问题被还原为管理问题,矛盾的纠结点被归纳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问题.通过运用参与式评价工具,对K市垃圾焚烧项目各阶段的公众参与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邻避行动的成因与演变逻辑,制定了公众参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如阿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作为学科体系来说,目前只处于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阶段.人们为了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正在采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认识方法,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工作,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条件.在地球上,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力也在不断加大,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上,使整个地球的环境达到了不能恢复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弄清人类生存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多种问题(称为公害).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项工作的范围涉及了整个地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水面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的内涵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风浪环境对舰船综合航行性能及作战使用效能的影响.考虑到实际风浪环境中舰船各项总体性能指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各指标之间既具有矛盾性又具有一致性,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的复杂系统.提取了跟风浪环境相关性较强的船体性能指标,建立了水面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多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评估方法,对某深V船型和圆舭船型的风浪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估,深V船型评估结果为66.95,圆舭船型为50.5,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采用4种不同评判矩阵对两船风浪环境适应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评判矩阵的选取对评估结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军当前装甲车辆鉴定定型试验中,沙漠戈壁地区适应性试验考核试验覆盖度较低、考核强度不足、试验标准老旧等问题,导致作战效能大幅下降,甚至无法满足作战使用要求。在参照当前传统的严寒、湿热、高原地区适应试验组织方法基础上,结合当前复杂环境试验及边界条件考核要求,分析了沙漠戈壁地区敏感环境因素,提出了2种新型试验方法,一是“基础+复杂”组合的沙漠戈壁地区适应性试验方法,二是基于作战使用任务剖面循环的试验方法,进一步提升试验考核强度及深度,为装甲车辆沙漠戈壁地区适应性试验开展提供了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轮式车辆高原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研究轮式车辆的高原环境适应性及其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分析轮式车辆环境适应性的基本内涵,结合车辆高原使用情况调研、高原实地试验以及理论分析,构建轮式车辆高原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轮式车辆多性能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轮式车辆的动力性、可靠性、起动性和热平衡等性能受高原环境影响最大,大部分轮式车辆的高原环境适应性等级为"一般"或"较差"。结论轮式车辆的高原环境适应性定量综合评价结果可以作为高原地区车辆论证、设计、选型或改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汽车环境风洞试验能力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适应性试验是车辆研发验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汽车环境风洞已经成为环境适应性开发验证的重要设施.简述了车辆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以及汽车环境风洞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汽车环境风洞实验室的组成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参数;重点介绍了汽车环境风洞的试验能力,包括可以开展的试验车型和试验项目,特别是依托环境风洞才能完成的汽车极限气候性能模拟试验,以及达到这些能力所需要的设备指标.并结合目前行业现状,对汽车环境风洞的使用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典型装甲车辆平台环境数据采集与数据库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军 《装备环境工程》2010,7(6):234-236
通过54次不同条件下的跑车试验,使用温湿度和振动传感器采集了典型装甲车辆大量的平台环境数据。利用ASP+SQL server2000设计了数据库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装甲车平台环境数据、二次数据、相关文献的有效管理和高效查询。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坦克装甲车辆非金属材料实车环境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分析了坦克装甲车辆非金属材料实车环境试验研究的现状,结合试验场面临的试验任务和工作方向,粗略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坦克装甲车辆非金属材料实车环境试验研究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6.
The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inside vehicles have been determined in one new vehicle and two old vehicles under static conditions using the Thermodesorber-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TD-GC/MS).Air sampling an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nder the requirement of USEPA Method TO-17.A room-size,environment test chamber was utilized to provide stable and accurate control of the requir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emperature,humidity,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irflow velocity,and background VOCs concentration).Static vehicle testing demonstrated that although the amount of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 detected within each vehicle was relatively distinct (4940μg/m~3 in the new vehicle A,1240μg/m~3 in used vehicle B,and 132μg/m~3 in used vehicle C),toluene,xylene,some aromatic compounds,and various C_7-C_(12) alkanes were among the predominant VOC species in all three vehicles tested.In addition,tetramethyl succinonitrile,possibly derived from foam cushions was detected in vehicle B.The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VOCs varied considerably according to various kinds of factors,such as,vehicle age, vehicle model,temperature,air exchange rate,and environment airflow velocity.For example,if the airflow velocity increases from 0.1 m/s to 0.7 m/s,the vehicle's air exchange rate increases from 0.15 h~(-1) to 0.67 h~(-1),and in-vehicle TVOC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from 1780 to 1201μg/m~3.  相似文献   

17.
目的科学设置装甲车辆驾驶考核限制路尺寸。方法采用Visio绘图工具,对装甲车辆车体、运动状态、道路进行模拟仿真,根据装甲车辆行驶性能参数,测算不同限制路尺寸的理论值。结果通过仿真测算,某新型装甲车辆通过的五杆弯道限制路理论最小总长为42 m,理论最小入口宽为4 m,实际尺寸初始值设置为总长50 m,入口宽为4.5 m。结论采用Visio绘图仿真的方法能够科学准确地进行装甲车辆限制路尺寸设置,为新型装甲车辆限制路尺寸设置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更加准确地描述装甲车乘员室在不同条件下的热环境,采用两方程湍流模型,将装甲车置于数字风洞模型内,模拟求解不同条件下装甲车内的三维对流换热和空气流动状况,该方法可为装甲车乘员室热环境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对军用越野汽车性能的影响,提出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的技术措施。方法简要介绍高原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特点,通过高原实地试验分析高原环境条件对军用越野汽车动力性能、经济性能、起动性能、热平衡和制动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结果针对军用越野汽车的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驾驶室人-机环境等,提出了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可调高增压、低气压低温起动、热平衡控制、四轮转向、悬架增强、辅助制动、轮胎中央充放气以及驾驶室高原人-机工程等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的技术对策和建议。结论为提高军用越野汽车高原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